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中,第17课《古诗三首》带领学生们欣赏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通过这些优美的诗句,孩子们可以领悟到自然的魅力与古人的情感。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原文,伴随着诗的解析和教学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韵味。
诗词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学建议
1. 理解诗意:
- 鼓励学生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先从字面开始,接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例如,《望天门山》中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孤独与远方的意象。
2. 欣赏自然:
- 通过这些诗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例如,在讨论《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在雨后看到的美丽风景。
3. 朗读体验:
-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并尝试配上简单的动作,增加趣味性。
4. 创作灵感:
- 激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见所感,尝试写出简短的诗句。引导他们运用和诗中相似的意境,从而一步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韵味,还能在学习中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文化的认同感。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标题: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书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 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领略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
3.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 正确默写《望天门山》这首诗。
教学重点:
1. 诗歌的诵读技巧,要体现感情。
2. 理解古诗的意思及其意境。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相关图片
- 田字格纸,用于书写生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
2. 提问:同学们认出这是哪里吗?并听取学生的观察与感受。
3. 讲述诗人李白如何被美景所触动,进而创作了《望天门山》。
4. 请大家共同朗读课题《望天门山》。
二、初读古诗
1. 学生自主朗读古诗,确保准确发音。
2. 教师重点指导生字的发音。
3. 分组朗读,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反馈。
4.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
三、深入理解古诗意境
1. 请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标记出不理解的字词。
2. 指名反馈遇到的困难,教师逐一解释。
3. 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画,结合诗句帮助学生理解意境。
- 诗文解读:长江水浩荡而东流,与天门山相遇后突然转弯,山水相对,独自一帆如画。
四、体会诗意,感受画面
1. 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学生进行闭眼想象,体验诗中场景。
2. 征询学生反馈他们心中浮现的画面。
3. 强调动词的力量,辅导学生在朗读时加入气势感。
4. 总结这首古诗围绕“望”字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五、整理巩固
1. 练习书写“断、楚”的生字。
2. 总结课文内容,表明如何通过自然景色展现情感。
3. 进行古诗的背诵与默写训练。
4. 以“断、楚、孤、帆”为题进行组词练习。
板书设计:
- 课题:望天门山
- 诗句摘录:
-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气势磅礴、雄伟秀丽
- 青山—相对出
- 孤帆—日边来
- 主题:山水相映,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总结:
学生通过对于古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更能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诗歌背诵和创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新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读并理解本课的生字,掌握诗句的意思。
2. 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提高自我感悟的能力,领会诗句内涵。
3. 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对美的欣赏和热爱。
4. 在理解诗句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与语言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古诗中描绘的景物,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使用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 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聆听。
2. 让学生想象在音乐中所看到的景象和产生的感受,启发他们联想诗歌的意境。
3. 引入诗歌的主题,介绍诗人苏轼的背景,并请学生尝试朗读或背诵其佳作,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其诗歌的理解。
4.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揭示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主学习,探索诗意
1. 鼓励学生运用个人的方法来自学古诗,分享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
2. 教师推荐有效的学习策略,包括:从字义入手理解,借助工具查找生字释义,逐句讲解诗意,反复诵读等。
3. 学生根据这些方法自学古诗,并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在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
4. 汇报时强调聆听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互评,学习他人的优点和改进自己的不足。
三、赏析古诗,感悟情境
1. 询问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诗歌美的策略,鼓励自由发言。
2. 介绍诗歌的三种审美方法:
- 通过朗读感受韵律美。
- 通过想象感受画面美。
- 用心体验诗歌的意境之美。
3.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并进行汇报交流。
- 通过朗读感受韵律美,教师辅导如何通过停顿和重读展示诗歌的韵律。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象,描述古诗中的山水雨景,实现美的视觉表达。
- 探讨诗中的人性美,结合西湖的西施,比喻与诗意的关联。
四、深化理解,感悟诗人情感
1. 讨论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2. 通过情境分析,理解苏轼赋予西湖形象的双重美感,探索其背后的情感联系。
3. 引导学生表达置身于西湖之中可能获得的感受,以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强调苏轼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五、课外拓展与反思
1. 布置朗读其他描写西湖的佳作,鼓励学生拓宽对古诗的阅读面。
2. 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学习收获与感悟,进一步增强对古诗的热爱与欣赏。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西湖晴:水——潋滟
-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让他们在诗的世界中体会更深层次的美。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所学古诗。
2. 能根据课文插图或者理解古诗的意涵,欣赏并吟诵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3. 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热爱与赞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与描述这首古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月夜洞庭的柔美皎洁,努力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如“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等词语的深意,感悟古诗的境界,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热爱与赞美。
课前准备:
1. 研究刘禹锡的生平及君山的传说。
2. 电化教具准备,包括投影片和课文录音磁带。
3. 实物准备:白盘子和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阅读,感知美。
1. 导入:同学们,中华大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的课,我们将跟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脚步,游览湖南岳阳的洞庭湖,感受那里的美丽。
2. 板书:望洞庭
3. 指名分享对刘禹锡及洞庭湖的了解。
4.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欣赏插图,整体感知古诗的美。
5. 自由练读,确保朗读准确流利。
6. 同位之间互查朗读,力争每位同学都能读好。
二、理解阅读,洞察美。
1. 导入:学习古诗的重要任务在于品味其韵味与意境。读好古诗需要哪些准备呢?
2. 学生各抒己见,随后进行讨论。
3. 学生自己读诗,并讨论各个词语的意思。在此环节中可以自由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
4. 针对“镜未磨”等关键字进行重点讨论,探讨诗人用这种比喻来表达水面模糊的感受,真正体会诗的意境。
5. 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尝试叙说古诗的大意。
6. 练读,体会诗的韵味。
三、对比阅读,深化美。
1. 投影展示古诗《望洞庭》的文本。
2. 对比朗读,纠正并比较内容的细微差别,指出原诗的独特之处。
3. 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之间进行交流,汇报时要讨论湖的宁静和君山的描绘。
4. 再次朗读原诗,深化对诗意的理解。
四、延伸阅读,升华美。
1. 投影展示其他关于君山的古诗。
2. 自由练读后,指名同学进行朗读。
3. 教师引导:君山的传说可谓神秘异彩,很多故事流传至今。
4.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君山的传说,增强对诗歌背景的认识。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 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并写下来。
2. 画一画:用多彩的画笔表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3. 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他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 看到:湖面、镜未磨
- 联想:诗的意象
- 比喻:银盘、青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流利地诵读古诗,理解其深刻的意境,还能够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