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方案与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方案与设计(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针对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的教学设计,详细探讨了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及课堂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欣赏这篇课文。
第1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方案与设计
拓展

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盐、屹”等12个,掌握书写“潮、据”等15个字,并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的含义。

2. 能够流畅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 在阅读中积极想象画面,从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出发,深入体会词句的深意。

4.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 体验钱塘江潮涌而来的神奇与壮观,借助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自然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潮汐景象,理解作者如何用生动的语言与层次分明的结构展现钱塘江大潮的奇观。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12个会认字的正确拼读和15个会写字的书写方法,理解相关词汇。

2. 理解文章的结构,准确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 引入古诗,激发兴趣:“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2. 板书课题《观潮》,并和学生共同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释题讨论课文标题的含义,明确“观潮”的意义。

2.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并检查。

- 通过生字卡片,检查发音并组词。

- 注意读音难点,强调生字的书写。

- 解释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深意。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 按自然段理解课文,明确段落间的关系。

2. 将课文内容分为不同阶段:“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帮助学生抓住文章脉络。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 生字新词的抄写。

2. 进行小组朗读,鼓励继续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体验第3、4自然段的语言之美和气势,从而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并指导学生背诵。

2. 着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情感。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 复习描写潮水的生动词汇,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2. 播放潮水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潮来的气氛。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潮来之前的情景,感受宁静。

2. 深入分析3、4自然段,共同感受潮来时的气势。

- 学生默读并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组内讨论,分享感受。

三、理解与体会

1. 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描写理解“闷雷”的声音和人声的变化。

2. 强调倾听潮水的声音,感受“山崩地裂”的恢弘景象,通过表演体验人们的兴奋与惊叹。

四、潮过后的描绘

1. 学习第5自然段中的描写,理解潮水过后的宁静与恢复,感受整体的壮观。

2. 鼓励学生背诵气势磅礴的句子。

五、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1. 组织小组活动,模拟导游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可以选择不同的描写角度,表达个人见解。

2. 通过视频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使其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还能通过细腻的文字感受到自然的奇观与雄伟,达到情感的共鸣。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祖国的美丽风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2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方案与设计
拓展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3、4自然段。

- 学习并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掌握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技巧,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其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描写潮来时的生动语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验大潮的壮观景象。

- 难点

- 感知大潮的神奇与壮观,并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

-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教学时间:

- 总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 引入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带领学生探讨即将阅读的课文内容。

2. 初步感知

-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潮的壮观景象。

- 教师重点讲解重要生字与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其发音和意义。

3. 整体感知

- 梳理课文结构,分层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

- 引导学生讨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逐步深入理解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4. 精读课文

- 重点剖析潮来前的景象,分析作者的视觉和听觉描述,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潮来的期待与兴奋。

5. 布置作业

- 预习第3、4自然段,收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诗句以丰富文学背景。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 复习导入

- 学生回顾前一课时所学,重新审视潮来前的景象,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潮来时的震撼。

2. 精读课文

- 详细分析潮来时的壮观场景,启发学生用感官去想象、去感受。

- 讨论潮来时的声音与景象,结合文本理解浪潮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惊奇。

3. 潮去时的回归

- 讨论潮去后的平静与潮来前的不同,强调自然的变化过程。

-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突出大潮的力量与美。

4. 疑难探究

- 探讨课文的写作技巧:如何通过直接和间接描写结合,层次分明地表达情感。

-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联系,加强对自然美的理解。

5. 课堂总结

- 总结本课的重要知识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强化对自然壮观景象的认识。

6. 布置作业

-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将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事物。

板书设计:

```

观潮

潮来前平静昂首东望

潮来时浩浩荡荡

潮去时恢复宁静

```

通过以上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能够理解大潮的壮观景象,还能培养观察力与表达能力,提升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第3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教学方案与设计
拓展

新标题: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钱塘江大潮,了解这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壮丽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听声、观形、思序,掌握观察事物时应有的顺序,以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学会新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如“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浩浩荡荡”等词语的含义,并能使用“逐渐”、“恢复”等词造句,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 理解与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声音、形象和顺序的结合来描述观察,并掌握观察事物的规律。

四、教学用具

1. 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

2. 针对重点句的幻灯片

3. 相关的图片或地图,帮助理解地理背景

五、教学方法

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共分为三课时,系统性地展开知识传授和实践。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浙江省的钱塘江口,一探那里的壮丽潮水,期待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吗?

2.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 引导学生读题,解析“观潮”中的“观”和“潮”意思,并鼓励他们交流自己对新词的理解。

- 重点检查字音和字形,通过生字卡片进行互动,通过组词加深记忆。

3. 理解词义:

- 逐一解析新词,帮助学生领会“天下奇观”的独特性和气势的夸张描写。

-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现象与词语的联系。

4. 理清段落层次:

- 带领学生按照自然段阅读,分清不同部分的内容并理解段落结构。

- 根据潮水的来临,分析课文顺序,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架构。

5. 布置作业:

- 学生独立思考后续问题,默读课文,并进行词语的抄写和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 检查上节课总结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观潮的想象与期望。

2. 深入讲解:

- 针对文本逐段解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通过实际视频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激发更深的参与感。

3. 课堂讨论:

- 鼓励学生表达对潮水声音与景象的感受,运用生动的比喻词汇。通过互动,深化对于景物描写的理解。

4. 情感朗读与练习:

-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流露,加深对文本的感知。

第三课时

1. 总结与反思:

- 复习课文主旨与方法,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天下奇观”的理解。

- 强调观察事物的方法与重要性,推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

2. 读写练习:

- 进行造句练习,将课后词语应用于具体句子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 课堂总结:

- 总结今天学习的收获,庆祝学生在技术和情感表达上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促使他们提升观察能力和情感认知,从而在学习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