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P2~3及P4的实践活动,包括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开始课堂时,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讨论,比较自己的身高,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妈妈和老师谁更高呢?能否比划一下?你们能否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呢?”接着引导学生明白“高多少”,“矮多少”这样的比较其实就是在讨论长度,需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长度单位,古人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呢?”随即出示一些古代测量的情境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引导他们认识到古人用手臂、脚长等作为长度的标准。随后提出,“你觉得这种测量方式可行吗?”经过讨论,老师总结到,尽管这些方法在当时有效,但每个人的手脚大小不同,测量结果自然也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统一和准确的测量,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 观察尺子,了解刻度:
老师通过展示尺子,引导学生注意到尺子上的刻度线,解释那些长短不一的竖线是刻度线,数字对应的就是刻度,每个数字与该长刻度线的对应关系。接着,老师告诉学生“cm”表示厘米,是一种统一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
2. 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尺子上的“0”刻度非常重要,正如起跑线,测量时从0开始到1的距离就是1厘米。接下去,教师让学生寻找尺子上其他的1厘米长度,并通过示范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大格都是1厘米。同时,讨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鼓励学生想象和表达。
3. 认识几厘米:
老师接着提出挑战,询问从0到3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从0到7又是多少厘米,增强学生对长度的感知。
4. 教学实例(量一量):
让学生通过前期准备好的纸条进行量测。教师示范如何将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几,便得出纸条的长度。提醒学生在测量时应平放尺子,确保准确。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先让学生预测铅笔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
3. 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观察尺子的刻度,估测手掌的宽和一尺的长度。
四、课堂总结:
回顾今天的课,老师引导同学们分享课堂中的收获与体验,让他们思考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将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到达的刻度便是物体的长度,以厘米计。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体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利用不同物品作为计量工具测量相同的长度,感受测量的差异。
3. 通过活动经历,明确统一长度单位对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使用不同物品进行测量,明确不同测量结果的原因,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物品: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方便学生进行测量和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 开始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老师想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度,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测量呢?”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在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熟悉的实际事物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 活动一:用不同物品测量同一长度
- 教师明确活动要求:选择不同物品,一一排列测量物体的宽度(如数学书)。
- 学生按小组进行,每组成员各自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
- 小组内交流为何相同物体的测量结果不同,思考差异的原因。
- 全班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标准物品进行测量导致结果不同,强调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2. 活动二:用不同物品测量不同长度
- 学生选择不同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测量各种物品(如桌子、铅笔盒)的长度。
- 交流后,提出问题:如数学书为什么可以用5个曲别针测量,而铅笔盒是5块橡皮?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 通过对比不同测量标准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可获得准确的比较结果。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第一题:观察与判断
- 学生根据图示,直观判断各种蔬菜的长度是否对应于几个方格,互相交流各自的观点。
- 如果不清楚方格与蔬菜的对齐关系,可以借助尺子进行量测。
2. 第二题:实际测量
- 学生用铅笔测量桌子和凳子的高度,强调测量时的方法不再是逐个排放。
- 提醒学生用一件物品直接测量,计算所量物体的长度。
3. 第三题:估算与验证
- 学生估计物品长度并进行计算,若遇困难,可以使用实际立方体测量,并注意对齐。
- 重申准确测量的重要性,确保左端对齐的操作方式。
四、课堂总结
- 问学生:“今天的数学课中,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没有特别想分享的感受?”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随堂练习
- 提供进一步的练习题或小游戏,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概念的理解,加深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长度单位的多样性,还能在实践中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 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从而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动手活动,帮助学生识别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习使用刻度尺测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与意识,增强对长度的感知。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德育点:
培养学生细心和认真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练习掌握使用刻度尺测量整厘米物体长度的技能。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1厘米长度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意识,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有效测量。
教学模式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准备各式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以及与长度测量相关的其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堂开始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妈妈需要买一段松紧带,她需要的长度应该是多少呢?教师示范,告诉学生这段松紧带与他们桌上的小棒长度相同。接着,老师引导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进行测量。
学生们分享他们测量的结果,教师进一步询问:虽然松紧带的长度是相同的,但你们的测量结果却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要得到一致的结果该使用什么工具。学生们纷纷回答:尺子。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1厘米。
- 教师请学生拿出直尺,观察直尺,询问观察到的内容。学生们开始描述:
- A. 数一数,按顺序读出数字,询问左端的数值。教师解释:这是零刻度,表示长度的起点。
- B. 指出尺子上有长有短的刻度线。
- C. 解释“cm”的含义,介绍厘米作为常用的长度单位。
- 教师询问:一厘米的长度是多少?让学生寻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并引导他们发现每一大格实际上也是1厘米。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用手比划、闭眼想象1厘米的长短。
2. 认识几厘米。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既然1厘米的长度明确,那2厘米、3厘米又是什么样的长度呢?
- 提问:2个1厘米加起来是几厘米?4厘米中包含几个1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长度。
3. 用厘米量。
- 举起一张蓝纸条,请学生猜测这张纸条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之后用尺子精确测量,并记录在书上。
- 接着,鼓励学生测量松紧带的长度,实践运用学到的知识。
三、拓展运用:
1. 判断测量方式的正确性:
- 提出多个测量案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测量方法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例如:没有对准零刻度线的测量,是否正确?
2. 解决尺子损坏的问题:
- 如果尺子的前端断了,导致无法看到0刻度线,学生该如何处理,教师引导他们讨论应对策略。
3. 小组合作:
- 请小组合作测量指定物体的长度,增加互动与合作意识。
4. 测量手腕的长度:
- 教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由于直尺的不便,询问学生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卷尺或软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 自由活动:
- 鼓励学生选择尺子和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测量,同时布置课外任务,让他们在生活中搜集其它长度单位的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