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21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汇集了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全面教案,包括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活动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第1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白鹭的诗意世界

教学目标:

1. 掌握“鹭、嫌、喙”等8个生字,并能够写出“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图像感。

3. 理解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深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4. 初步领会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内涵。

2. 学习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准备:

提供四组关于白鹭的教学课件,包括:

- 白鹭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图。

- 白鹭外观的图示和文字内容。

- 三幅白鹭生活场景图(食物寻觅、栖息、低飞)。

- 白鹭全景图和文末指导段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谜底:白鹭)

- 简介郭沫若及其作品,引导学生期待课文的美妙描述。

2. 初读课文

-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标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调整读音。

- 讨论生字和新词的读音,针对难点进行解析。

3.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 鼓励全班朗读,关注字音和句子连贯性。

- 引导讨论白鹭之美的表现,例如颜色、身段以及生活场景。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 复习生字和新词,检查掌握情况,并要求学生背诵相关诗句。

2. 赏读课文的前五段

- 强调白鹭作为“精巧的诗”的特质。

- 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意,通过图片和关键词探讨白鹭如何般配其颜色和形态美。

3. 赏读后六段

- 通过课文中描绘的白鹭活动(觅食、栖息、低飞)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想象。

- 学生自读,并记录自己的感受,讨论对白鹭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4. 总结全文

- 分享课程中的感受以及对生命之美的领悟。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在课外进行相关阅读和写作练习。

课外作业:

1. 背诵课文,并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行抄写。

2. 阅读更多描写自然景色与意境的文章,以白鹭为主题,写下个人的感受或心得。

教学反思: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我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视身边的美。引导学生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也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让学生在诗意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美。

第2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落花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掌握“播种、浇水”等6个词语的书写。

2. 学会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的主要内容。

3. 理解父亲通过花生传达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对他人有益的人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把握与重要字词解析,理解花生的特点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2. 在细读爸爸的教导时,引导学生领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及其所传达的道理。

教学准备:

1.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相关知识资料。

2. 教师准备与花生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出示谜语,引导思考:“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揭示谜底,板书课题。)

- 让学生分享对花生的理解,包括其生长特点和相关知识。

2. 导入新课,展示落花生的图片,讲解花生为何称为“落花生”。提及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引导学生好奇其原因,进而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疏通字词:

- 正音与写字,对于字词进行详细指导,强化记忆。

- 排火车读生字:亩(mǔ) 播(bō) 浇(jiāo) 吩咐(fēnfu) 亭(tíng) 榨(zhà) 慕(mù) 矮(ǎi)。

2. 自由读课文:

- 强调字音准确与句子通顺,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分角色朗读:

- 引导学生根据角色分工朗读,体验课文情感。

2. 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 讨论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分析课文结构,理清主要情节的走向:

- 第一部分:种花生与收花生。

- 第二部分:母亲的收获节准备。

- 第三部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美。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复习课文内容,思考“落花生”的写作中心。

3.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感受花生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 讨论课文详写与略写的部分,分析家庭收获时的心情变化。

- 引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表达意外与兴喜。

2. 讨论花生的特点:

- 学生自由读文中关于花生的好处,如味美、榨油、廉价等。

- 通过对比突显花生的独特价值,完成填表练习。

3. 对比朗读句子,深刻理解父亲的教诲:

- 强调“做人要有用”,鼓励学生思考外表与内在的真实意义。

4. 引导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齐读父亲的话,理解深层意图。

三、回顾课文,开展活动。

1. 总结文本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做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

2. 小练笔:

- 鼓励学生写生活中默默奉献的人,思考他们如同“花生”一样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透过平凡事物领悟深刻道理,培养了关心他人和责任感。

第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新词“箩”、“杭”并能书写“兰”、“箩”等共计十个字,掌握“桂花”、“木兰花”等五个词语。

2. 能够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分享桂花带来的美好回忆。

4. 理解句子内涵,感受桂花香气,并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童年回忆与家乡情感的深刻留恋。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母亲“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蕴藏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1. 出示桂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并回答:“同学们,这是什么花?”(回应:桂花;教师板书:桂花)

2. 提出课文标题,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题“桂花雨”。接着讨论:“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桂花像雨一样纷纷落下。)

二、自由阅读,检查预习

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仔细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 强调前后鼻音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发音。

3. 按段落指名朗读,梳理课文结构。

三、品味文章,初闻花香

1. 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讨论为何作者如此喜爱桂花。(引导学生发现“浸”的表现)

2. 深入理解“浸”的含义,讨论文中“浸”的上下文意义及其效果。

3. 探讨桂花香气浸润程度:整个村庄的邻居如何被桂花香氛围包围。

四、细读文段,进一步感知

1. 结合个人经验,想象当时的情景,分享作者童年与桂花的互动(如摇花、品茶等)。

2. 总结桂花与作者童年的紧密关联,以及桂花对她难忘的生活画面。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感情朗读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体验情感,感受摇花乐

1. 指导学生体验摇桂花的乐趣,鼓励他们找到课文中相关句子,表达心中期待的迫切感。

2. 通过情境对话,深入体验小作者的情感,强调整个事件的乐趣。

三、思乡情感,深度阅读

1.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所说的句子的深意,与家乡的种种美好回忆相联系。

2. 讨论母亲在提到“家乡”时可能浮现的思维,包括家乡的自然与友人等。

四、拓展阅读,了解琦君的故乡情

1. 介绍琦君的生平,帮助学生理解她为何对故乡情深意切,阅读选段理解她笔下的乡愁。

2. 引导学生共鸣,促使他们理解家乡对每个人生命中的独特意义。

五、写作延伸,自我表达

1. 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学生撰写关于自己童年的小作文,主题为“儿时的味道”。

