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旨在为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提供详尽指导,涵盖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活动及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1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 在情境交际中,能自信、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展现大方的态度和响亮的声音。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在互动中通过多角度的评价来规范口头表达,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交际能力。

3. 举办“我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增进同学间的互动。

4.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够快速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

教学重点

1. 准确、清晰、响亮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2. 促进与他人的积极交流,养成主动沟通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快速掌握讲话的重点内容。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

(出示课件2)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哪些书籍呢?在书中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他们有哪些吸引你的特点?

(随机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有这么多的书和人物形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最喜欢的人物像是什么样的。

(板书)我喜欢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目的

(出示课件3)

教师:今天我们将进行一个有趣的交流活动,谈一谈你心目中喜欢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学生讨论后总结)

教师总结板书:说话条理要清晰

声音要洪亮

要包括人物的出处和喜欢的理由

三、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4)

1. 各小组的成员依次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2. 每位学生需认真倾听,从中快速提炼出重点信息。

3. 小组内进行相互评价,帮助讲述者进行修改与完善。

4.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

(学生进行活动并汇报,教师及时提供指导)

四、小组汇报

教师:请各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讲述。在讲述时,同学们需遵循以下几点:

(出示课件5)

1. 认真倾听,快速抓住说话者的重点。

2. 听完后,对讲述者的内容、表现、语气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3. 听众需尝试复述讲述者的内容。

(板书)认真倾听

快速把握重点

(教师请同学们讲述并引导)

教师总结:非常好,大家的耳朵真灵敏,不仅能清楚听到喜欢的人物形象,也了解了他们的喜爱原因。大家为自己热烈鼓掌,加油吧!

五、拓展延伸,彰显个性,游戏中交际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吧!(出示课件7)

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图片拿过来,一起举办一个小型人物展览吧!

教师:快来举办你们最喜欢的人物展览,相信你们一定会很高兴跟同学们分享你们的喜爱!

(学生们兴致高涨地拿出图片,相互欣赏)

教师:课后,大家可以和家人、朋友进一步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甚至可以围绕这个主题举办画展,讲故事比赛,或是扮演这些角色,进行小型演出哦!

第2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

2.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描述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景、物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

3. 训练学生用具体且有序的人、事、景、物描绘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 学习编写习作提纲,掌握叙述过程中的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用具体事例表达对家乡变化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实际和感性的描述来表达家乡的变化,并掌握适当的写作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展示一组对比图片,包含二十年前的家乡与现在的家乡。让学生观察这些变化,讨论他们的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景物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入本节课主题“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明确习作要求

1. 通过讨论明确这是“想象习作”,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与现实的结合。

2. 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素,如情感投入与合理的想象。

三、指导想象,书写变化

老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家乡的街道、建筑、交通、亲人的聚会等方面进行描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情感。

四、探索表达方法

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文章结构,讨论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强调如何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编写习作提纲,确保在叙述时做好详略得当的把握。

五、初稿写作及修改

学生开始独立撰写初稿,要求书写规范,内容通顺,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运用具体例子。

六、小组评议与互改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阅读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在评议中,老师提供修改步骤,引导学生从思路、重点内容到词句进行逐步完善。

七、佳作赏评

每组学生展示代表作品,进行全班赏评。通过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每位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保持热情,继续探索家乡的独特魅力与未来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描绘自己理想中的家乡,也让他们在想象与感情中加深了对家乡的理解与对未来的期待。

第3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

2. 学习如何将画面具体化,提高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 积累古诗词,增强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具体化描写画面,提升文字表现力。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一个抽象的画面通过细致的描写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景物描写,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语文园地,让我们一同走进描写的世界。

板书: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 交流平台

- (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朗读两段景物描写,边读边思考这两段文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别之处。

- 生进行总结,师补充:

- 第一段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从“枝繁叶茂,翠色欲滴”中可以感受到榕树的生机与活力。

- 第二段描写了月亮缓缓升起的过程,生动有趣。

板书: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2. 词句段运用

- (出示课件3)准备一个元旦联欢会的海报,要求每位同学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海报,吸引大家的注意。

- 收集元旦祝福的句子,设计海报并写下感人的宣传语,大家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内容。

板书:宣传语要能打动人

- 探究如何将一个画面写得更具体。(出示课件4)

- 读两组句子,体会这两者在描写上有什么区别,生总结:

- 第一组句子的描写比较简约,而第二组则通过细化描述,使画面更为生动。例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这里的细节让场景更具画面感和情感。

