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孟子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
2. 通过重复诵读,提高对文言文的语感。
3. 初步理解文意,特别是对“大丈夫”这一概念的深入认识。
学习重点:
- 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学习难点:
- 深入理解“大丈夫”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讨论《煮酒论英雄》中刘备和曹操关于英雄的对话,引入孟子与景春的讨论,即“什么是大丈夫?”并鼓励学生思考历史或现代代表“大丈夫”的人以及评判标准。(期待学生自由发挥,分享个人见解)
“那么,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孟子心中“大丈夫”的真正含义。”(板书:富贵不能)
2.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二、审题辨体:
- 理解《富贵不能》的标题,明确文章体裁为议论文。
- “富”表示富裕,“贵”表示显贵与地位。
- “”用古语理解为“过分”或者“迷惑”,强调富贵权势不可影响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三、了解作者(PPT展示):
1. 出处及《孟子》的背景介绍。
2. 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儒家代表,被誉为“亚圣”,继承孔子的思想并扩展至“智”。
四、读文识字:
1. 学生快速浏览并自由朗读全文,注意停顿与字音。
2. 教师范读,纠正任意读音错误,特别是“冠”和“女”的发音。
3. 再次自由朗读,初步体会文章内容。
五、理解内容:
1. 学生分组研读,结合注释,翻译整篇文章,互相协作。
2. 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理解与疑惑。
3. 各组分别展示翻译成果,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知识点。
六、探求中心:
- 按翻译顺序探讨文章的主旨:
1. 景春以张仪和公孙衍为例,探讨“大丈夫”的定义。理由为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2. 孟子反问这是否是真正的大丈夫,表明立场并开始反驳。
3. 孟子批评这两位的行为属于“妾妇之道”,强调应有的道义和原则。
4. 深入讨论“大丈夫”的特质,如坚守“仁、义、礼”的内在品质,并提出典型的“三不可”标准。
5. 对比“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突出道德的坚守。
七、布置作业:
- 完成一篇关于议论文的结构分析,找出孟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小组互动,感受大丈夫的英勇气度。
2. 以客观的视角看待经典,吸取其精髓,去除糟粕。
3. 从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结构,并找出孟子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 理解文章意义,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学习难点:
- 客观分析经典,撇除无关成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回顾上节课内容,谈论“大丈夫之道”。
二、理清思路:
1. 讨论景春认为张仪和公孙衍是大丈夫的理由:
- 他们的权势与影响力。
2. 孟子针锋相对地质疑这一观点。
3.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当具备的特质,如不受权势影响,坚守道义。
4. 分析孟子论述中使用的各类论证方法。
三、教师总结:
- 讨论每个人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分享身边的榜样。举例说明历史上符合“大丈夫”形象的人物。
- 强调“大丈夫”并非男性专属,而是指具备高尚品质的人。
四、读读背背:
- 开展一场短暂的背诵比赛,激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与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孟子》一文中重要词汇的含义,包括“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具体意指。
2)学习并理解古人论证思路,体验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效果。
3)深入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深远意义,从中获得人生启迪,增强对逆境的警觉意识。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古人的论证方式,分析文章中对比与排比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2)体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提升自我反省的能力,并在学习与生活中落实这种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共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卧薪尝胆”的故事,以此启发思考越王勾践的经历所传达的深意。这位王者在经历磨难后重整山河,却因沉湎于享乐,再度落入败局。这一故事值得我们深思:面对安逸生活,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危机意识呢?
二、资料简介:
介绍孟子——孔子宗徒的继承者,虽游说未果,却与门徒共同著书,捍卫“仁政”理念。他的文章基调激昂、逻辑严谨,强烈表现出对腐败统治的愤怒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使他在儒家思想中占据崇高地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的准确与抑扬顿挫的节奏。
2. 齐读课文,增强对文章气势的感受。
3. 个别朗读,以便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的美感与情感。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继续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翻译,理解词句意思。
2. 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翻译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3. 学生归纳总结课文的主旨,教师补充与深化。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课文及解释两遍。
2. 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句与实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注明并解释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2. 背诵课文,熟练掌握其内容。
二、分析课文内容:
1. 确定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探讨作者从个人与国家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逻辑流程。人才提拔与国家存亡都需要在困境中锤炼,方显其价值与重要性。
2. 论证方法的特色分析:文章采用类比、举例、对比等方式,形成严密的论证体系。作者通过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现了艰难环境如何造就人物的伟大,因而形成强烈的论证逻辑。
三、内容拓展:
1. 列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的名句,深化对其含义的理解。
2. 分享个人或历史上能印证此道理的实例,增强理论了解的实际感受。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文章的逻辑与语言特色。通过对比,发现两篇散文均以逻辑严密、气势磅礴为特点,排比和对照的运用使得论证更为有力、深刻。
五、课后反思:
讨论在物质条件日益丰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应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
六、布置作业:
撰写一篇读后感,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忧患意识,以避免因安逸而导致的懈怠与失败。
标题: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教案及知识点分析
《富贵不能》知识点分析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孟子》是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书中对孔子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因其在儒家思想方面的卓越贡献,孟子被誉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在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和《中庸》合称为“四书”,这一说法影响深远。
二、文章思想内容
《富贵不能》旨在通过对“大丈夫”形象的深刻分析,倡导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指出真正的大丈夫应当具备的道德和行为标准。
三、字词解析
1. 【通假字】:“往之女家”中的“女”应理解为“汝”,意为“你”。
2. 【古今异义】:
-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为“真正”,今义为“诚实”。
- “父命之”:古义为“教导”,今义则为“命令”。
- “丈夫之冠也”: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则特指女子的配偶。
3. 【一词多义】:
- “戒”:可作告诫或谨慎理解。
- “之”:在不同语境下可指动词、助词或代词。
4. 【词类活用】:
- “威武不能屈”中的“屈”可理解为使……屈服。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的所有动词形容词皆为使动用法。
四、重点内容
- 大丈夫的做法:应立身于天下之正道,处于天下之广阔之所,行走于天下之大道之上。
- 大丈夫的理想与态度:得志时要顺应民意,失意时也要坚持自我。
-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之力不能使其屈服。
对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应作深入理解,富贵时不被迷惑,贫贱中亦不改初心,威逼之下更要坚定自己的道义,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对于“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主张,强调得志之时应以民为重,而不得志之时更要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
进一步分析“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对比,前者代表了一种毫无原则的盲从,后者则体现了对仁义礼的坚守,符合儒家的核心理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分析
一、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通过介绍六个例子的经历变化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强调逆境中磨练出来的品格与成就更加宝贵。
二、重点字词
- 【通假字】的理解有助于字义的深刻把握,如“动心忍性”中的“忍”可通“韧”,“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应通为“弼”。
- 【古今异义】中要特别注意“故”的古义与今义的差别,以及“富贵不能”等关键词。
- 各类词类活用的例子,体现汉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重点语句翻译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强调了在被赋予重大责任之前,必然要经历各种磨炼与考验。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此句表明内心的困扰与思虑的阻塞会影响一个人的作为和表现。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经典名言总结了在逆境中人们能获得成长,而一味追求安逸则可能导致失败与沉沦。
通过对这一章内容的梳理与分析,不仅能加深对孟子哲学思想的理解,还能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借鉴其观点,增强应对动荡局面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