2. 推荐琦君的相关作品,助力学生在书香中体会童年的乐趣与情感。

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理解文本深意,更能在精神和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化对于故乡及童年美好时光的记忆和理解。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讨与自我表达相结合,深层发掘内心感受,使情感与文学相互交融。

第4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珍珠鸟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蔓、幽”等9个字,掌握多音字“挨”的读音。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珍珠鸟的外貌及其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

4.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与珍珠鸟之间温馨的关系,领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了解珍珠鸟在“我”的关爱下的变化过程,并感受作者运用写作手法传达的情感。

- 难点:深刻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内涵,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准备

-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相关视频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养宠经历,询问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寻新知:展示珍珠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这只可爱的鸟,揭示今天的课题《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流利朗读:鼓励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准确性。结束后及时进行正音指导。

2. 理解内容: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分自然段,交流所知内容。重点提到珍珠鸟的变化过程:从害怕人到亲近人,展现其可爱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再读课文,全面理解

1. 探讨变化:寻找描述珍珠鸟活动的语句,讨论其变化原因。引导学生总结珍珠鸟的逐渐亲近与作者建立信任的过程。

2. 描绘可爱:讨论珍珠鸟的特征和作者传达的情感,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小鸟的可爱与机灵。

3. 分析作者性格:讨论作者的关爱、尊重等品质,如何促进了与小珍珠鸟的亲密关系。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 反思信赖:引导学生思考信赖的多重含义,及其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

2. 写作拓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书写对“信赖”的理解。

3. 感情朗读:再次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真挚情感。

五、小结

- 课文通过作者与珍珠鸟的故事,展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信赖是建立人际和谐的重要基石,同样,人与自然之间的信任也能创造更多美好的可能。

六、布置作业

1. 课文朗读:要求学生继续练习课文的朗读,做到流利、有感情。

2. 写作练习: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人与人信赖的小作文,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深入刻画情感。

---

通过本课,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珍珠鸟的故事,更能反思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增进对信赖内涵的理解,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思考。

第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制定班级公约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通过制定班级公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班级内部的团结与友爱,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参与故事和游戏,深入理解守规则的重要性,并认清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遵循的各种纪律,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2. 激励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善于发现不守规则的现象,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交流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尊重他人发言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到班级公约的制定中来。

4. 通过本次活动,拓宽学生对纪律的理解,帮助他们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促进全面健康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活动准备

1. 确定一名主持人,负责引导活动的进行。

2. 各小组准备小品、哑剧和相关的故事,确保能够有效传达活动主题。

3. 全班共同学习并演唱歌曲《真心英雄》,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4. 在黑板上布置活动主题,书写标语如“纪律伴我成长”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引出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生活的哲理。班级如同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快乐与成就都来源于这个团队。今天,让我们一起制定出最符合我们班特色的公约。

二、审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组织活动,讨论发言

1. 全班齐唱《真心英雄》,让每位同学感受团队的力量与责任。

2. 学生观看小品《早读课风波》,场景展示了缺乏纪律时的混乱与困扰,引发思考。

3. 学生们围绕早读课分享自己的体验,讨论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4. 进行哑剧表演《课堂内外》,通过表演展现学生在课堂与课外的表现,引导对比和反思。

5. 小组合作查找班级中的纪律问题,讨论在集体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

6. 教师结合邱少云烈火中烧的故事和大雁的守纪律行为,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四、制定班级公约

1. 每位同学在纸条上写下自己认为的重要公约,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筛选出更具代表性且可执行的条款。

2. 各小组总结出公约内容,并进行汇报,最后在全班表决通过。

五、齐读班级公约

1. 确立每位同学的日常行为规范,如准时到校、衣着整洁等。

2.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求认真做作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等。

3. 阐明课间和午休的行为规范,确保不影响他人。

4. 提到锻炼身体和注意眼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 陈述关于爱护学校公物和节约资源的责任。

6. 敦促同学间互助,共同进步,并强调对长辈的尊敬与孝顺。

六、总结

强调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是每位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约束、相互激励,成为班级公约的践行者与模范。

七、作业

要求每位同学将班级公约抄写一遍,可选择硬笔或毛笔的方式,鼓励优秀作品在教室内展出,以此督促大家共同遵守。

第6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我的心爱之物

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件与众不同的物品,或许是我们童年时的伴侣,或是学习上的好帮手。对于我来说,我心爱的物品就是那本伴随我成长的字典。

首先,我想为这本字典写个美丽的名字——“知识的宝库”。这本字典是我姐姐在我小学一年级时送给我的礼物,从那时起,它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翻开它,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也因此对它更加珍惜。

这本字典的外观美丽动人,封面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四周环绕着绿色、黄色和蓝色的条纹,显得格外醒目。字典的封面上印着几个大大的黑色字:“新华字典”,让我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字典的大小适中,长13厘米、宽9厘米、厚3厘米,虽然它的身形不大,却在我心中显得格外重要。

字典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它的用途极为广泛。不论是查找汉字的拼音和写法,还是解答学科中的疑难问题,我总能在字典里找到答案。每当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便会迅速翻开这本字典,像是在和一个智者对话。它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让我在学习中更加自信。

这本字典不仅是学习上的伙伴,更是我成长过程中的见证者。我记得有一次,因为一篇作文的写作,我遇到了表达不清的瓶颈。就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字典的身影。我翻开它,认真查找与我作文主题相关的词汇与短语,灵感顿时如泉水般涌现,让我写出了令人满意的文章。字典帮我跨过了那道难关,而我与它之间的这段经历更让我对它感到无比的依赖。

除了帮助我学习,字典也让我体会到了知识带来的快乐。每当我在字典中发现一个有趣的词汇或历史故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与朋友们分享。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我想,字典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我通往知识、智慧和人生的一道桥梁。它像我的老师,默默无闻地为我指引方向,教会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希望这本字典能够继续陪伴着我,帮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它不仅是我的心爱之物,更是我成长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愿它永远在我的书桌上,陪伴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第7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案详解