板书: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

- 仿写句子

- 引导学生根据例子进行仿写,老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描写的技巧。

- 示例:

- “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可以修改为“宁静的小河缓缓流淌,清澈的水面闪烁着粼粼波光。”

- “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可以写成“清晨的天地弥漫着厚重的阴云,仿佛遮住了整片天空的光明。”

3. 日积月累

- 学习《渔歌子》这首诗。(出示课件7)

-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感受其中的韵律之美。

- (出示课件8)简单介绍诗人张志和,帮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背景。

- (出示课件9)分析诗句的意思,讨论诗中描绘的宁静乡村场景和钓翁的闲适生活,感受春天的美好。

- 学生背诵并进行测试,鼓励他们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独特的景物描写技巧,还实践了如何将抽象画面变得具体生动。此外,大家积累了新的古诗词,掌握了制作海报的方法,希望这些学习成果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光发热。

第4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松鼠》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认识“栗、矫”等13个词汇,并能书写“鼠、仁”等13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述,积累语言表达,学习作者的描写技巧。

教学重点:

1. 识记生字与词语,掌握“乖巧、清秀”等词汇。

2. 理解课文内容,提炼重点词句的含义。

3. 学习描写事物时的特点抓取与结构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 向同学们提问: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点吗?

2. (展示松鼠图片)请大家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打开课文,走进松鼠的世界,去了解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发音,争取流利地读出课文。

2. 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卡片、故事等,同时理解“嬉戏”和“遮蔽”的意思。

3. 检查自读情况,讨论特定词句的意义,并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加深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 默读课文,思考松鼠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并用适当词语填写空白。

2. 逐段读课文,分享每段的主要意思。

3. 讨论如何合理划分课文的结构,并交流总结分段内容与特点。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松鼠外形特点:

1. 找到段落中心句,用下划线标识。

2. 从外形描写中总结出松鼠的美丽特征,抓住灵魂词汇进行详细描写。

板书:外形特征: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

3. 分析第一段的写作技巧,体会如何用生动语言和比喻展现松鼠的美丽。

4. 指名朗读,表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与新词。

2. 仿照课文风格,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进行听词游戏,回顾生字、词汇的意思。

2. 讨论课文的分段结构和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了解生活习性:

1. 自由阅读第二部分,分享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 假设是松鼠进行自我介绍,准备并展示一个生活习性的方面。

3. 逐段分析第三部分,讨论作者如何具体描述松鼠的聪明和警觉。

4. 阅读第四部分,了解松鼠的繁殖与生活习性等内容。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分享学习收获。

2. 通过学习课文和自我查阅,对松鼠的了解更深入。

3. 讨论在动物介绍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语言准确、生动,结构合理,事物特征明显等。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 持续观察喜欢的小动物,详细撰写它们的生活习性。

这节课通过对松鼠外形、习性和特征的深入探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使朗读生动有感情。

2. 理解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表达效果差异,对语言的选择有敏感性。

3. 掌握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增强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4. 练习字帖,书写工整、美观,并增强成语的积累与理解。

教学重点

1. 在朗读中识别和表达课文的情感基调。

2. 探讨褒义词与贬义词的表达效果的不同。

3. 积累成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 理解并感受顿号与逗号在语句中不同的用法和功能。

教具准备

- 课件、字典、书法作品展示、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四,开拓我们的语言世界。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交流平台

- “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大家认为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来传达这种情感?”

- 学生总结后反馈,教师补充:

-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传达的是“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则表达的是“豪情壮志”。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语调,让这些情感更加深刻地传达出来。

板书:痛惜、豪情壮志、缓慢、沉痛、高昂

2. 词句段运用

- “现在我们来了解褒义词和贬义词。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尝试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 小组活动:

- A. 朗读成语,查字典理解意思。

- B. 比较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 C. 选择词语写一句话。

- 学生汇报成果,强调褒义词表扬、赞美,贬义词用于贬斥、指责。

板书:褒义词、贬义词

3. 顿号与逗号的用法比较

- “请大家分析这两个句子中的顿号和逗号的用法是什么,看看它们的作用和不同。”

- 学生进行总结:

- 逗号用在句内的停顿性较强,而顿号则用于并列词语的分隔,停顿时间短。

- 举例操作:“请给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

4. 书写提示

- “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字的结构、笔顺。让我们看看诗的横写与竖写,注意居中和对称,使书写美观。”

