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5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范文,涵盖教学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1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邃内涵,以及它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启示。

2. 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3. 感受文章语言的美学特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内心,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很多人忙于物质追求,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发展,导致了物质上虽富足而精神上却苍白的现象。真正的幸福不仅在于占有财富,更在于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充盈。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为丰盈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毕淑敏的作品《精神的三间小屋》,以寻找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2. 将文章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进行分层,理清作者的思路。

明确结构:

- 第一部分(1―6):引入主题——如何营造心灵的空间。

- 第二部分(7―17):探讨人们需建立的三间精神小屋,分为三层:

- 第一层(7―8):讨论第一间小屋的构建——关于爱与恨的情感小屋。

- 第二层(9―13):讨论第二间小屋的构建——事业的精神小屋。

- 第三层(14―17):探讨第三间小屋的构建——安放自我的小屋。

- 第三部分(18―19):总结精神小屋的建设条件并展望未来。

【教学提示】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 细读1―6段,回答以下问题:

(1) 请分层分析第一部分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1-3段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思考,进而引出心灵空间的面积和布置问题;4-6段则讨论了身体与心灵活动空间的关系,为下文对“三间小屋”的论述做铺垫。

(2) 为什么要修建三间精神小屋?

明确:为了提供精神栖息地,使人变得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与永恒。

2. 讨论7―17段,回答问题:

(1) 在第一间小屋中如何处理爱与恨?

明确:应定期“打扫”,给爱留下充足的空间。

(2) 如何让第二间小屋坚固优雅?

明确:追求事业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建设向上的小屋。

(3) 理解“鸠占鹊巢”的寓意。

明确:“鹊”指事业,“鸠”指赘生物,警示我们如何避免事业被外物取代。

(4) 第三间小屋为何没有我们自己?

明确:信息泛滥下,个人思想可能被外界同化,丧失自我。

(5) 如何在第三间小屋中安放我们自身?

明确: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保持自我意识。

3. 概括18-19段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强调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权利与责任,并提出扩展精神空间的建议。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特色,体会文本艺术

探究一:分析语言特点。

探究结论一:尽管是说理文,作者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说理形象且富有美感。

探究结论二:语言的哲理性。

如“安放我们自身”富含深意,表达对人生的高度理解。

探究二:分析论证方法。

明确:通过对比论证,强调内心世界差异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

目标导学四:总结全文

1. 文章通过三间小屋的比喻,探讨精神追求的深层意义,鼓励人们关注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2. 本文结合议论、描写与抒情,展现对个体、个性和精神生活的关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建构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2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积累词语,如“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

2. 体会诗歌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应大声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诗人及其背景,领会其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与博大胸怀。

3. 品味诗歌的凝练和贴切语言,进一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

教案设计: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感慨历史的深厚和文化的积淀,唐代诗人柳宗元用精简的笔触勾勒出苍茫雪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幅孤寂而又死寂的画面对比鲜明。再让我们看毛泽东笔下的《沁园春·雪》,同样的雪,却蕴含着激昂的斗志和对未来的希望,历史的轮回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听读课文,初步感受。

- 播放朗读的录音,学生听读并做好相关标记。

- 词语积累:解释并理解“莽莽”、“妖娆”、“折腰”、“风骚”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师指导,体会情感背景。

- 介绍创作背景,提及诗作写于2025年,正值民族危难之际。诗人在雪后的高地眺望,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斗志与战胜敌人的豪情。教师以激情洋溢的语气朗读相关段落,增强情感共鸣。

3. 学生自读与技巧指导。

- 学生模仿朗读录音,教师提醒注意重音和节奏,培养朗读技巧。

三、探讨朗诵,品味语言

1. 语文活动设计:

- 询问学生喜爱的词句,分享怎样读出这句中的情感和画面。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提升表达能力。

2. 交流分享:

- 分析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重音的运用增强了对雪景的感受。接下来的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豪情万丈。

3. 全班齐声朗读,加强对全篇的理解与体会。

4. 分析下片: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讨论,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自豪感。

总结:分析整首词,体会写景、议论与抒情的有机结合,感受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与自信。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给予具体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二、品味诗词,感受伟人魅力

1. 细读课文,分析诗人与文化精髓的结合,讨论其意象和情感的展现。

2. 学生以“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___________”的方式交流收获,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比较分析,了解伟人

