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文本、教学计划及要点分析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文本、教学计划及要点分析(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文原文、教学设计和相关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1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文本、教学计划及要点分析
拓展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赤壁的壮丽河山以及历史人物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词的开头,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引入壮阔的长江景象,象征着历史潮流中英雄人物的消逝。长江的奔腾不息不仅是自然的景观,也是历史的写照,英雄一代代消逝,唯有波涛依旧,令人感叹时间的无情。

接着,苏轼回想起周瑜和小乔的美好时光,描绘出周瑜英俊潇洒的形象以及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表现。通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句子,展现了周瑜的机智与从容自若。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能够轻松应对,充分体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词中透露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再往下,苏轼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淡淡忧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透露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的无奈,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索。人生如梦,短暂而转瞬即逝,诗人希望借一杯酒与明月共饮,以此来寄托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总的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一首描绘壮丽自然与伟大历史的词作,更是一幅蕴含深厚哲理的画卷。苏轼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流转、历史兴亡的深刻领悟。

第2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文本、教学计划及要点分析
拓展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思想内涵,熟悉词的创作背景。

2. 能力目标:

- 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恢宏意境。

- 学习作品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怀。

3. 情意目标:

-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情景的自然结合。

- 通过朗读吟咏,感受诗词的意境,并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 情境和感情的自然结合。

教学方法

- 采用谈话法与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利用林语堂对苏轼的精彩评价作为引入,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及大文豪……”这一段综合了苏轼的多重身份,激发学生对其文学成就的兴趣。

二、解题

1. 关于苏轼: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杰出文学家,历经宦海沉浮。

2. 题目解析:

- 解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念奴娇”为词牌名,而《赤壁怀古》为标题。赤壁指的是与“三国”历史相关的地理位置,并非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3. 关于宋词:

- 介绍宋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提及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4. 创作背景:

- 本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受到政治失意与历史人物的启发,展现了他的壮阔情怀。

三、读文

- 通过自由阅读、集体朗读和听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探讨

1. 学生讨论文中意气风发的句子,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示开篇气势的典范。

2. 引导学生思考词的内容和情感,鼓励自由发言,提升对作品的深度理解。

五、欣赏

- 逐句分析词作的精彩部分,特别是如何通过运用形、声、景来描绘雄壮的赤壁景色。

1. 上片分析:

- 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历史的无情与逝去的英豪;通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深化对赤壁与周瑜的具体化描述。

- 进一步探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画面构建,展现赤壁的壮丽。

2. 下片分析:

- 讨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分析其对周瑜形象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柔和对比,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风流人物”形象。

总结

- 通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深刻分析,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苏轼作品的艺术魅力,更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情感和人文精神。希望此课程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索古典文学的兴趣与热忱。

第3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文本、教学计划及要点分析
拓展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深入解读

一、重点字词解析

1. 纶巾:由青丝编制而成的头巾,常常被古代文人或军事将领所佩戴。

2. 酹:古代人祭奠时将酒洒于地面,这里具体指的是苏轼洒酒以表达对月亮的敬意与情感寄托。

3. 遥想:遐想、远程思念的意思。

4. 小乔: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吴国大将周瑜的妻子。

5. 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的形象,象征着文人或将领的风范,描绘周瑜的从容与雅致。

6. 樯橹:指船只的桅杆和橹,象征着对抗的敌军,这里暗指曹操的强大海军。

7. 故国:此处指的是曾经的赤壁战场和古老的故地,充满怀旧之情。

8. 华发:形容头发花白,暗示年岁已高。

9. 尊:古代的酒杯,也引申为酒的象征。

10. 大江:长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河流承载了无数的历史。

11. 淘:冲刷、洗净的意思。

12. 故垒:古老的营地或城堡,指当年的战场遗迹。

13. 周郎:周瑜的昵称,因其风度翩翩而受到众人敬仰。

14. 雪:此处比喻浪花,赋予了冬日苍凉的意象。

15. 穿空:形容插入天空的感觉,强调事物的高远。

16. 英发:形容年轻英俊的气概。

二、知识背景补充

1. 《念奴娇》及其来源:词牌名“念奴”最初是指一位唐朝的宫廷歌手,因其高亢嘹亮的嗓音而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常在宫廷大宴中唱歌。名字的使用也赋予了词作一种豪放与激情的色彩,使其表现了英勇豪杰的壮志和豪情。

2. 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公元208年,史称建安十三年,曹操集中八十万大军南征,意图统一全国。在这种背景下,孙权与刘备联手抗敌,周瑜的巧妙指挥成为胜利的关键。周瑜利用黄盖的诈降策略和火攻战术,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从而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3. 苏轼与赤壁的误解:苏轼创作《念奴娇》和《赤壁赋》的地方并非历史上的赤壁战场,而是赤鼻矶。尽管这一细微的误解,但也成为后来我们体验这首词情感深沉、景象壮阔的原因之一。透过苏轼的文字,赤壁不仅成为历史的载体,更是充满诗意与人文内涵的象征。

总结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通过优美的诗词展现了对英雄情怀的追思,苏轼的才情与历史交织在一起,浑然天成,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