-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鼓励学生进行临写,并对作品进行点评。

5. 日积月累

- “请朗读这些成语并查阅其意义,体会它们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

-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两组成语所描述的生活状态,更深刻地理解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板书: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堂我们学习了词语情感的色彩,了解了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也积累了许多成语。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持续增加知识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生活!”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乐于表达,勇于探索,同时在语言的运用中,感受字里行间传达的深厚情感。

第6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介绍一种事物的说明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运用已学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独立撰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2.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3.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学生需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清晰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特别要突出事物的特征。

2. 在介绍事物特征时,强调有条理的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按一定顺序进行写作,并恰当地运用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特定事物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美观实用的电器以及漂漂亮亮的玩具。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物品,你们喜欢哪些呢?了解它们的特征吗?想不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板书“介绍一种物品”)

二、方法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 回忆之前学习过的说明文,例如《太阳》和《松鼠》,总结我们学到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2. 出示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物品,可能的选材包括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

(板书“选材写作方法”)

提示写作时应按一定顺序,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主要特点,使用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方法,确保语言准确、生动。完成后要认真修改。

三、师生讨论归纳

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我们选定的物品呢?

讨论步骤:

1. 确定写作对象。

2. 观察物品,找到其特点:

- 对于蔬菜和水果,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产地和营养价值等。

- 对于玩具、文具和电器,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3. 结构有条理,具体描写。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

1. 展示物品,思考其特点。

2.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3. 班上进行交流,探讨在介绍物品时如何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4. 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如何突出介绍同一物品的特点。

(板书“突出特点”)

五、确定写作对象,拟提纲并练习写作

1. 在稿纸上记录交流收获。

2. 为自己作文拟定提纲,包括写作顺序和结尾。

3. 正式写作,注意提纲的内容。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

1. 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纲,并与同桌沟通写作意见。

2. 针对手中的物品,进行笔试写作,确保内容完整且有顺序,并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 展示优秀习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

2. 学生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以便于下次课堂分享。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还能在写作中提高观察能力,学习到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第7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新标题:感悟母爱的深沉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识记生字“魄、抑”等11个,书写“辞、抑”等12个,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的含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情感的手法。

3. 在朗读中感受到母爱的细腻与深沉,通过文本唤醒学生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

2. 学习和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致描写人物来传达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母爱的深厚,培养热爱和尊敬母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并书写生字,理解相应词语的意义。

2. 流利朗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铺垫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

-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 请学生满怀感情朗读课题。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慈母的情深来源于哪里?它让我们有怎样的真实感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使用课件)

-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 简单概括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分享理解和体现。

- 例如:“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不计较家境贫困,毫不犹豫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三、精读文章,体会铺垫的作用

- 讨论购买书籍的背景信息,重点阅读1-4自然段,分析其中的信息。

- 深入探讨家境贫困的隐含信息,比如“书价一元多”“母亲还从未要求过这么多钱”等句子,理解作者用意。

- 指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用铺垫的手法突出人物内心的伟大。

四、小结学习收获

- 复习生字词并讨论铺垫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对文学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 练习写会的生字,读课文,体会写作的技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情投入,重点朗读并积累文章精华段落。

2. 通过细腻的语言分析,掌握作者表现母爱的写作手法。

3. 通过重点句段的品读,感受母亲的慈序与善良,以及作者浓厚的感激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巩固学习。

2. 回顾母爱的铺垫手法,通过讨论引入课堂。

二、深入品读

1. 自由阅读5-29段,思考母亲的形象。

2. 分析描述母亲的句子,重点感受其艰辛和伟大。

3.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母亲坚强与伟大的双重性格,提炼人物特点。

三、触景写情

1. 激发学生的感动,写下对母亲的真实感受。

2. 参与讨论母亲的希望,通过对比分析劝阻者的意见。

四、音乐渲染

1. 通过音乐感受母爱的温暖,深化情感体验。

2. 一起倾听《母亲》,提升情感共鸣。

五、作业

1. 收集与母爱相关的古诗句,为课文创作积累素材。

2. 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表达内心的敬爱之情。

此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深刻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增强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激,这是每一个孩子应有的情感。

第8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汇如“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的意思。

2. 通过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母对“我”的不同评价及其对“我”情感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发现课题特点。

1. 向学生展示课文标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导学生探讨标题的有趣之处,指出这是一组反义词,同时强调这两种评价的极端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标题的联想,让他们自由表达。