对比陆游与毛泽东的咏梅,通过语言、情感和意境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两位诗人风格的理解,从中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1.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理解,增强课堂参与感。

2. 总结诗歌特点: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时代特征和历史变迁,体现了伟人的思想深邃和文学魅力。

结束语

通过对《沁园春·雪》的深入分析,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诗词的风采,也在其中感受到爱国情怀的激荡与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激励大家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以诗歌的力量激发内心深处的热情与信念。

第3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新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诗歌学习,积累及理解“轻盈、娉婷、鲜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 深入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并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所传递的深刻主旨。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在诗歌创作中所运用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富有哲理的句子,领悟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大声朗诵诗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进行情感交流。

2. 了解并掌握林徽因的人生经历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及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入解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大家是否听说过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师?她不仅是中国现代建筑界的重要人物,还与著名诗人徐志摩有着深厚的情感纠葛。她就是林徽因。

2. 播放视频《人间四月天》,引导学生走进林徽因的诗意世界。

二、自主预习

1.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在30年代初与梁思成共同研究古建筑,开创了相关学术领域。她以散文、诗歌等作品广受喜爱,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尤为人所熟知。

2. 背景资料

本诗创作于2025年,有说法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也有指向其儿子出生的喜悦。梁从诫先生提到,母亲在其出生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深厚的母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3. 检查预习

- 订正字音

- 轻灵(líng)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guānmiǎn) 呢喃(nán)

- 词语释义

- 娉婷:形容女子的婀娜姿态。

- 鲜妍:形容色彩鲜艳;美丽。

- 冠冕:象征荣耀的王冠。

- 呢喃:细微低声的呢喃声。

三、合作探究

1. 整体感知

概括诗歌每一节的内容:

- 第一节:描绘了爱的轻盈与光韵。

- 第二节:表达爱的柔和与宁静。

- 第三节:展现爱的鲜妍与庄重。

- 第四节:将生命与自然景色融汇,展现青春的激昂与豪情。

- 第五节:抒发对自然悠然生活的向往。

2. 研读分析

1. 突破重难点

- 通过想象,描述作者所营造的意境,并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诗中描绘的四月春景,如同一种生命的轮回,表现出浓厚的温暖与希望。

2. 品味赏析

- 分析句中加点词的意味,探讨如何通过动词和形容词来营造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的情感。

3. 写法探究

- 讨论诗中独特的写作手法,如意境的构建、语言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结构的匀称来体现建筑之美。

四、练习设计

请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对应的课后训练题,以巩固诗歌理解与分析能力。

五、板书设计

- 课程主题: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 重点词汇:轻盈、娉婷、鲜妍、冠冕

- 诗歌结构:

- 第一节:爱的轻盈

- 第二节:爱的柔和

- 第三节:爱的庄重

- 第四节:生命与自然的交融

- 第五节:追求安静自然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不仅能感受诗歌的美,同时培养对诗歌背后深厚人文情怀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第4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穆旦的生平及其诗歌背景,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歌意境。

2. 深入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深刻的句子和词汇的含义。

3. 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课文,既有感情地感知诗歌所描绘的自然景象,领会作者情感的抒发。

2. 细致揣摩词汇和重点句子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曾为其撰写动人的诗篇。杜甫笔下的春雨,细腻而温柔,“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的春风则浩荡而远,带来“又绿江南岸”的生机。那么,在穆旦的笔下,春天又展现出怎样的面貌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穆旦的诗作《我看》,思考面对春景时,诗人内心所见、所感、所想的真挚情感。

二、文学常识

1.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出生于天津,是现代主义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笔名“穆旦”来源于查姓的拆分,代表着他在现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他被誉为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重要作品包括《赞美》、《诗八首》和《哀国难》等。

2. 九叶诗派是在抗战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包括辛笛、穆旦、陈敬容等。他们在2025年出版的《九叶集》使得这一流派被广泛认识。

3.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2025年,当时穆旦年仅20岁,正值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学习。这首诗承载着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在描绘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渗透着希望与新生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诗歌范读录音或由教师亲自朗读,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做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自然风格。

2. 自由诵读诗文,朗读时注意:全篇停顿、节奏、语气和语调的变化,以及重读的词语,并确保字音清晰,让情感自然流露。

3. 进行学生之间的朗读比赛,随后播放录音,感受诗歌朗读的魅力。

四、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 思考:“我”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绘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

“我”在春天的黄昏,观察到春天特有的景象,并深刻感悟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2. 詞句“我看”启示的诗句构建出怎样的画卷?