语文园地一

---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 通过对比句子的学习,掌握对比修辞手法,并了解“一词多义”的定义,学会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理解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同时体会老朋友之间分别时的绵绵情意。

---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 理解“一词多义”的概念及正确使用。

3. 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感受朋友分别时的情感。

---

教学准备

1. 收集若干关于“一词多义”的例子。

2. 学生准备李白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

教学时间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学习的四篇课文,它们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是对事物的描写)但除了描写事物,是否还有其他深层含义呢?(这其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对事物的深刻思考。)

二、交流平台

1. 根据同学的发言,我们已经发现课文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那么请大家齐声朗读【交流平台】中第2和第3位同学的见解,并回想《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2. 交流结束后,请同学们自由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深入探究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例子,如妈妈包的饺子饱含着对孩子的爱。还有谁能举出别人熟悉的例子?(梅花象征高尚的人格;蜡烛代表奉献精神。)

2. 学习修辞手法——对比。请大家查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讨论这些句子的相似之处。

- 句子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通过比较事物来突出特点。

- 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对比”。

- 请用对比方法造一个句子。

四、小结

今天我们回顾了课文内容,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及对比这种修辞手法。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这些新学的方法为自己的作品增添色彩。

---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一

-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如妈妈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 修辞手法:对比(突出描写特点)

---

第二课时

---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对比例的修辞方式,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新的知识点,请大家翻到课文p14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 比较例句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发现?(不同语境下词义的不同。)

2. 请同学们交流这两个“开辟”的不同含义:第一个表示创造机会,第二个指开发展示。

3. 这种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叫做“一词多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 现在让我们学习一首简短优美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板书作者)同学们分享你们收集的关于李白的资料。

3. 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首古诗,理解诗题的深刻内涵。

四、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1. 齐读前两句,思考其中传达了哪些信息?(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孟浩然要在春季去扬州告别。)

2. 关于“烟花”这个词,讨论它的引申义,了解春天的特点。

3. 齐读三四句,思考描写的景物以及从中感受到的情感。

通过深入的讨论与思考,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离去的不舍和眷恋。

五、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不仅认识了“一词多义”的丰富性,还领悟到诗人在分别之际的真挚情感。这些都极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为今后的写作和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布置作业

1. 自行收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并构造不同语境下的句子。

2. 熟读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

3. 分享你与朋友深厚情谊的一个小故事,用文字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第8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新文章内容: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之美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汛”、“谴”等7个生字,准确掌握多音字“间”的读法,并能书写“汛”、“挽”等10个字,同时准确书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 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以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的方式诵读课文,体会和感受乡亲们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并在过程中受到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3. 学习利用有效的方法提升阅读速度,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4.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学习如何生动地刻画人物特点,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从乡亲们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体会到他们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的精神,并使之感同身受。

-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清晰地描绘出人物的特点,增强学生分析人物和情感的能力。

课前准备:

制作ppt课件,为课程内容提供更直观的支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 向学生介绍刘章这一当代诗人的经历,他来自河北的一个小山村,对于搭石有着深刻的记忆。刘章三十年前来到大城市工作,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他时常回忆起家乡潺潺溪水边人们小心翼翼走搭石的情景,这份回忆也让他在2025年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散文《搭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他的家乡,去感受那些赋予他创作灵感的情景。

2. 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搭石”你们有什么疑问?例如:搭石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他们:

- 注意字音的正确发音和通顺阅读;

- 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新词及难读的部分;

- 对刚才提出的问题,思考关键句子并进行划线。

2. 教师检查反馈,并指导字词“惰”、“衡”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简析每自然段内容:

- 描述“摆放搭石”的过程;

- 自然描绘“调整搭石”的细节;

- 通过场景展现“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同学分享朗读。

四、深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搭石的意义。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怎样用书中话语来解释搭石的概念?强调角色代入感,增强对内容的理解。

2. 探讨如果没有搭石,人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不便,通过“脱鞋挽裤”这个细节引导学生感受。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字句背后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抄写生词三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复述搭石。

学生们复述搭石的定义及重要性,进一步巩固知识。

二、细读文本,品味搭石的美。

1. 深入探讨搭石的美,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述搭石之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带来的画面感。

2. 针对“协调有序”这一词汇,讨论其含义,分析句子所表达的动作的协调性和美感。

3.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搭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与感受。

三、关注情感,探讨人际关系。

1. 全面审视搭石与乡情的联系,解析文中对搭石的多维度评析与情感传递。

2. 深入探讨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互动,情感的传递,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总结提升,发掘身边的美。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鼓励他们用发现美的眼光去观察周边世界。可以和搭石相联系的生活小事,如同学间的小帮助,互助意愿,都是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美。

五、作业设计:

1. 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深度思考。

2. 学生可结合身边的具体例子,撰写一篇令他们感动的事情,分享感想。

板书设计:

搭石

-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

- 一处民风,浓厚乡情,尊老爱幼

第9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璧、臣”等共13个,准确读出多音字“相、强、划”;会写“召、臣”等12个字及“召集、大臣”等相关词语37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3.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性格与美德,增强对忠诚与智慧的认识。

4. 通过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想象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关注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与心理描写,体会两位主角的个性特征。

2. 理解“将”和“相”关系的变化,从和谐走向冲突再到和好背后的内因。

3. 结合课文进行写作训练,激励学生的创造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文材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与预习检测

1. 和氏璧的故事介绍:导入通过生动讲述卞和与和氏璧的背景故事,强调其重要性与象征意义。

2. 课题呈现: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将相和》,并探讨“将”与“相”指代的历史人物。

3. 解读课题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讨论将与相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发展的方向。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自主阅读:学生小声阅读,标注生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 指名读生字与生词:挑选同学进行生字词的阅读,及时纠正发音。