二、概括内容,初步感知。

1. 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解决生字词。

2. 让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思辨,感悟内涵。

1. 深入分析母亲的语言,感受她的温柔与关爱。

- 让学生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并练习朗读,比如“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问学生,如果他们是“我”,感受到母亲的赞扬时心情如何,鼓励用词汇或句子来表达这种快乐感。

2. 分析父亲的批评语言。

- 找出父亲对“我”的评价,并讨论批评的具体内容和语气。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深意,以及对父亲的感谢之情。

- 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父亲批评的理由,鼓励他们分享感受。

3. 小结讨论,强调父母评价中的深厚亲情,感悟“爱”字的重要性。

四、回应开头,巩固理解。

1. 让学生替巴迪写获奖感言,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写作。

2. 学生自由写作,师生共同分享与讨论获奖感言。

五、深度开掘,提升主题。

1. 讨论成功的背后还应感谢的是什么,如自己的努力与谨慎。

2. 询问:如果缺乏谨慎,会有哪些后果?

- 设想“被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带来的不同影响,这样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谨慎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 标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内容:母亲赞扬 → 父亲批评 → 爱 → 谨慎 → 成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理解课文的深刻意义,还能在朗读与讨论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情,激发独立思考及表达能力。

第9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习作:我想对您说》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书信的写作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运用真挚感人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增强对父母的爱。

3. 学习使用第一人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教学重点

1. 教会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作模式,用书信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2.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用感情丰富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与想法。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课堂开始时,老师首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想象,今天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但我们缺少了两位最重要的人,他们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父母。现在,假如你的爸爸妈妈就在你面前,你会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感情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心事谁能解

1. 开展一个小调查,询问学生平时与父母沟通的频率,了解他们的实际感受。

2. 老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亲情的珍贵。

三、回忆生活,体验真情

1. 引导学生阅读句子:“爸爸妈妈,那天我真的很开心……”,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

2. 让学生选择想和父母说的一句话并写下来。

3. 鼓励学生选择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详述。在此过程中,老师强调具体事例的重要性,以便让父母明白他们所表达的情感。

板书:说事例,要具体

学生们需要意识到,仅仅一句话是不够的,与父母的交流要有深度和具体的内容。

四、明确要求,疏导倾吐

1. 向学生详细说明习作的要求,包括结构和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分享心声、互相倾诉。

3. 让学生积极汇报,老师引导他们将内容表述得更清晰,要具体。

强调在表达时要保持委婉的语气。

五、写法指导,懂得表达

1. 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以打动人心。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分析其中打动人的地方。

板书:抓细节,打动人心

2.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帮助他们理解“写真事、露真情”的写作原则。

板书:写真事,露真情

3. 明确书信的基本结构,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板书设计:

- 我想对您说1

- 说事例,要具体

- 抓细节,打动人心

- 写真事,露真情

- 我想对您说2

- 说真话,表达真情

- 借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 抓细节,展现人物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认真思考与父母的关系,撰写出感人至深的书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爱,让亲情更加温暖。

第10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习作:推荐一本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读书的好处,并在生活中实践。

2. 能够清晰地表达所推荐书籍的名称、作者以及推荐理由。

3. 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我评价和修改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2. 清楚地表达书籍名称、作者以及推荐理由。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 课件及相关材料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可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提问:同学们,你们最近读过哪些书呢?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分享给大家?

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老师引导同学们意识到,今天我们要进行的习作任务就是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帮助其他同学了解并喜欢这本书。

板书:推荐一本书

二、明确要求。(出示课件2)

1. 介绍习作的要求,让学生把握关键点,强调要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2. 讨论推荐内容的吸引力,鼓励学生思考:怎样的推荐才能吸引别人阅读这本书呢?学生们可以积极发言,老师补充说,我们可以推荐书籍的主题、引人入胜的情节或书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等。

3. 针对习作的写作方法进行讨论:

板书:

- 写法上:必须包括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可在完成后进行倾听和评议,再进行修改。

4. 进行小结:不论介绍的方式如何,书名、作者和推荐理由必须说清楚。

三、小组活动,交流选材。

-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组的同学:(出示课件4)

1. 每位同学要详细介绍书籍的内容及其特点。

2. 清晰表达自己的推荐理由。

3. 同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意见,进行互动交流。

4. 对于介绍进行评价,注意看是否充分说明了推荐的原因。

5. 学生们独立完成习作。

四、交流收获,习作评改。(出示课件5)

1. 请学生们相互阅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则提出修改建议。

2. 老师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习作写得如何?哪些句子或词语使用得好?推荐的原因是否清晰?你对他推荐的书感兴趣吗?(进行学生间的互评)

五、结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创作,希望大家能更爱阅读,让书籍成为我们的朋友。在书籍的陪伴下,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探索更广阔的知识世界吧。这次习作不仅是对阅读的推荐,更是我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个过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推荐好书,让阅读的乐趣传递给更多的人!

