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以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笔算乘法的基本算法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算式,仔细检查结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以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技巧。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 口算训练:
- 让学生快速计算并给出答案:
13×3=39
20×4=80
50×6=300
300×2=600
210×4=840
160×1=160
2. 提问练习:
- 32×3可以读作(32乘3),3×32可以读作(3乘32)。
- 20×4这道算式表示(20个4相加的结果)。
- 9乘6可以写成(9乘以6),也可以写成(6乘以9)。
3. 板演计算:
- 指名同学板演并计算:
6×7=42
3×5=15
今天,我们将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重点放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上。
二、教学新授
1. 教学例1,计算31×2:
- 提问:31×2这道题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 让学生进行口算,询问他们的计算方法。
- 教师总结口算方法,并引入笔算。
- 讲解笔算算法:
- 先列出竖式,确保被乘数与乘数的位数对齐。
- 例示:
```
31
× 2
------
```
- 引导学生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乘法计算过程。遮住十位,先算个位1×2=2,然后再算十位3×2=6,最后把结果组合成62。
2. 教学例2,计算231×2:
- 请同学互相讨论如何列竖式。
- 鼓励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边写边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
- 一位学生完成演示并说明:
```
231
× 2
------
462
```
小结:
-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在进行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时应该如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请学生列竖式计算,并同桌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2. 填空题:根据给出的因数填出积。
3. 文字题:学生自主阅读题目,列式解答。
4. 应用题:
- 学生阅读题目,明确条件和问题。
- 列式进行解答。
5. 聪明题:填空题,问学生在计算中填几。
四、总结
-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多位数与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学生能够指出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书写规范和检查方法,确保每一位数都认真对待,确保答案正确。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围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86至87页的例题和练习展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本节内容则是对这一知识的深化和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接触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帮助他们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其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尤其是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迁移与类推能力,帮助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3. 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 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体验,感受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 进行口算练习。
- 30×2= 10×6= 300×2= 40×6=
- 3000×2= 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通过计算多位数中0前的数字与一位数的乘积,再根据末尾的0的个数在积的后面添上相应数量的0。
2. 用竖式计算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 227×5= 603×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为学生在例题练习中灵活地运用迁移的方法做准备。》
二、新课教学
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读书的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
2. 教学例7:
1. 出示插图和题目,帮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出乘法算式。
3. 估算计算结果以提高对最终答案的敏感度。
4. 让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
5. 通过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比并优化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讨论,引发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87页的第一题(要求使用竖式计算)。
2. 提供补充练习:
- 1200×6=
- 2600×5=
- 1300×9=
- 3200×4=
3. 完成课本87页的第二题、第三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进度,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收获,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86页的“做一做”部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与多位数0前的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多少个0,积就添上相应数量的0。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还能在反复练习和讨论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准确进行相关计算。
2.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和实践,熟练掌握乘法的口算技巧。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制作教学课件,准备相关资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亚运会为切入点
老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对广州亚运会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分享他们在亚运会中印象深刻的项目,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接着,老师展示亚运会的一些特色项目,如乒乓球、马术和赛龙舟,利用课件展示这些项目的门票价格,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同学们,在这三个项目中,哪个是你们喜欢的呢?”老师统计出每个项目的喜爱人数。
随后,老师邀请学生结合票价和喜欢的人数,编写与乘法有关的数学题。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能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课题。
二、新课教授
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可以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口算步骤,强调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帮助他们建立乘法概念。
三、巩固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创造一个“亚运主题的祥和如意乐园”场景,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
1. “铺桥过河”:利用书本上的相关题目,进行口算练习,随机点名让学生口述答案,其余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讨论。
2. “射击比赛”:通过课件展示练习题,组织学生两两进行比赛,看看谁能快速且准确地进行口算。
3. “火车对开”:进行男女生对抗赛,看看谁能最快算出车厢上的乘法题目,鼓励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4. “智慧商场”:学生根据口算的结果,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品,增加趣味和实用性。
四、拓展延伸
最后,通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设定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充当裁判,讨论“20×4=40×2”的算理。这种探讨活动不仅澄清了方程的真实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对乘法的理解。
通过这些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能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