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深意,探索白鹭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以增强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并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意义。
教学准备:
- 投影设备
- 白鹭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白鹭》。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郭沫若眼中的白鹭不仅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 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和第四段。
二、新授内容:
1. 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赞美白鹭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部分。
2. 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
3. 指名回答,从课文中写到的部分(2~5段描写白鹭的精巧,6~9段则展现了它的韵味)。
4. 展示白鹭的图片,请同学们读2~5段,讨论如何描绘出白鹭的精巧之处。
5. 接下来,白鹭不仅仅是精巧的,它还充满了韵味。请默读6~9段,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关于白鹭的场景?找出能够体现其韵味的句子并用笔勾画出来。
6. 学生自由阅读,有思考的时间。
7. 让我们来一起分享,指名说出你找到的画面。(如:“钓鱼图”、“了望图”、“低飞图”)
8. 请选择其中一幅图片,向大家介绍为什么你感受到白鹭韵味无穷。老师可以出示对应的图画。
9. 钓鱼图:比喻让这幅图变得生动,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这里,“钓鱼”的写法如同拟人化,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大家是否也被这幅图吸引了?请自由阅读,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10. 了望图:作者在此刻赋予了白鹭一种独特的美感,体现出那种闲适与独特的优雅。请指名阅读这部分,体会其中的韵味,并进行评价,再让他人接着读。
11. 低飞图:这幅图给人带来乐趣,极少能见到;在此请同学们默读,之后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齐读。
12. 这三幅画面展示了白鹭的不同韵味,你们是否开始欣赏它的美?不过白鹭不会唱歌,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一点遗憾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白鹭就像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虽无唱声,却让人心动。
13. 积累环节: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画,进行朗读和背诵,增进记忆。
三、小结:
1. 白鹭在我国古代诗人笔下也屡次出现。让我们来朗读杜牧的那首古诗,感受其中的意境。
2. 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之眼。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白鹭一样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用心去留意,去思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上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白鹭》这篇课文,并能够背诵主要部分。
2. 学习和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提升词汇量。
3. 理解句子“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深刻含义,体会其中的美感。
4.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独特之美,增强学生对鸟类及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积极交流和讨论,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白鹭的美。
2. 深刻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一句子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 提问:在课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白鹭的美丽?(学生回答:白鹭的颜色、形态的优雅、觅食、栖息、飞翔的姿态等)
2. 启发思考:在作者的笔下,白鹭被比作什么?(学生回答: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引导学生对白鹭的理解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深读课文第二段
1. 讨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表述,朗读第二段并找出与之对应的语句。
2. 学生汇报:第2、5小节因其对白鹭的颜色与形体的细致描绘与“精巧的诗”相呼应,而第6、7、8小节则表现出白鹭的韵味。
3. 进一步分析:第二段的核心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学生思考出“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引导讨论第五自然段对这些描写的具体补充。
4. 讨论语言细节,感受色彩与形态的和谐美,比较其他鹭类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5.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美感。
三、精读第三段
1. 学生轻声阅读,思考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行为展示白鹭的韵味。
2. 分节指读,概括每幅画面:白鹭钓鱼的画面、白鹭了望的画面、白鹭飞行的画面。
3.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这些画面的感受。教师引导表达更深的情感。
4. 汇报结果,分析白鹭的钓鱼场景,强调拟人化与比喻的运用;同时感悟白鹭悠然站立的诗意及飞行的美丽。
5. 尽管白鹭无声,却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鼓励学生体会这种“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四、回归第四段
1. 激励学生思考:现在能告诉我,为什么作者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吗?