第11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并能够书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并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 学习文章按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了解相关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总体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材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老师提问: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

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描绘的四季景象。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 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 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3. 小组长汇报每位同学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并总结学习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出示课件3)

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总结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朗读课文,体会美感

1.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关注情感表达。

2. 小组内进行朗读,推荐优秀读者,鼓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中描绘的四季之美,并通过朗读使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 巩固课后的生字词。

2. 背诵课文。

3. 朗读课文,感受四季之美。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流利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 了解文章的时间顺序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材料。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 讨论春天的美在哪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分析夏天的特点及作者的描写。

3. 探讨秋天与冬天的美,及其带给我们的感受。

三、探讨写作顺序

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从中体会时间顺序的使用。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尝试用时间顺序,写下自己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12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月迹

教学目标

1. 识记“袅、嫦”等七个生字,并掌握“累”的多音用法。

2. 理解文章的结构,抓住主要内容,按照段落进行划分。

3. 感受文章中优美、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亮的美丽。

4. 理解并学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教学重点

1. 学习如何准确划分文章段落。

2. 品味文章中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感悟和学习作者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具准备

课件、相关工具书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月迹》这个标题,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起一首诗句:(出示课件2)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描绘了孩子们心中对月亮的美好想象,“白玉盘”、“瑶台镜”都是对月亮的美好比喻。今天的课文中,也将呈现孩子们眼中闪耀的月亮之美。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份美吧。

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借助工具书或互相交流,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3. 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生汇报学习成果

课文共分为三部分:

板书:(出示课件4)

- 第一部分(1~2):描绘中秋夜晚,“我们”期待月亮的到来。

- 第二部分(3~23):讲述“我们”在院子和河边观月议月的过程。

- 第三部分(24):描述“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三、细读,寻月之迹

1. 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阅读文章,(出示课件5),思考:文章围绕月迹主要写了哪些事情?

生总结归纳: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和小河中寻找月迹。

2. 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找到月迹?

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

板书: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品读,赏月之美

1. 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首先看到的是镜中月,大家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

-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则展现了月亮的柔美与优雅。

-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冉冉升起变化之美。

2. 自由阅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

明确:

-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描绘了月光的色彩之美。

-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托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仿佛让孩子们与月亮亲密相拥,充满了梦幻。

整体阅读文章,如同在品味一首动人诗篇,充满了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

-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让“我们”感受到月亮的亲切与温暖。

五、再读,探月之喻(出示课件12)

1. 精读课文,深入思考:当孩子们走出院子时,他们并没有停止寻找月亮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在河中、在孩子们的眼中找到了月亮。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2. 让我们一起带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共同朗读文章后两节。

3. 找出文中对于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句子,感受这些描写的魅力。

六、小练笔

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例如:满院子的白光,如同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无法比拟那般亮。院中央的桂树,粗粗的枝,疏疏的叶,尽管桂花尚未绽放,却已有累累的花骨朵在期待。

(使用叠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句子,作为美好语言的积累。

第13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教学设计: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矣”、“耻”等3个生字,掌握书写“耻”、“诲”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并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确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3. 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在学习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朗读并理解各部分内容,透彻掌握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本课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2. 流利朗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3. 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梳理文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引导学生分享古人读书的故事,引导讨论。指出古人在读书时记录下的方法和态度,供后人参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人谈读书》,观察古人如何看待学习。

- 板书标题:古人谈读书

2. 讲解文章三部分的来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孔子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为朱熹的论述,第三部分为曾国藩的要求。引出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教师范读,纠正生字的读音。

2. 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识记生字词。

3. 全班齐读,增强语感和理解。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小组讨论理解第一、二部分的核心思想。

2. 汇报讨论结果,老师协助学生翻译重要内容。

- 板书总结第一部分的三方面:谦虚、求实、勤奋。

3. 探讨朱熹的读书方法,讨论其对学习的影响。

- 板书“心到、眼到、口到”。

四、拓展思考

1. 询问学生的收获与启发,鼓励自由表达。

五、作业

1. 背诵第一、二部分。

2. 掌握生字词的书写与理解。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生字词汇。

2. 理解重点句子的内涵。

3. 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和理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论语》三则的核心意思。