3. 展示与书写指导:通过展示生字和词语,进行正确的书写和富有趣味的图示讲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 识别人物及职务:分析文中人物的地位,明确“将”(廉颇)和“相”(蔺相如)的身份。

2. 故事结构分析:探讨三个小故事及其小标题,明确其起承转合的关系,并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及认可情况

1. 快速提问:复习前一天的内容,确保学生能清晰回答“将”与“相”的身份。

2. 故事框架总结:鼓励学生总结三个部分及其关键情节。

二、深入阅读人物塑造

1. 不和段落寻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廉颇与蔺相如不和的段落,理解二人性格的差异。

2. 性格讨论:分析廉颇不服与蔺相如的智慧表现,形成对比,明确各自的特点。

三、讲述与表达训练

1. 图文结合复述:观察插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复述。

2. 总结故事内容:提炼出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敢,塑造出完整的角色形象。

四、总结与扩展

1. 课程总结:回顾今日学习的故事,强调其历史与文化价值。

2. 延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史记》,吸取更多历史故事的智慧。

五、作业设计

1. 小练笔:要求学生用上相关词汇写简短故事,练习文字表达。

2. 历史故事收集:鼓励学生搜集和分享其他历史故事,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不仅能掌握故事的内容与结构,更能在其中感受到诚信、智慧与忠诚的重要价值。

第10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教案主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 生字认读:认识并写出11个生字,准确读写多音字“冠”,以及“猎豹、冠军、俯冲、浩瀚”等词语。

2. 朗读能力: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提出的问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 阅读技巧: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难点: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及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

- 准备PPT课件,展示各种动物及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1. 出示图片:展示猎豹奔跑的照片,让学生猜测动物的种类,同时询问猎豹的速度。

- (生:猎豹!)

- (师:猎豹的瞬时速度可达110公里每小时!同学们惊讶。)

2. 板书课题:写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学生齐读课题,讨论潜在问题。

- (生:什么比猎豹快?快多少?)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

- 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 标注段落序号,圈出生字新词及难读词。

- 回答同学们之前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并画出。

2. 检查反馈:

- 学生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发音,重点指导多音字“冠”及“喷”。

三、把握主要内容

1. 默读理解:

- 简要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朗读。

2. 段落概括:

-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按运动速度进行对比,列举人、鸵鸟、猎豹、游隼。

- 第二部分(5-9自然段):继续按速度对比,列举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并强调光的速度是在宇宙中最快的。

四、深入理解与朗读

- 鼓励学生对课后问题思考,并熟练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 练习语音语调,抄写生字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 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动物和物体的速度。

二、细读文本

1. 逐段阅读:

-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猎豹与鸵鸟的速度。

- 师引导学生标出2-8自然段中各物体的速度并进行比较。

2. 小组讨论:

-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发现。

3. 统计速度:

- 教师出示图片,并指名学生回答各种动物与物体的速度。

4. 排序练习:

- 学生将物体速度按快慢排序,并理解比较的句式。

5. 段落朗读:

- 学生再次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强调数字部分的重读。

6. 全班齐读:

- 一起阅读一自然段,理解“难以置信”与“轻易”的词汇,突出光速的快。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1. 说明方法:

- 学生讨论课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优点:列数字的准确性和比较的鲜明度。

2. 知识总结:

- 通过此篇科普文,让学生明确在宇宙中光的传播速度是令人震惊的。

四、作业设计

1. 摘抄练习:摘抄文中使用列数字及比较的句子。

2. 扩展阅读:课后寻找相关的科普书籍,进行阅读。

板书设计:

主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排列:

光 > 流星体 > 火箭 > 喷气式飞机 > 声音 > 游隼 > 猎豹 > 鸵鸟 > 人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学习到知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方式。

第11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标题:生动描绘教师形象的写作课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明确选择描写的老师,理解其突出的个人特点。

2. 引导学生挑选典型事例,通过这些事例来深入刻画所描绘的老师形象。

3.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强调人物形象,使其更加生动、鲜明。

教学重难点:

1. 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老师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外貌特点。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几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漫画和班上几位老师的照片,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开场(出示几幅人物漫画):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漫画吧?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往往生动有趣。你们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漫画人物的特点)漫漫画通过夸张的手法和幽默的风格,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2. 提出任务:如果让你为班上的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展示几位老师的照片,让学生自由选择)今天,我们就用文字把我们身边的可爱老师“画”出来吧!(在黑板上书写“漫画老师”)

二、启发思路

1. 讨论选择原因:请大家谈谈你选择这位老师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自行讨论,分享他们的选择)引导学生从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来阐述老师的特点。

2.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位同学总结一下,你们选择的老师是谁?他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老师的外貌、特点等信息)同时,鼓励学生回忆一些能够表现这些特点的典型事例并记录下来。

三、习作指导

1. 整理思路:鼓励学生先写下草稿,确定自己要描写的老师及其突出特点。先在黑板上写下“某某老师特点:……”,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2. 以语文老师为例,讲解刻画方法:

- 外貌描述:如清秀的脸庞,大大的眼睛,佩戴着眼镜。

- 性格特征:她温柔体贴,但在必要时也会严厉,大家都愿意听从她的教导。

- 兴趣爱好:喜欢与学生开玩笑,让课堂气氛活跃,着装喜好以淡雅的颜色为主。

- 事例分享:

- 性格的典型表现:有一次,一位同学在他人的课本上无意涂鸦,班主任果断地进行了严厉的教育。结果,学生意识到错误后,主动帮助受影响的同学恢复笔记,并从中学会了尊重他人。

- 爱好的体现:每当课堂上气氛沉闷时,老师总是能巧妙地用幽默语言逗大家发笑,例如,当教室里出现了喷洒花露水的奇怪味道,她幽默地说:“这样好比在公共厕所里跳高,真是引发大家的公愤啊!”这一时刻让整个班级都爆发出欢笑。

