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旨在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应用。
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
拓展

新文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

2. 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求解平均数,增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不同方法来计算平均数,并能够解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意义是教学中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老猴子在森林中收集了12个桃子,然后带回家与三只小猴子分享,分得的数量分别是: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 教师提问:对于老猴分桃子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

- 学生回应:三只小猴子得到的桃子数量不一样。

- 学生进一步讨论到:应该让三只小猴子分得的数量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汇:“不一样多”和“一样多”,引导学生认识到平分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7、4、1,邀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使每组的个数相同。

2. 学生们进行讨论后,教师进行反馈,强调“移多补少”的思想。随后,引导学生使用公式(7+4+1)÷3来计算平均数。

3. 教师提问,移动后总数是否发生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总数不变”这一结论。

4.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设置新的情境,给出8个桃子,询问学生新的平均数。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后,得出(7+4+1+8)÷4=5,进一步归纳出“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公式。

(三)应用数学: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平均数例子,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身边的平均数概念。

1. 关于旅游的统计信息,如上海东方明珠和北京故宫的门票收入,南京中山陵和故宫的接待游客人数等。

2. 谈论天气,介绍某地区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3. 结合身高统计,讨论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四)研究平均身高:

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全班的平均身高?以表格形式列出某班的身高数据供学生参考。

2. 提问学生对全班平均身高的估计,鼓励他们选择不同的数据行进行计算,讨论选择原因,增强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引导他们思考计算结果的意义。

(五)巩固发展:

通过手势互动进行选择,练习计算与逻辑思维。

1. 举例一个树木种植的活动,提出计算平均种树数量的问题。

2. 通过实际数据生成平均气温的计算问题,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拓展练习:

1. 引导学生猜测教师的平均每月开支,呈现实际数据,展示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

2. 让学生计算前三个月的平均开支,反馈并讨论预测下个月的开支。

3. 探讨如何控制支出,使得前四个月的月均支出不超过1000元。

五、总结:

本节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并结合现实生活真实场景,使学生明白了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了他们的统计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2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
拓展

教案范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求平均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今天要进行一场有趣的拍球比赛。请甲队的同学(3人)和乙队的同学(4人)到前面来,每人持一个球。比赛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个队拍球的总个数多的一方获胜。明白了吗?(学生回应:明白了)

接下来我会控制时间,比赛持续5秒钟。比赛结束后,记录下甲队和乙队的拍球总数,比如:

甲队:6 + 7 + 8 = 21(个)

乙队:10 + 4 + 3 + 6 = 24(个)

完成后,请你们轻轻放下球,慢慢回到座位。现在,请计算一下你们各队的平均数,甲队的成员们请先来算,乙队的也可以准备。

我们来看看结果。甲队的拍球总数是21个,乙队是24个。哪个队获胜了?(问学生,是否觉得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仅比较总数是公平的。)

有同学指出这并不公平,因为甲队有3人,而乙队有4人。确实,人数不等,简单比较总数无法反映真实情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期中考试中的班级成绩,我们如何公平地比较不同班级的成绩呢?(学生回应:要比较平均数)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 初步感知平均数的产生需求

同学们,甲队的平均拍球数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回答21÷3)所以,每个人拍了多少个球?(学生逻辑推理、计算)

同样地,乙队也是24÷4=6个。这里的“6”代表了每个同学拍的平均球数。为什么甲队的每人平均拍的个数不一样呢?(引导讨论,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

2.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有人会问,为什么1号同学拍了10个,却还算成6个?这是因为拍得多的同学的“多”量给了拍得少的同学,而最终的平均数反映了所有同学的表现。这样的逻辑抓住了每个同学的表现,达到了公平。

这个“6”就是乙队的平均数,通过这种方式,反映出整个队伍的水平。接下来我们来看,每个队的平均水平比较,甲队的平均水平是7,而乙队是6。由此可知,甲队的整体水平高于乙队。

三、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同学们,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领域,平均数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成绩、运动表现等。请大家举例说明。

四、估计平均数的策略

1. 估计与计算

接下来,我们观察五一期间南通儿童乐园的游客统计图。请告诉我,您读懂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在统计图中看到的游客人数。)

那么,你们觉得五天的平均每天游客数是多少呢?请先进行估计。(鼓励学生做出合理估计,并讨论其准确性。)

2. 实际计算与方法探讨

现在,请大家在作业本上认真计算一下,最后告诉大家你们是如何得出结果的。学生汇报结果的时候,关注他们的计算过程,鼓励不同的方法分享。

在总结讨论中,揭示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强调这种精神。

3. 结合实际情况

比如,小芳家用水的统计,讨论一年有12个月,但我们要计算的是平均每月的用水量。通过数据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

五、巩固练习

最后,进行一些巩固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例子,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3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求平均数的教案示例
拓展

环境下的数学学习: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数据准确计算平均数。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实践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区分“求平均数”和“平均分”。

教学步骤

一、引入和铺垫

- 老师提出情境题,引导学生思考:小华在4天内读了60页书,问他平均每天读几页?其次,一个圆柱形的杯子装有16厘米深的水,如何将水均分到4个相同的杯子里?每个杯子的水深是多少?三个人的体重和为160斤,那么他们的平均体重又是多少斤?

- 学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总结:前两个例子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得到的每一份是相等的。而第三个例子是将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部分的具体数值可能有所不同。这展示了“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的不同。

二、深入探究新知

- 引入今天的主题“求平均数”。老师讲解,过去我们通过分配一个数来学习“平均分”,今天要探讨的是关于“求平均数”的内容。

- 出示例题,讨论如何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在四个装水的杯子中,高度分别为6厘米、3厘米、5厘米和2厘米,水面的平均高度如何计算。

- 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水面的平均高度”实际上是指在不改变水总量的情况下,水面高度达到相同水平的高度。此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积木表示水的高度,然后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致。

三、动手实践

- 学生们用积木分别搭建表示各杯水面高度的堆,之后一起合作进行调整,确保每一杯的水位相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平均高度的概念。

- 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操作方法和思路。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总结出两种常见方法:一种是计算总高度后平均分配;另一种是通过增减的方法直接调整水位。

四、结果总结与反馈

- 教师强调,这个操作过程虽然可行,但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不能改变原有的数据。例如,如果两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80厘米和140厘米,平均身高为160厘米,但不会直观地让一个人变矮。

- 讨论计算方式,学生通过列算式(6+3+5+2)÷4,计算出平均高度为4厘米。老师再次强调,通过总和求得平均数的规律,即:先加总,再平均分配,形成了明确的计算步骤。

- 最后,老师呈现另一个平均数问题:小强在投掷三次垒球中分别取得了28米、29米和27米的成绩,询问学生如何求出他的平均成绩。同学们积极参与,巩固了他们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求平均数”的知识点,明白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