2. 讨论朱熹的文章所传达的理念。

二、整体把握第三部分

1. 识记新词,明确其含义。

2. 指导朗读节奏,确保词语完整性。

3. 学生采用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挑选喜欢的句子进行理解。

三、深入分析

1. 默读第三部分,摘取读书人的要求。

- 板书总结:有志、有识、有恒。

2. 探讨为何读书需具备这三点,指导学生总结观点。

- 学生逐一汇报。

- 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有恒:永不放弃,成就必到”。

四、讨论与启发

1. 学生分享个人感悟,鼓励深化思考。

五、拓展延伸

1. 询问学生知晓的读书名言,互相分享。

六、作业

1. 练习背诵三篇文章。

2. 自主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学习的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14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并掌握相关多音字的用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领悟的深刻道理。

3. 学习有效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生字与多音字,掌握核心词汇的涵义。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个人的阅读体验和写作经历,深入理解“长生果”的象征意义,掌握作者在读书和写作中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 利用课件展示课题“我的‘长生果’”,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长生果”?它有什么特别的寓意?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学生齐读课题,并讨论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 同桌两人互相朗读课文,注意语音的准确性并进行相互评价。

- 通过课件提供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在再次阅读时,对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 讨论作者对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几件事,梳理出他从中领悟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写作需要不同寻常的构思,和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

- 重点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经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中获得的灵感和体会。

四、精读课文,感情体验

- 引导学生思考“长生果”在课文中的深层意义,讨论书籍如何成为精神的营养。

- 引导学生利用相关词句,如“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等,去理解作者对书籍的热爱,进一步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 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 学生分享自己与书籍的故事,讨论从阅读中所获得的启发与收获,增强学习的共鸣感。

七、布置作业

- 请学生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 撰写一段关于自己读书经历的短文,分享从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让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高效识字、理解课文,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更好地体会书籍带来的精神滋养,迎接未来学习的新挑战。

第1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父爱之舟》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会认“栈、冤”等12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并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3. 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人物的深刻情感。

教学重点

- 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深入体会文中父爱的表现和儿子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 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小事与人物情感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生字和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通过读文把握内容,初步感受父亲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孩子对父亲的敬重。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表现父母爱的方式?”通过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引入课文《父爱之舟》,鼓励他们感受其中的父爱。

二、读文识字

1. 自读课文,借助手中的字典与课文结合,认识生字新词。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享自己感动的句子,从中归纳出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 纠正读音,特别关注重点生字的正确读音及其相关词语。

三、整体感知

1. 探讨文中有哪些场景,每个场景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2. 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3. 汇报交流各自的体会,概括出父亲各种爱的表现方式。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讨论课文的结构,找出主要的场景,并讲述其中让自己感动的部分。

2. 概括每段内容,思考文本的首尾呼应与情感的呈现。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中的生字。

2. 深入理解重点句子,体会其中的情感。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朗读,通过具体描写体会父亲的爱,以及儿子的感激之情。

2. 学习和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词,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2. 回顾梦中的场景,思考印象深刻的部分和父亲的形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 分析课文中各个场景,重点体会父亲的心理描写和情感流露。

2. 强调细节,如“父亲心疼极了”体现出的深情,如此爱意从小事中可见。

三、感受写法

1. 讨论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如何通过小事反映大的情感。

2. 总结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这种手法。

四、拓展延伸

1. 从父亲的身上感受那份普通而深刻的爱,启发孩子们思考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情,分享在课堂上。

五、作业布置

1. 找出文中描述父爱的句子。

2. 尝试模仿这些写法,写一段父母对自己爱的体验。

第16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教学设计: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认读“桨”、“桩”等3个生字,能够书写“桨”、“律”等11个生字,同时掌握“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的使用。

2. 学会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情感。

3. 理解作者运用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

2. 进行情感化朗读,深刻理解大自然的和谐美与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其描写方法的独特之处。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读并书写重点生字词,对“鸟的天堂”一词有初步了解。

2. 精读1-4自然段,初探自然和谐美的感受。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 引导提问:“在你们心中,‘天堂’是指什么?”