3. 结构安排: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老师的个性,同时注意体现文章的简洁性和生动性。一个事例详写,一个事例略写。

4. 学生开始自由习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四、习作点评

挑选出二至三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点评,重点关注是否清晰传达描写的老师是谁,事例是否能体现突出特点,语言是否流畅恰当等问题。

五、小结

通过选择熟悉的老师,让学生运用具体的事例来生动描绘人物形象,帮助他们掌握写作人物的技巧。

六、延伸活动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同桌进行交换,并尝试根据对方的作文描述来画出所描绘的老师形象。这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文字描述是否准确,是否成功地传达了老师的个性与形象。

第12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够在实际的阅读中实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 能够依据语句表达出主要意思,将成语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展现出来。

3. 积累与珍惜时间相关的名言警句,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有效运用在实际阅读中。

2. 将成语的意义通过具体情境表现出来,增强理解能力。

3. 理解并熟背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 收集描述相关情景的成语例子;

2. 学生查找并准备与珍惜时间相关的名言警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生对话)同学们,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有了基本了解。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2. 请大家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四篇课文中,每一篇的标题下都有什么阅读提示?现在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些课文,并记下所需时间,看看自己在阅读速度上是否有所进步。

二、交流时间

1. 现在,请与同桌分享你在阅读第二单元课文时所花的时间,并推举出其中阅读速度最快的同学。

2. 老师会对那些阅读速度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大家也可以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经验和体会。

3. 刚刚提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本中有四位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发现。请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读他们的心得。

4. 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时要保持集中,努力将词语连贯成句;当遇到不懂的词汇时,如果不影响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可以暂时跳过,继续流畅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标出关键词,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只要坚持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训练,相信每位同学的阅读速度都能有所提升。

三、词句段运用

1. 本单元课文通过许多具体事例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特点。现在,先来回顾一个句子。

(课件展示)我多么勇猛无敌、战胜每一场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蔺相如不过是嘴巴灵活,反而趁机名声在外。

全班齐读后,思考这句话的主要含义:(廉颇对蔺相如心存不服)。

2. 课本中的【词句段运用】部分还有两个句子,请同桌读一读,再互相交流其中的主要意思。

3. 促进交流,全班分享反馈:

- (1)手电筒一开,光束瞬间照亮,光的速度如飞,居然达到每秒三十万千米,快得令你惊叹!(光速的迅捷令人赞叹。)

- (2)顷刻之间,所有男女老幼都挤向甲板,人人都在弯腰狂奔,尖叫与哭泣交织,场面混乱得无法形容。(人们陷入恐慌,四处逃散。)

4. 本单元还有更多这样的语句,请大家找出并分享,细细品味每一句的含义。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上课,我们重温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掌握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练习了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大家务必多加运用这些技巧,助力于快速而有效的阅读。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二

-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

2. 遇到不懂的词及时标注关键词;

3. 一边读一边思考,加深理解;

4. 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 词句段的运用: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和概括句子主旨的重要性。这一节课,我们将探索新内容——将成语的含义通过具体情景表现出来。请翻到课文的P28【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板书: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二、词句段运用

1. 现在,我将出示成语“左右为难”和“奋不顾身”。请大家先解释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然后读出文中相关句子,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们分享交流,总结发现句子情境确实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成语本身的意义,并且都是从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提取的。

2. 继续探讨成语“喋喋不休”和“悠然自得”,请同学们各自说明其含义并分享文中的具体情景的句子。

- (喋喋不休:指话多且过于啰嗦。)

- (悠然自得:描述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

3. 同学们齐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并在课本中找出能反映这些成语意义的具体句子,进行全班交流:

- (喋喋不休)“几年前,秦王邀请赵王赴渑池会见,赵王与大臣们争论不休,讨论是否应该去,生怕有危险……”

- (悠然自得)“前方的脚步轻松,后面紧随其后,嗒嗒声如轻音乐;水面波光粼粼,像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4. 拓展练习:

- (1)老师出示成语“苦口婆心”和“不可思议”,请同学们在第二单元课文中寻找描写这些成语情境的句子。

- (2)学生分享各自找到的句子,进行讨论与交流,老师给予适时的引导。

---

三、日积月累

1. 学生们齐读“日积月累”的名句,特别注意发音准确性,尤其是“重”和“转”的读音。

2. 大家交流句子的含义,这些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 第一句来自晋代的葛洪,意思是:不要整天只顾吃喝,而不去反思和探索。

- 第二句出自陶渊明的《杂诗》,强调年轻时的时间极其宝贵,要好好珍惜。

- 第三句源自岳飞《满江红》,告诫年轻人要珍惜生命,不要在晚年时感到后悔。

- 第四句来自毛泽东,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应当抓紧使用每一分钟。

3. 请大家分享自己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促进全班交流。

4.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珍惜时间。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场景描写来展现成语的意义,同时积累了许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希望同学们能够真心珍惜时间,通过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五、布置作业

1. 自选三个成语,并通过具体情景的描写来表述它们的意思。

2. 背诵几条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这成为自己的习惯与信念。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二

- 成语:左右为难、奋不顾身、喋喋不休、悠然自得

-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时间是最宝贵的,请不辜负每一刻。

---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增强阅读能力,理解成语背后的含义,并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第1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并书写“誓、谎”等4个生字,以及“酬、珍”等11个字和“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 通过读、说、议、演、写的多种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师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

3. 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展示对文本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4. 感受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理解善良的重要性。

5. 写一段文字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源,为理解故事加深印象。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 学生需写一段文字,描述“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

总计2课时

教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学生提前阅读几篇民间故事,并记录下来1-2个感兴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说一说