2. 指导朗读,强调总结与呼应的作用。
五、总结与拓展
1. 学生练读全文,分享自己喜爱的段落。
2. 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充满韵味,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的美。
3. 强调白鹭的多重象征意义及作者语言的精美,鼓励学生多加品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领会《白鹭》这篇文章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自然美的感受与热爱。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白鹭》课文。
2. 学会本课6个生字,并理解由这些生字构成的词语。
3. 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以及自然界的热爱。
重点与难点:
- 理解课文中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准备:
- 挂图展示白鹭的形态及生活环境。
- 准备配乐朗诵音乐,用于课堂活动。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白鹭的基本知识:白鹭体长50厘米,全身雪白,以小鱼等水生动物为主食,常在湖边和水田中活动。
二、初步讲解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准确性,并思考课文主要描述了白鹭的哪些方面。
2. 进行交流:
- 指名学生读生字,并找出新词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 讨论白鹭的不同描写,分段整理内容:
- 第一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第二段:描述白鹭的颜色与身段。
- 第三段: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中展现的韵味。
- 第四段:总括白鹭之美。
三、练习朗读
1.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行朗读。
2. 进行小组内互评,促进学习交流。
四、写字训练
1. 教师示范重点字:鹤、蓑、喙、嵌、框、嗜。
2.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布置
1. 回家朗读课文。
2. 抄写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听写
1. 听写词语,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二、深入文本解读
1. 指名学生朗读感受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品读与分析:
- 强调“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诗”的特点,如精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感和深远的意境。
- 深入讨论文本中白鹭的“精巧”和“韵味”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动态与静态之美。
2. 提及白鹭不歌唱的美中不足,并从另一角度阐释这一体现了其美的核心,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
- 虽然白鹭不会唱歌,但其优雅的身姿和宁静的姿态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3. 鼓励学生分享自然界中他们认为充满韵味的情景,如蜜蜂采蜜、寒梅傲雪等,扩展对自然的理解与热爱。
三、指导朗读与背诵
1. 着重朗读并练习背诵第三段,强调其“觅食-栖息-低飞-不会唱歌”的韵味。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课文的艺术魅力,赞叹郭沫若的独特视角与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 提醒学生,鸟类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它们。
五、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小作文《白鹭真的在望吗?》,探讨白鹭在自然中的地位与意义。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整体理解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欣赏并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1. 引入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出自大诗人杜甫,大家是否曾见过白鹭呢?(可以通过挂图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简要介绍白鹭的特点。
2. 介绍郭沫若先生为白鹭创作的美文,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一课《白鹭》(板书课题,强调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
- 提出自学要求:
1. 正确读出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形,通顺地朗读句子。
2. 标记出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
3. 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
- 学生独立自学,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辅导。
2. 检查自学效果:
- 通过分节朗读来检验字音的正确性与流利度,并纠正学生在朗读中的错误。
- 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蓑毛”、“喙”、“流线型”等词汇的意思。
- 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
3. 默读课文:
- 学生默读后,根据课文的总分总结构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不作过高要求)。同桌之间进行讨论,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分享思路。
4. 分段朗读:
-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段落进行分段朗读,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 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方式,教师进行板书展示。
2. 指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适当进行示范写字。
3. 学生使用钢笔进行描红和临写,注意字形结构与书写规范。
四、作业
1. 指定作业为: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流利、感情到位。
2. 抄写生字,确保字形准确、规范。
总结
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对今天的学习进行简单总结,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白鹭,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为下一次的课堂讨论做准备。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体验并享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带来的乐趣。
2.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所读的与神话相关的课外书,交流读书的快乐和感受。
3. 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培养他们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是如何阅读与神话有关的课外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好!你们喜欢阅读故事书吗?最近有没有读过有趣的书呢?里面有没有讲述神话的故事呢?请大胆分享你的阅读体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漫游在“快乐读书吧”的世界里,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程营造和谐的氛围,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了解神话
神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令人充满好奇。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神话的起源和特点,它们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人类的愿望。
三、你读过这些书吗?
1. 学生们可以自由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并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
2. 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互相帮助解决疑问,最后可在全班分享。
3. 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1)神话是人类早期幻想的产物,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2)我们一般把神话分为创世神话、神佛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类。
(3)神话中常常带有奇妙的幻想色彩,传递了人们的愿望与理念。
(4)西方的神话体系更加丰富,以古希腊神话为代表,展现了复杂的神与神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读书
同学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同样重要,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阅读。
1.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方法和经验。
2. 教师适时指导,强调:
(1)通过人物的描写来感受形象。
(2)细致品读故事情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感受人物特点。
(3)鼓励同学们拓展课外阅读资料,感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
五、选择阅读类型
在了解了中外神话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1. 除了中国古代神话,大家还知道哪些其他神话呢?比如古希腊神话。
2. 在小组内分享你所带来的神话书籍,讲述其主要内容和有趣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和分享,加深学生读书感受,锻炼语言表达与倾听能力。】
六、精彩片段我先读
1. 《山海经・黄帝大战蚩尤》。描绘了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激烈斗争,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丽场景,以及黄帝如何利用智慧指引士兵走出迷雾的故事。
2. 《中国古代神话・吴刚伐桂》。讲述了吴刚因醉心于仙道而反复伐桂的故事,寓意深远,留下了吴刚在月中不断伐桂的经典形象。
3. 《古希腊神话・丘比特之箭》。丘比特的箭带来了爱情,故事讲述了他冥顽不灵的性格和他如何使青年男女相爱的传奇。
通过这些精彩的神话片段,与大家分享的不仅是故事,更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希望大家能带着这些故事,继续在书海中畅游,收获更多的快乐与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