- 利用课件展示鸟儿飞翔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这是一个鸟儿快乐的天堂,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难读的生字词,采用查字典和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

- 朗读课文,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复述内容。

- 小组分享自己对文中作者游历“鸟的天堂”的理解。

三、学习1-4自然段

- 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概括主要内容,板书作者与朋友划船的场景。

- 赏析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体现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参与讨论总结其优美之处。

-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

四、小结与作业

- 讨论为何没有看到鸟,汇聚对景物描写的理解。布置作业,包括生字词的掌握及继续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感受大自然和谐美。

2. 领悟作者的描写技巧,通过细致的观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 学生进行生字词的听写复习。

二、快速阅读与重点把握

- 指导学生阅读5-14自然段,提出讨论问题,具体分析作者对大榕树及鸟儿描写的技巧。

- 小组讨论榕树的特征,并通过具体句子解析其大和美,注意对比静态与动态的景象描写。

三、从文本中总结

- 通过朗读,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鸟儿活泼自在的生存状态。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深刻感叹,理解文中对生命热爱的描写。

四、课后总结与情感升华

- 提问学生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引导他们思考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

1. 抄写并积累文中的精彩段落。

2. 讨论自己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看法,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与文学的魅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17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新文章:教案《忆读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识记“浒、传”等16个生字,能够书写“津、豪”等13个生字,同时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成语词汇。

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叙述的时间顺序,准确把握记叙文的要点。

3. 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主要作品,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主题思想。

4. 通过多样的朗读形式,体会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感悟作者所传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一情感,以此激励学生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重点词汇的意义,掌握多音字的使用。

2. 梳理文章的叙述顺序,明确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体会感染力强的语句,感受作者表达的快乐与思考,理解读书的益处,鼓励学生多读书。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 激趣导入

- 出示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谜底:书)

- 引导学生分享关于读书的名言,激发学生兴趣。

- 简要介绍作者冰心,交代其生平及文学成就,突出其在儿童文学及散文上的影响力。

2. 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 小组合作,学生默读并圈出不懂的词汇,采用工具书或询问他人确认生字词的含义。

- 总结课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对读书的总体感受、幼时读书经历的讨论、挑选好书的心得以及对全文的总结。

3. 教师小结

- 概括课文内容,强调通过回忆和经验,作者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

4. 布置作业

- 复习生字词,继续阅读课文,思考读书的益处与本人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1. 复习导入

- 听写生字词,复习上节课的结构,鼓励学生口头回顾。

2. 进一步感知课文

- 教师指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互相讨论解决。

- 通过文中所提到的书籍及作者的感悟,归纳出读书带来的快乐及思考能力。

3. 细读赏析课文

- 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引发对文章表述方式的讨论,尤其是开篇对读书情感的浓烈描写。

- 深入分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意,讨论具体事例和好书的标准。

4. 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 结合自身阅读体验,探讨“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内涵。

- 深入讨论《水浒传》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影响,强化对比较阅读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 了解四大名著的名称,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鼓励其进行扩展阅读。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题,深入思考和总结读书的意义与个人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与感想。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读书的热爱与正确的阅读方法。

第18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能力,树立坚定的阅读习惯。

2. 通过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增强学生的书籍介绍能力。

3. 积累古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1. 灵活运用比喻修辞,将其运用到句子当中。

2. 加深学生的文言文积累与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外书,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书籍示范、练习纸。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就像一个丰富的宝库,里面隐藏着无数的知识与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园地,去探索其中的美妙世界吧!

(在黑板上写下: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交流平台

- (出示课件1)同学们,我们都热爱阅读课外书,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有趣的书籍呢?请另一位同学分享你的经验。

- (教师引导,板书:找课外书)

- 学生们可以总结出几种方法,诸如:

1. 利用课文中的故事去寻找相关的课外书,比如学习《美丽的鹿角》后,可以阅读《伊索寓言》。

2. 在读完一本书后,寻找同类其他书籍,例如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布封的《动物素描》。

3. 也可以通过朋友的推荐来找到好书,比如同学推荐的《安徒生童话》。

- 总结:多读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使我们受益无穷。

- (板书: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由一本书到一类书;读别人推荐的书)

2. 词句段运用

- (出示课件3)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还能如何比喻书呢?模仿并创作属于自己的比喻句。

- 示例:

1. 书是照亮我心灵的明灯。

2. 书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钥匙。

3. 书是我探索世界的船只。

- 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比喻句,教师引导总结比喻修辞的效果——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而突显书籍的价值。

- (示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心灵的养分;书是最知心的朋友。)

- 思考讨论:

- (出示课件6)以下句子表现的意思是什么?请将它们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再一起读一读。