- 教师引导同学们讨论对民间故事的喜好,解释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征。接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要求每位发言者控制在1分钟左右,以确保故事的大意和精华被充分表达。

2. 学一学

-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和新词,特别强调“酬、叮、嘱、塌、誓”这几个字的音、形、义,以及“延”字的笔顺和书写技巧。

3. 读一读

-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猎人海力布》,可以默读、轻声读或朗读,顺畅地了解故事的脉络,时长大约5-7分钟。

4. 写一写

- 在阅读后,让学生用10分钟时间完成150字的故事提要,要求涵盖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对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概括。

5. 议一议

- 组织讨论,鼓励同学们分享他们在阅读中打动的地方。教师提示感人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时间约为15分钟。

第二课时

1. 演一演

- 学生自由组队,准备表演故事中感动人心的情节,特别是海力布救乡亲的部分,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情感的理解和认识,预计时间约为10分钟。

2. 理一理

- 请同学们分享学习完故事后的感受,讨论故事吸引人的原因,通过分析情节的曲折和情感层次的推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 编一编

- 基于老师提供的开头,鼓励学生发掘想象力,续写故事或自己创作,要求情节曲折动人,时间约为15-20分钟。

4. 评一评

- 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合理的评议,点拨在语言文字应用上的创新与技巧,鼓励大胆想象和曲折情节的编排,预计时间为10分钟。

5. 作业布置

- 小练笔:撰写关于石头“海力布”的来源,旨在加深对故事背景的理解与延伸。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故事《猎人海力布》,还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善良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第14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牛郎织女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与之相关的词语。

3. 能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巩固词语的理解与应用。

4. 观察夏夜星空,找到天河及牛郎星、织女星,并将观察结果用文字表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体会情感,并能流畅复述故事。

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制作相关的幻灯片和影音文件以辅助教学。

2. 生字词的小黑板,方便学生进行字词练习。

3. 学生自行收集的民间故事资料,以激发兴趣。

4. 一张详细的夏夜星空图,以供课堂使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当夜幕降临,天空繁星闪烁时,银河显得尤为壮丽。在这条银色的河流旁,两个亮星交相辉映,它们就是传说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美丽的民间故事。

二、了解作者

本课作者为叶圣陶,江苏苏州人,是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新词学习

特别强调“酿”的读音及其词义,仔细讲解“妻”字的书写笔顺,介绍多音字“挨”的不同读音及其词汇组合。

四、理清文意

1.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尝试划分段落。

2. 学生汇报分段情况,明确故事结构:第一部分介绍牛郎的背景;第二部分讲述牛郎的家庭困境;第三部分叙述牛郎与织女的相遇和结合。

3. 再次阅读课文,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五、深入讨论

围绕课文中牛郎的性格与生活展开讨论,从中提炼出他的特点与成长故事。分小组讨论后,汇报牛郎的童年如何与牛相处,他在困境中如何成长,如何与织女相识。

六、总结与反馈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牛郎和织女的品质及其代表的美好情感。

七、布置作业

熟练朗读课文,尝试向父母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上节课内容,讨论牛郎如何与老牛相处,以及他们是如何认识织女的。

二、精读与复述

1. 引导学生讨论“牛郎织女”的传说精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故事。

2. 小组内讨论并展示对故事的理解,集中在牛郎性格的表现上,鼓励学生引用具体段落来支持观点。

3. 使用辅助图片和影音文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丰富情节

教师提出一些简化的情节,让学生尝试发挥想象,丰富其中的细节。特别是牛郎与老牛的对话,以及天界仙女们的心声。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同类民间故事,分享其中的不可思议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特色:如口头传播,夸张情节,象征寓意等。

板书设计:

- 牛郎织女(一)

- 老牛(善解人意)

- 牛郎(心地善良、能吃苦)

- 织女(向往自由与美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在阅读中体会到故事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第15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标题:牛郎织女(下)

教学目标:

1. 能够独立理解课文,生动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 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人物的复杂性。

3. 学会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中的修辞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牛郎和织女为何会天各一方,激起他们对故事结局的好奇。

2. 学生提问:他们最终能够团聚吗?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期待?

二、自学课文,体会情感

1. 牛郎的坚韧与付出: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与牛郎相关的段落,感受他在生活中的辛劳与无奈。

(2)学生汇报:牛郎在织女被迫离开后,依然辛勤耕作,努力抚养孩子,表达了他对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

(3)分析段落中描绘的牛郎精神,探讨“坚韧”“责任”在他身上的体现。

2. 织女的思念与抗争:

(1)朗读织女在天河边的思念情感描写,让学生感受她内心的挣扎。

(2)学生汇报:即使身处囚禁,织女依然坚持追求幸福,通过细腻的描写,体现了她强烈的爱与对生活的向往。

(3)讨论:在逆境中,织女如何展现出她的不屈精神和对爱的坚定追求。

3. 王母娘娘的固执与偏见:

(1)引导学生讨论王母的决定以及她对二人爱情的阻挠。

(2)学生汇报:王母体现了嫉妒与自私,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权威不择手段,极大地影响了牛郎织女的命运。

(3)讨论王母的行为对故事造成的影响,及其象征意义。

4. 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谈谈故事带给他们的启示,以及牛郎织女所代表的勇敢追求幸福的精神。

(2)总结: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更折射出人们对家庭、幸福与团圆的永恒渴望。

三、结合古诗词,深入理解

1. 读《资料袋》中的诗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探讨古人如何表达对爱情与团圆的向往。

2. 学习并背诵《乞巧》《秋夕》《鹊桥仙》,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

四、召开故事分享会

1. 组内成员分享自己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理解,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分享相关的民间故事,拓宽大家对爱情和牺牲主题的领悟。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下)

