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方面的理解能力,通过默读和朗读掌握文意。
2. 掌握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技巧,体会文本中生动形象的表达。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引导他们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及人民币作为国家的象征,鼓励学生思考人民币背后的自然风景。
- 提问:你们知道十元人民币背面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风景吗?
答:那是瞿塘峡!这片地方两岸山峦耸立,江水在险峻的岩壁间奔涌而下,正如郭沫若所赞叹:“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2. 引导学生理解“三峡”的含义,探讨“峡”字的构成及其意象。
- 解释:“峡”是由“山”和“夹”组成,形象地展示了两阵高山之间流过的江水,正如我们看到的三峡风光。
3. 强调三峡的地形特征和自然壮丽,虽然无法亲临其境,阅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也能让我们领略到这片天地的魅力。
二、作者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不仅是对《水经》的注释,更是对其内容的广泛补充与拓展,形成了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
三、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停顿。
2. 指导学生齐读,通过声音的节奏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文意,借助字典和注释,疏通理解难点。
四、深入分析课文
(一)描写山川的部分
1. 课堂讨论“三峡”地貌特征,明确文章初似探讨的主要是“山”。
- 齐读文章,指出如何通过“七百里”、“重岩叠嶂”等词汇展现山的壮丽。
2. 分析山的特点:
- 连绵从未断绝,峰峦高耸,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描绘夏水的部分
1. 指出江水的流动迅速,从而引入对夏水特征的讨论。
- 强调“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所表达的速度感,使学生与李白的名句联系起来,提升对文学的共鸣。
2. 学生再读,体会夏水的气势,感受那种一泻千里的豪情。
(三)春冬之景
1. 进入节气变化的描绘,展开对春冬景象的讨论:
- 学生分析清澈的水流、独特的树木如何形成自然的和谐美。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悬泉瀑布,激发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四)秋天的氛围
1. 从“晴初霜旦”入手,讨论秋季的冷清与寂静。
- 揭示作者情感的深度,从猿声中引出的生命意义,使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2.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对劳动人民的苦难表示理解与关怀。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迷人景色,体现出写作的高超技艺。通过四季轮回的生动描写,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三峡的自然之美,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此外,强调字数虽少却蕴含丰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简约而深刻的表达。最后,号召学生齐读课文,力求将这些美景铭记于心。
教案及知识点解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三峡》
文学常识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出生于今河北涿州,是北朝时期的一位地理学家和散文作家。著作《水经注》乃是中国古代探索水道的地理名著。《三峡》正是其经典作品之一,涵盖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大著名峡谷。
郦道元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未能在官场上施展才能。但他从小便热衷于探索自然,曾随父亲走访山东,调查水道。此后,他又遍游秦岭、淮河以北及长城以南的地区,深入考察河道与沟渠,广泛收集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并最终撰写了四十卷的《水经注》。此书以其深厚的知识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一部既富有地理信息又具艺术价值的散文作品,对中国游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旨
郦道元的《三峡》以浓缩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虽然篇幅不足两百字,却鲜明呈现了三峡的雄伟与秀美,展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文章借助自然的描写,唤起读者对祖国美好山水的热情与欣赏。
写作特色
1. 写景手法:郦道元运用了大笔点染的方式,以约150字的简练文字呈现了长达700里三峡的无尽风光。写到春冬时节,使用“素”、“绿”、“清”、“影”等形容词来刻画景物;而秋天的描写则以“寒”、“肃”、“凄”、“哀”等词汇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使得自然景色生动而形象。
2. 布局与节奏:文章布局清晰,有条理地先描绘山峦,再转向江水的描写,展现出自然而流畅的思想脉络。文字中高峰的雄伟、江流的壮阔、清水的碧蓝、飞瀑的飞扬以及猿鸣的哀伤和渔歌的凄凉,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通假字
1. 略无阙处:“阙”在此处通“缺”,可作空隙或缺口之意。
2. 哀转久绝:“转”可通“啭”,指的是鸣叫的意思。
词类活用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在此是动词用作名词,指代飞奔的马。
2. 回清倒影:“清”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清澈的水波。
3. 晴初霜旦:“霜”作为名词转化为动词,表示结霜之意。
4. 空谷传响:“空谷”用作状语,意指在空荡的山谷中。
特殊句式
1. 省略句:例如句式“三峡”两岸连山,省去了定语,“三峡”直接指代两岸的山脉。
2. 省略句:如“重岩叠嶂”,省略了主语“两岸”的描述,使句子更为简练。
总结
郦道元的《三峡》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赞美。通过简练的笔触,文章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情感,引导读者感受三峡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游记散文的重要典范。
文章思想内容:
《三峡》通过精炼且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三峡宏伟壮观、险峻秀美的自然景观。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爱慕之情,让读者体会到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厚重。
古今异义:
在叙述中,部分词语在古今的含义上存在差异。例如,“或”在古代文献中表示“有时候”,而在现代汉语中则表明“或者”的意思。而“虽”则在古文中多为“即使”,而现代则指“虽然”。这类词义的变化体现了语言的演变,也使得理解古文时需要特别留意。
一词多义:
在《三峡》中,某些词语不仅有不同的意义,还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展现出不同的用法。例如,“自”可以表示“在”或“从”,而在“自非亭午夜分”中则是表示条件的“如果”。同样,“绝”的含义也丰富多样,既可以指“极高的”,也可表示“断绝、消失”等。
注释:
诸如“自”、“略无”、“阙”等词的解释,对于理解文章的深意尤为重要,如“自”在此表示起始或条件,而“略无”则指完全没有,反映出三峡的独特风貌和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当提到“嶂”时,作者描绘的是如同屏障一般直立的山峰,给人以巍峨的感觉。
具体词句的解释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朝发白帝”这句话描绘了清晨从白帝城出发的情景,充满生机;而“虽乘奔御风”中提到的即使是高速前进的马车,依旧不如船只顺畅,这种对比展现了行舟的快意与畅快,令人神往。
文章中的意象如“素湍”、“绿潭”等,构成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卷,描绘出水流急促、潭水碧绿的景象。这些具体的描述不仅让人看见三峡的美,以至于心灵也为之震撼,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来自自然的力量。
结尾部分,通过对“三声”与“哀转久绝”的描绘,作者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那股回声刺穿山谷,宛如自然界的低语,给人一种苍凉而又绝美的感觉。这种情感的渲染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亘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