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基本认识: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对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 探索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相互联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 主要掌握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以及它们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利用直尺等工具,实际观察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长度概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长度的概念。
2. 练习法: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与分米、毫米相关的实例,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策略:
1. 空间观念与操作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和估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减少因毫米较小而导致的测量错误。
教学过程:
1. 复习准备
- 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询问学生能否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以激活他们的记忆。
2. 教学新知
- 认识毫米:引入1毫米的概念,帮助学生感受其必要性。师生共同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的位置,并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
- 生活中的例子: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或长度约为1毫米,并进行交流。
- 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借助数学书的厚度进行验证。
- 引入分米:
- 介绍分米,展示10厘米的小棒,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1分米。并在板书上标记1分米=10厘米。
- 学生画出1分米的线段,并寻找生活中相当于1分米的物体。
- 探讨分米与米的关系:通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手势比划,逐步引导学生了解1米=10分米的关系。
- 长度单位的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将米、分米、厘米、毫米进行大小排序,并引导他们发现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3. 巩固练习
- 安排与几何测量相关的练习题,以戴上环节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率,增强他们的几何直觉。
4. 课堂总结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引导他们整理所学知识,并做好知识的巩固,以便于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于分米和毫米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掌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长度单位,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和认知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 明确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 能够准确使用毫米和分米来表示长度。
- 能通过手势表达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
3. 德育目标
- 引导学生探索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的实意,建立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厘米、1米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 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建立对1毫米和1分米的直观理解和表象,确保能够应用这些概念准确地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与学具准备:
-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分米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 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测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封面长度和宽度,讨论一下测得的结果。
2. 汇报测量数据:学生报告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3. 引导思考:同学们得出的结论虽然有相对具体的长度,但并不够精确,讨论当无法用米或厘米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来表示长度。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毫米
1.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注意尺子上的小格,询问他们这些小格的意义,学生回答出每厘米有许多小格,由此引导出每厘米由10个毫米组成。
2. 板书总结:明确记录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帮助学生在视觉上印象更深刻。
3. 运用手势建立概念:
- 老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学生也跟着做。
- 利用手势和实物(如1分硬币),让学生理解1毫米的具体长度。
(二) 认识分米
1. 引导指出: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观察这个单位的特点。
2. 讨论与总结:探讨1分米中含有多少厘米,确认1分米=10厘米,以及1米=10分米。
3. 借助手势再确认:用手势分别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小组讨论
-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确认及加深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 口述练习:让学生口述并用手势表示常用长度单位。
2. 比较关系:让学生讨论并口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3. 同桌量一量:同桌互相测量铅笔的长度,并交流结果。
4. 书上练习:完成课本第67页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5. 判断正误:根据描述判断蜡笔、跳绳、课桌、粉笔的长度是否符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明确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基本关系。这为今后更复杂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更有趣的探索和实践。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他们将拓展到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这一单元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极为重要,同时也为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 教材的编排意图分析
1. 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通过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材料引入新知识。
2. 依托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与建立长度的概念。
3. 强调对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1毫米和1分米的真实长度,以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1. 学会用毫米为单位进行准确测量。
2. 理解分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策略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及实际动手来克服难点,形成有效的学习环境。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具备一定的测量知识和实践经验。平时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测量问题,并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他们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同时,要结合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动手实验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尤其是几何量的换算和计算部分,需加以重点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直接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和分米的实际意义,建立对1毫米和1分米的深入理解。
2. 通过观察,使学生认知毫米与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增强换算能力。
3.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使用毫米和分米进行测量的技能。
4. 通过估测练习,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及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复习旧知识。
(1)师生一起回顾过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如米与厘米。
(2)请同学们使用厘米为单位,各自测量身边的物品如曲别针和铅笔的长度。
(3)交流测量过程,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
2. 导入新课。
通过师生的互动,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记录学生的估计结果,提出问题:“数学书的实际尺寸究竟是多少呢?哪位同学的估算最接近实际值?”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对数学书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毫米。
(1)小组内分配测量任务,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小组汇报测量结果。示例:书的长度为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度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度为不到1厘米,正好是6个小格。
提出问题:如何精确表述长度不足整厘米的测量结果?引入毫米的概念,说明在厘米之间的小格代表1毫米,记录板书“毫米的认识”。
2. 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取出直尺,选定1厘米长度,观察并数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厘米被平均分成10份,即1个小格长为1毫米。板书显示“1厘米=10毫米”。
3. 通过实际体验加深对1毫米长度的认知。
(1)讨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为1毫米,并相互测量。
(2)继续讨论哪些物品通常以毫米作为单位。
(3)请学生用厘米和毫米表达数学书的长、宽和厚,作为测量的实际应用。
(4)通过猜测学生尺的厚度为几毫米,随后与同桌合作验证。
三、巩固练习
1. 将教材第3页的内容进行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2. 继续进行第5页的练习,完成第1、2题及第3题的前2题,进一步加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结束前,由学生总结今天的课,回顾所学的长度单位以及毫米和分米的实际应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