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的精彩课堂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至52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日等于24小时,并能够使用24时记时法准确表示时刻。同时,学生需要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区别及其互换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发现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正确认识,使其能够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互换。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互换的规律。
教具准备:
课程幻灯片、节目预报表、图片、条形图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两种记时法
1. 开场时,老师播放一段新闻联播片头曲,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学生:“大家知道新闻联播是几点播的吗?19时和晚上7时是同一个时间吗?”一起观察片头显示的时刻——19:00。
3. 通过这些观察,得出结论:晚上7时和19时表达的是同一个时刻,但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记时法。
二、探索与建立知识模型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张节目预报表,思考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提出疑问。
2.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节目表中的时间分别采用了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
3. 提出问题:“普通记时法为何需要添加上午、中午、下午等描述?”并引导学生研究24时记时法的规律和意义。通过动画演示时间的流转,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的概念。
三、沟通两种记时方法的关系
1. 展示三幅不同时间段的图片,让学生用24时记时法描述图中场景。
2. 总结:利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时,上午的时间与普通记时法一致,而下午的时间需加上12,且无需加前缀,如“上午”、“下午”等。
四、总结与巩固新知
1. 开展快速抢答环节,学生判断给出的时间是普通记时法还是24时记时法,并说明理由。
2. 进行“超级换换换”练习,互换时间的表示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3. 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24时记时法应用场景,例如银行营业时间、火车票时刻等。
4. 组织“我当小主持”游戏,让学生将节目时间转化为24时记时法进行报播。
5. 进行“添时针”游戏,互动练习报时与指针配合。
6. 通过展示几个历史瞬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那些特别的时刻,将时间和个人记忆结合。
7. 播放短片,分享“时间”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五、全课总结
在课堂结束时,再次强调学习内容和个人收获。老师以一句话结束:“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勤奋的人会从中收获智慧,而懒散的人则会遗憾。”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24时记时法的知识,还有助于建立合理的时间观念,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记时法》
一、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开始时,教师首先展示一个钟面。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师: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在哪儿,在干什么?
学生根据钟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 预设1:这时我刚到学校,在早读。
- 预设2:这时我在家做作业。
老师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引导他们思考:
师:钟面上的时间都是8时,怎么有的同学说在学校早读,有的同学却在家做作业呢?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意识到:
预设1:这里的8时可以是早上的8时,也可以是晚上的8时。
预设2: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要转两圈。
师:说得真好!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一天是如何经过的。
设计意图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从而需要一种更加简洁的记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认识24时记时法
1. 感受一天的经过,为新授作准备
教师通过动态演示钟面,依次展示晚上12时、中午12时及凌晨4时。
在讲述各个时间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 夜里12时,可以说成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
- 早上8时,大家上学了。
- 到了下午4时,放学了;晚上8时,大家准备睡觉了。
师: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一天会有两个8时了吗?除了两个8时,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可以提到两个4时、两个12时等)
2. 探究用0时―24时表示一天24小时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让学生整理时针一天经过的数,制成时间轴。
师:请将一天的时间清楚地表示出来!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同的时间表示,强调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区别。
3. 揭示“24时记时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现,明确24时记时法的定义,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三、比较发现,探索转换的方法
1. 对比两种记时法
教师展示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让学生小组讨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学生观察到:
- 普通记时法前有时间词,24时记时法前没有。
- 同样的时间段,数值的表示方式是有区别的。
2. 讨论转化规律
通过游戏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反应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强调转化的诀窍。
四、实际应用、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结合“明明的一天”情境,引导学生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明明的日常生活。
1. 学生根据钟面图,推测出明明的活动用24时记时法表示。
2. 通过修钟表游戏,让学生练习在钟面上画出正确的时针,巩固时钟知识。
3.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使用24时记时法的实例。
五、知识梳理,全课总结
教师进行课程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强调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师: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结束语
在本课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探索与互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24时记时法,还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标题:探索24时记时法的乐趣与应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谈话引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电视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电视节目单,大家看看上面是否有你们喜欢的节目,并且它们的播出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2. 互动提问:学生们可以自由回答,老师适时引导,比如询问:“那么,14:00在钟面上应该如何表示?这是什么时间?”
3. 板书展示: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两种记时法,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
4. 小结引导: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来总结一下并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老师在黑板上清晰地写下“24时记时法”。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 初步了解24时记时法:
- 提问思考:一天有多少小时?这24个小时里,时针在钟面上要转多少圈?一天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
- 视觉辅助:出示红蓝色彩带,解释:“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用红色彩带表示;而从中午12:00到夜里12:00,用蓝色彩带来表示。”
- 概念理解:问大家中午12:00是白天还是晚上,老师可以画出太阳图标来帮助理解。
- 钟面演示:展示时针在钟面上如何转动,说明0:00与24:00之间的关系。
- 特殊时刻:讲解0:00和24:00代表同一时刻,强调这一时刻的特别意义,如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
2. 记时法的转换:
- 观察与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不同表示形式。
- 练习练习:让学生判断以下时间属于哪种记时法:8:00、16:30、下午5:00、夜里11:30、上午8:00、下午4:25、21:34、0:00。
- 钟面练习:让学生完成P50想想做做中的第一个钟面,要求学生表达钟面显示的时间,并讨论自己在这个时候可能在做什么。
- 背景图展示:再出示一些背景图,询问同学们如何判断钟面上的时间,以及用24时记时法表述这些时间。
3. 小结归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转换方法进行整理与总结。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 实际应用:出示营业时间的题目,询问使用的是哪种记时法,并让同学们尝试将其转换为普通记时法。在转换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发现了什么。
2. 口头练习:进行快速的口答练习,增强记忆。
3. 观察时间:拿出火车票,给大家看看上面的时间信息,提问:“从火车票上,你可以提取到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然后进行讨论,例如“妈妈下午几点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
4. 小组活动:以四人一组的形式,轮流用24时记时法来播报节目,营造互动氛围。
5. 分享讨论:观察三个钟面的时间,让同学们认真思考并讨论这时他们可能在做什么,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1. 学习总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扩展知识:阅读课后常识部分的“你知道吗?”内容,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