描绘出春风拂动春水,荡漾绿草的晚春景象。

3. 分析第一节诗中蕴含的意象,突出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征?

意象包括春风与青草,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美丽动人。

4. 选择第一节中描绘春风与春草特征的词语进行分析,探讨其表现效果。

诸如“揉过”、“低首”等拟人修辞展现了春风轻柔而亲切的态度,仿若母亲之手温柔地按摩着小草。“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草地的生机,形象而富有活力。

5. 针对第二节,思考与第一节的关联,并描述意象所构成的画面。

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向晚”,意象包括展翅的飞鸟、流动的云朵与辽阔的天地,展现了黄昏时分鸟儿自由飞翔,夕阳下云朵的迷人色彩。

6. 品读第三节,探讨“大自然”的特征及表现方式。

“大自然”展现出包容与欢愉,又能抚慰忧伤,展现出丰富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具体的词汇如“欢乐”和“丰润”传达其特点。

7. 理解最后一节中的哲人叹息,探讨古今文学家对自然的热爱。

古往今来的伟大电影和艺术工作者,怀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以诗歌和绘画的形式表达心中对自然界的珍视与赞美。

8. 针对第五节,探索作者因自然激发而生的愿望,分析体现愿望的词汇。

愿望包括与自然合一,寻求自由和愉悦的生活,通过“飞奔”“坦荡漫游”“歌唱”等动作词传达出热切的渴望。

五、情感升华,拓展迁移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忧戚”与“哀愁”的根源。这首诗创作于2025年,正值抗战时期,诗人面对着祖国的困境和国家的危机,内心充满了对家园的深切在乎与忧虑。

六、写作特色

1. 抒情性强烈,富有真诚的情感表达,诗中意象如鸟、云,描摹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 词汇生动且精准,“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让人感受到春风带来的温暖触感。

3. 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确保诗歌的整体性和情感的统一,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七、小结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以抽象的“爱”“暖”“希望”形象化表达,盛赞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情感洒脱,堪称佳作。这首诗也许是对母爱的颂扬,表现出无尽的温情和深刻的情感联系。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背诵全诗,并模仿诗中对爱的描写,选择特定的景物,自创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尽量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九、板书设计

我看

穆旦

自然的谐奏――生命

生命的静流――希望

与自然合流――新生

第5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示例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所学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语境中的运用。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吗?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分享所知道的人物及其故事)

2. 引入今天的课文《三顾茅庐》,板书课题,并请学生齐声朗读。

二、自读课文

1. 提出自读要求:

- 运用拼音正确读懂田字格中的生字,流畅朗读课文。

- 自行学习生字,掌握其书写要领。

- 根据上下文或字典理解词汇的意思。

- 标记不理解的内容,便于后续讨论。

2.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教师巡视,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 全班检查自读情况:

-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实时纠正生字读音。

- 着重检查字形掌握情况,比如"茅"与“矛”、“统”与“流”、“宜”与“宣”的对比。

- 交流词语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魅力。

- 引导学生分享未读懂的地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 播放课文的录音,以感性体验加深理解。

2. 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梳理故事的主线。

3. 探讨刘备三顾茅庐的深意,诸葛亮的才能如何在故事中体现,以及“茅塞顿开”的含义。

4. 深入讨论刘备“得到诸葛先生,如鱼得水”这句话的含义,了解其对人才的重视。

5. 引导学生总结刘备在故事中展现出来的品质,体会其求贤若渴与礼贤下士的精神。

四、作业

1. 继续练习课文的正确、流利的朗读。

2. 用钢笔进行描红练习,巩固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强调其对于国家统一的意义。

2. 出示《出师表》节选,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对“称臣”的感激之情。

二、细读课文

1. 探讨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记忆犹新的原因,挖掘故事背后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展现刘备真诚邀请诸葛亮的词句,加深对文字的感悟。

3.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体验人物的情感冲突与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4. 深入分析刘备下马步行、恭候于门的细节,体会其对诸葛亮的敬重。

5. 讨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刘备的渴望与诚意。

三、小练笔

1. 引导学生思考,刘备的求贤若渴在《三顾茅庐》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封假想信件,表达对诸葛亮的诚意与敬重。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以及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培养他们对优秀人才的尊重和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