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活动的教案示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活动的教案示例(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活动》的教案范文,主要涵盖了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课堂实施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学生的测量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1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活动的教案示例
拓展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通过探索将几分米或几厘米转换为米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认识。

3. 学生能够使用小数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引导

1. 讨论开始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1米有多长吗?”同时可以指向教室的黑板,请同学用手势来表示,帮助他们形象化长度的概念。

2. 在黑板上写下“测量活动”这个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入测量的具体内容。

二、实地测量

1.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给出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利用此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2.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米作为单位来表达这些结果。例如,把“2米85厘米”转换成“2.85米”,以及把“1米1分米”转换为“1.1米”。

3. 对于如何将分米和厘米转换为米的过程进行总结,强调这一过程是课堂重点。

三、进一步实践

1. 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以米为单位的结果。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对象,比如书本、桌椅等。

2. 随后,各组进行结果汇报,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纠正,确保学生对小数的掌握。

四、趣味挑战

1. 在互动环节,老师可以引入“燕子”的形象,提出与燕子相关的问题,像是燕子的体重为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询问学生如何用千克表示。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如何将这些重量换算成小数形式,例如“1千克500克=1.5千克”和“113克=0.113千克”。

五、实践测量

1. 进行一次小小的测量活动,让一名学生测量老师的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监督测量的准确性。

2. 测量后引导同学们进行交流,最终得出老师的身高换算为米的结果,例如“1米70厘米=1.7米”。然后,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进行测量,并记录其身高。

六、动手练习

1.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测量练习题,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并与同桌进行批改,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课堂总结与反思

1. 鼓励同学们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八、课后作业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活动的教案示例
拓展

四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帮助学生探索如何将几分米或几厘米转化为“米”单位表示,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3. 能够用小数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测量活动”这一内容通过具体的教室情境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小数的实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黑板、课桌等物体,加深他们对小数的理解。通过自主测量,学生不仅能在实际情景中发现和抽象出小数,还能更好地理解小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此课堂设定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学习其它小数知识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都来自农村。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技巧,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不会太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和同学间的互动积极探索。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进行一节有趣的活动课(在黑板上书写课题)。你们已经掌握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

学生进行测量后进行汇报:

- 小组1:长6分米,宽45厘米。

- 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

- 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

- ……

教师记录各组结果。

(二) 探索新知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测量结果,是否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 学生1:三个小组的测量结果不一样。

- 学生2:其实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一样。

- 学生3:我同意他的观点,使用的单位不同导致看不出是否相同,只有统一单位才能比较。

教师:很不错的思考。除了厘米和分米外,还有什么长度单位?

学生:米、千米。

教师:那么请同学们尝试用“米”作为单位,重新表示课桌的长和宽。

(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汇报)

- 学生1:我们小组测量得出,课桌的长是6分米,换算成米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换算成米就是0.45米。

- 学生2:我们测量是6分米换算成米是0.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就是0.45米。

学生3提出疑问:课桌的长度怎么能显示为0.6米和0.60米呢?

教师:好的,这是一个细致的观察。大家觉得这两者有区别吗?

- 学生:0.60米等于60厘米,是相等的;所以0.6米和0.60米是一样的。

教师:大家说得对,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影响数值。

(三) 巩固应用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集体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并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分发表格)

(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活动结束后,小组互相交流并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四) 拓展练习

1. 称质量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一起用天平称量数学课本和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

(学生进行称量,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 小组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0.18千克。

教师:你们是怎么换算的?

学生:1千克=1000克,因此260克=0.26千克,180克=0.18千克。

2. 猜体重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猜猜老师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纷纷猜测)

教师:告诉你们,我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将其用“千克”表示?

学生:300克=0.3千克,所以老师的体重是58.3千克。

教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这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有用,也让我们感到便利。

(五)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

- 学生1:我觉得动手操作很有趣,学习非常快乐。

- 学生2:我不仅学会了长度单位的换算,还掌握了质量单位的转换。

- 学生3:我了解到无论是长度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使用小数来表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些感悟:

1. 数学的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符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如“称质量”、“猜体重”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知识。

2.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从而体验知识的构建。

3. 教学环节的设计紧凑,教师的角色定位合理,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组织。例如,讨论0.6和0.60的关系时,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

六、案例点评

在这节课中,教师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1. 关注学生探究过程,鼓励他们自主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与交流,注重他们的感知体验,鼓励表达自己的见解,经历知识的探索和发展。

3.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在课堂中的主动性。

第3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测量活动的教案示例
拓展

新标题: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测量活动》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将几分米或几厘米转化为米的单位,从而深化对小数概念的理解。

3. 能够运用小数来表示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属性。

重点难点:

1. 深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以感悟。

2. 理解和掌握十进制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准备:

- 测量记录表

- 教学用的黑板及其他展示工具

学生准备:

- 常见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 待测量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提问讨论:同学们,谁能告诉我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来示范一下。让我们一起来观察黑板的长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测量活动》。

二、量一量

1.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

2. 汇报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数据的记录。

3. 小组同学讨论:如何将测量结果用米为单位表示出来?

4. 共享转换结果:

- 例如,2米85厘米=2.85米,1米1分米=1.1米。

- 总结:我们今天的重点学习内容,就是如何将几分米或几厘米转为米的表示法。

三、选择物品进行测量

- 同学们,可以在周围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物品进行测量,并 用米为单位记录下你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填表)。

- 结果汇报:鼓励学生分享所测物品的长度。

四、试一试

- 设定一个情境:燕子飞回来,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问题。大家愿意尝试回答吗?

- 问题:我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请问用千克表示是多少?

- 学生回答:1千克500克=1.5千克;113克=0.113千克。

- 引导总结:大家都能用千克表示出来。接下来的问题是,老师的身高你们能用米来表示吗?

五、激趣活动

- 选一名学生测量老师的身高,并请另一名学生监督,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提出结果:1米70厘米=1.7米。

- 接下来,鼓励同学们在小组中任选一位同学,进行身高测量,并记录为米的单位。

六、课堂小结

- 询问学生在本节课中有何收获与体会,强调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七、布置作业

- 请完成课后试一试的1、2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 测量活动

- 1米=10分米=100厘米

- 20厘米=0.20米

- 1厘米=0.01米

- 1千克=1000克

- 1克=0.001千克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