牛郎:坚毅、责任心、随着岁月愈发成熟

织女:勇敢、执着、对爱的渴望

王母:冷酷、偏执、代表封建观念

学生的想象与情感是这个故事灵魂的延续,使得古老的传说在现代依然感人至深。

第16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标题:教授民间故事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 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抓住要点并进行简明概述。

2. 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3. 感受民间故事的神秘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1. 理解并总结故事的内容,提炼出故事的关键词。

2. 创造性复述故事,确保故事生动具体。

- 难点:

能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的情感,提升故事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及选定民间故事。

- 学生准备: 收集并整理自己熟悉的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开启课堂讨论:“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么丰富吗?民间故事作为文化的瑰宝,穿越了历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有没有哪些故事在你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过去听过或阅读过的民间故事,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故事生动地讲述出来。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讲故事的方法:“如果你们要讲一个故事,应该怎样让听众听得兴致盎然?”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故事传递的技巧性。

二、情境体验与创意复述

故事的传播不仅在于情节,更在于情感的传达。选择《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脉络和主要角色。接着,让学生设身处地,假装自己是牛郎,讲述故事时将叙述方式从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感受角色的内心情感。

1. 小组活动: 教师出示《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后,学生迅速理清故事脉络,并在小组内讨论,提炼出关键词。

2. 复述分享: 小组中推选代表进行复述,其他同学则进行生生点评,评价内容包括:语言流畅性、表情自然与否、是否抓住重点等。

3. 教师指导: 加入一些关键词句的展示,鼓励学生在复述中灵活运用。

4. 鼓励优秀表现: 全班投票选出表现突出的代表,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激发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故事之美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民间故事中往往存在一些未详细描述的情节。本环节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留白,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发挥,给故事增添细节,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四、拓展延伸,传承经典

在教学结束前,教师让学生从之前收集的故事中选择一个,结合课堂所学进行自由讲述。通过口耳相传,学生不仅能重新感受到经典故事的魅力,还能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 主题:讲好民间故事

- 人称转换,创造性复述

- 重点突出,情感真实

- 发挥想象,丰富细节与情节

六、推荐书目:

-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

通过这种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民间故事的讲述技巧,更能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故事的热爱与传播。

第17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探索

教学目标

1. 理解与感悟: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鲜明特点,深入领略其蕴含的历史知识、民族情感及道理,从而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学生解读民间故事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课外阅读中。

3. 文化启迪: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并拓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启迪心灵,丰富文化视野。

教学重难点

- 理解民间故事作为文学体裁的独特性,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教学准备

- 准备歌曲《从前有座山》、民间故事《田螺姑娘》的文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提问:“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 引导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醒这首歌的背后是一个民间故事,鼓励大家一起探索更多迷人的民间故事。

二、认识民间故事,初步感受

1. 定义讨论:什么是民间故事?教师引导定义民间故事的特征,包括口头流传、夸张幻想、真善美的主题等,介绍主要的故事类型,如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等。

2. 知识分享:询问学生们熟悉的民间故事及其来源,鼓励学生积极分享。

3. 回顾课堂内容:在前一单元中学习的民间故事,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例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等。

4. 总结:强调民间故事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生活,准备引导学生进入更深的阅读。

三、深入品读《田螺姑娘》

1. 片段展示:展示感人的故事片段。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行阅读故事文本。

3. 段落赏析:

- 向学生提问:“读完这段话,你的感受如何?”探讨故事的情感共鸣。

- 鼓励学生再次朗读,并标出自己喜欢的情节,写下直观的感受。

4. 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感受,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5. 情感朗读训练:指导学生用感情朗读,进一步深入故事的情感世界。

6. 总结与归纳:强调阅读时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圈出相关信息,以坚定阅读的深度与质量。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作业:指定《梁祝十八相送》和《八仙过海》。

2. 激励探索: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精彩的民间故事,分享收获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 主题:精彩的民间故事

- 案例:《田螺姑娘》— 人物关系与情节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欣赏民间故事的美妙,更能够在阅读中受到智慧的启迪,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与情感体验。

第18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缩写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缩写过程中的作用。

2. 学会如何有效地缩写故事,清晰地识别出哪些内容应被删减、改写或概括。

3. 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故事概括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和实践应用。

难点:掌握缩写故事的技巧,准确识别需要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故事《草船借箭》的文本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 展示故事《草船借箭》,提问学生:“这个故事大致讲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概括故事的核心内容。

- 引导学生比较自己说的与原故事的差异,并讨论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过提问“你们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吗?”来增强他们的理解。

- 确立今日的学习主题:“缩写故事”,并解释缩写的概念及其与口头表达的区别。

二、启发思路

1. 理解摘录和删减:讨论哪些内容在故事中是必需的,哪些可以删去,同时保持原意。

2. 理解改写和概括:说明如何将长句子表述为简短的句子,如何将多句话合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准描述。

3. 结合实例:以《猎人海力布》的前几个自然段为例,逐段进行分析,识别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容。

例如:

- 删减可以是:去掉故事的引入部分。

- 改写可以是:将“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简化为“海力布只要了龙王的宝石。”

- 概括则为:整合多个句子,提炼出故事的核心信息。

4. 强调在缩写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关键内容如故事的主人公、事件的起因、发展及结果。

三、习作指导

- 选择《猎人海力布》的后续自然段进行讲解,分析哪些部分可以删减,哪些需要改写,并提出如何进行概括。

- 进行小组练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缩写思路和完成的缩写作品。

四、习作点评

- 挑选几篇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其中的优缺点,以帮助学生理解缩写的标准。

- 促进学生讨论,并从中总结出有效的缩写策略和常见的错误。

五、小结

- 强调缩写故事的三大原则:

1. 保持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和人物特点。

2. 按要求删减、概括次要事件或无关内容,简化描述。

3. 确保文章思路连贯,整体自然流畅。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能逐步掌握缩写故事的技巧,并在将来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第19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 学习将民间故事创意复述,与家人和同学分享故事的乐趣。