- 学生自行调整顺序,使之形成逻辑清晰的段落。

- 师引导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强调先吸收知识再表达的重要性。

3. 书写提示

- (出示课件9)书写的技巧非常重要。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用力适中,关注每一个笔画的书写规范,尽量做到字迹端正。

三、古诗词积累

1. 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一)诗吟诵: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学生用心朗读,感受诗句的韵味。

2. 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10)朱熹,南宋理学家,以其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从他的诗中领悟知识的珍贵,感受文化的底蕴。

3. 理解诗句

(出示课件11-12)分析两首诗的意思,学生共同探讨,体悟诗中的哲理与情感。

4. 巩固与反馈

在课堂结束前,要求学生齐声朗读所学诗词,加深理解,为背诵作准备。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还掌握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明确了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古诗词,增强了文化底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阅读、积累,让知识的海洋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翅膀。

第19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第五单元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说明文中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 学习使用例子、比较和数字等说明手法,同时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事物制作过程。

3. 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说明文写作的实践。

教学重点

明确说明文中突出事物特点的各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 练习使用举例、比较、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以及通过分条方式详细介绍制作过程。

2. 培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

准备课件和相关图片,如白鹭和鲸的图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展示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2. 学生自主回答,“是鲸。” 板书“鲸”,并展示鲸的图片。

3. 询问学生们关于鲸的知识,鼓励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文章:

-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

-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请找出相关句子。

2.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问题后回答。

- 熊回答后,明确:文章主要从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几个方面介绍了鲸。

- 通过对比说明鲸的巨大特征,如“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那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鲸。”通过比较法突出鲸的特点。

3. 解释说明方法:

- 使用数量词如:“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进一步说明鲸的巨大。这些说明方式使得鲸的特征更加鲜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鲸的形态。

4. 继续引导学生阅读《风向袋的制作》,并提出以下问题:

- 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制作的?

- 这种写法的优点是什么?

-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 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作者采用了分条的方法来讲述风向袋的制作过程,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信息更加清晰易懂,其中也利用了列数字的方式进行说明。

三、整合

1. 学生思考两篇文章的不同侧重点:

- 讨论《鲸》和《风向袋的制作》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 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收集反馈。

2. 通过讨论,明确:第一篇侧重于事物特点的介绍,而第二篇则聚焦于制作过程。

四、学以致用

1. 让学生按照所学的说明方法,仿照之前的文章,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说明文。

2. 学生完成作文之后进行交流,分享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和突出动物的特点。

3. 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分享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其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五、布置作业

1. 选取一种事物,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完成一篇说明文。

2. 设计并制作一个万花筒,同时将制作过程记录成文,分享给同学们。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将能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20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拓展

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作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结尾,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如何写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经历。

3. 积累与“勤俭”主题相关的名句与名言。

教学重点

- 熟悉习作结尾方法与场景描写的应用价值。

-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 深入理解并写出成长道路上的“第”所带来的感触。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纸笔。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语文园地’,探讨文章结尾的美妙和场景描写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1. 交流平台

- 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发言讨论:

“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常常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描写进行烘托,如《父爱之舟》中描绘的庙会景象表达了父子间的温暖;《慈母情深》中母亲劳作的辛苦,令我深感愧疚;而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紧张等待父亲回家的心情通过场景的渲染得以彰显。”

- 板书关键词:场景、细节、心理

2. 词句段运用

- 结尾分析

- 引导学生朗读与欣赏几篇课文的结尾部分,分析结尾的多样化手法。

-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结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 学生交流后,总结出不同结尾的作用,围绕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结尾方法。

- 场面描写的重要性

- 再次朗读几段描写场景的文字,鼓励学生提炼内容大意并探讨场面描写的效果。

- 学生总结出,场景描述不仅支撑了情感的表达,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 成长中的“第”

- 学生分享自己成长中的首次经历,引导他们写下相关句子。

- 教师鼓励学生体会这些“第一次”所带来的情感变化,并结合文章描写来展开。

4. 日积月累

- 展示几条与“勤俭”主题相关的名言,鼓励学生朗读、理解和背诵。

- 提问:“相似的名言还有哪些?”引导学生分享。

三、课堂总结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文章结尾的多样性,理解了场景描写在情感传达上的重要性,还写下了自己成长中的“第”,积累了勤俭节约的名言,努力让学习变得更加丰富与有趣。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

- 场景细节心理

- 结尾的方法

- 日积月累

这一节课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体会,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将这些经验融入自己的写作和生活中,持续收获成长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