2. 鉴赏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提升描述情节的具体性。

3. 深入理解《乞巧》,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领会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具体展现节日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 难点:

1. 理解如何将情节详细描述。

2. 理解并想象《乞巧》的画面,掌握作者用简练语言描绘节日的方法。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之前学过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有哪些内容丰富的故事。(例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

2. 讨论同学们读过的故事,是否愿意与他人分享,今天我们一起探索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民间故事更具新鲜感,鼓励创作小故事。

2.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句子,归纳出三种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 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 对决策情节进行夸大或增补。

- 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故事复述,鼓励互相提建议。

4. 每组派代表上台复述故事,其他同学积极听,给予反馈和评价。

三、词句段运用

1. 向学生出示课本中的词语,进行读音和意义的对比。

2. 调查学生发现的相同含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讨论比较结果。

3.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猜测成语,增进对成语的理解。

四、小结

鼓励学生多思考,通过具体的描述丰富故事内容,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成语对于提升表达的作用,呼吁大家课后积累更多成语,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创造性讲述故事的方法,今天将着重学习如何将情节描述得更加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短文片段,理解故事情节。

2. 对比两个描述相似事件的片段,明确第二个使用了更多的描写手法,导致情节生动丰富。

3. 学生认识到详细叙述需运用多种描写技巧(语言、动作、神态等)。

4. 练习:生动描绘牛郎与织女的初遇情形,分组讨论并相互补充情节细节。

5. 每组展示讲述,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和总结。

三、日积月累

1. 齐读《乞巧》,教师指导朗读,注重音调及字词的发音。

2. 介绍诗人林杰及其创作背景,讨论《乞巧》所描绘的节日——七夕。

3. 探讨“乞巧”的含义及其习俗的文化根源。

4. 解读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5. 总结《乞巧》的主题,强调其表现的追求幸福和智巧的美好愿景,并引导学生齐读背诵。

四、小结

民间故事不仅富有情趣,更常常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搜集和分享民间故事,努力提升叙述的生动性与细致性。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将情节详细描述。

2. 朗读并背诵《乞巧》。

这种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养成积极分享的习惯。

第20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掌握“喑、擞”等6个生字,能够书写“祭、乃”等8个生字。

2. 能够感情丰富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深入理解诗的意思。

3. 感受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 识记并正确书写以上生字。

2. 有感情地读诵古诗,理解其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书写“祭、乃”两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示儿》,理解其含义。

3. 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使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介绍陆游,强调其作为宋代爱国诗人的重要性。

- 板书:《示儿》

2. 介绍背景

- 陆游生于2025年,卒于2025年,曾因抗金而失职,晚年隐居山阴,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

- 《示儿》是他临终前的遗作,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失地的追思。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诗文,注意字音与语调。

2. 以小组形式交流,对于诗的大意进行讨论。

三、弄懂诗意

1. 朗读并划分节奏:

-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2.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词。

四、把握重点

讨论以下问题:

1. 哪些字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2. 除了表达爱国情感,诗中还传达了哪些情感?

五、创设情境

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对儿子说什么,鼓励学生表达心声。

六、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学习其他诗作,加强对爱国情感的理解。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书写“熏、杭”两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题临安邸》,理解其意境。

3.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理解对统治者的讽刺。

教具准备

使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讨论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不同方式,铺垫进入本课内容。

二、课前预习布置

要求学生自学字词,熟读诗句,做到感情朗读。

三、解诗题

明确“题、邸”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背景。

四、读诗句

1. 大声朗读,注重节奏感。

2. 解决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五、释诗意

讨论诗句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批判。

六、悟诗情

通过诗句赏析,深化对诗人情感的认知,理解忧国忧民的主题。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书写“擞”等3个生字,以及“亥、恃”等4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己亥杂诗》,理解诗歌内容。

3. 体会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和对人才的渴望。

教具准备

使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教学步骤

一、谈话揭题

介绍龚自珍及其诗歌背景。

二、读好诗句

1. 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注意字音与停顿,理解句子含义。

2. 小组讨论,解决读不懂的部分。

三、诵读赏析

1. 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构思。

2. 重点分析诗中的隐喻与象征,强调社会变迁的意愿。

---

课后作业

1. 背诵所学诗作。

2. 查找其他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准备分享。

通过本教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还能深入理解和体会诗作者的爱国情感与思想。

第21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全攻略
拓展

《少年中国说》 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写作生字:掌握“鳞、惶”等6个生字,以及“泻、潜”等7个生字,并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与作用。

3. 通过查找的资料,深入体会文章所传递的少年中国的激情,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教学难点

-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对少年中国的赞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复兴的责任。介绍清末思想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强调该文传达的希望和未来。

2. 作者及背景简介

- 播放课件,介绍梁启超的生平及其对时代的影响。强调他在民族危机背景下,为唤醒国人爱国情感而写作《少年中国说》的初衷。

3. 读文识字

- 小组活动:大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查找字义;小组讨论不懂的句子通过合作解决。

4. 整体感知

- 细读课文,总结自然段的含义:

- 第一自然段:介绍中国少年肩负的责任。

-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生命力。

-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 指导学生用适当的语气朗读不同自然段。

5. 小组活动

-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文中用到的比喻,理解少年中国的象征意义。

6. 布置作业

- 用自己的话总结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 听写生字,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2. 研读课文

- 深入探讨第一自然段的结构和修辞,理解作者通过排比强调了少年的责任。

3. 感受第二自然段

- 朗读并熟背经典句子,讨论比喻及其在描写中的作用,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的区别。

4. 朗读第三自然段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抒情手法,再次展现中国少年与国家的密切关系。

5. 小结

- 强调作者对中国未来的希望与愿景,勉励同学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奋斗。

6. 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加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活动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