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小熊购物活动详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小熊购物活动详解(3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针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熊购物》展开,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第1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小熊购物活动详解
拓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相关的两步式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导入语: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鞭炮声热闹非凡,大家知道吗?猪八戒的超市今天开业了!我们一起来逛逛吧!

2. (展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图中展示了超市的食品专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如果我们想买两样的东西,你能尝试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评析]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 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购物了。他说:“我想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这需要多少钱?”(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关物品的价格)

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计算,然后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亲自板书出各种解法,例如:

- \(3 \times 4 = 12 \)元,\(12 + 6 = 18\)元

- \(4 \times 3 = 12\)元,\(12 + 6 = 18\)元

- \(3 + 3 + 3 + 3 + 6 = 18\)元

- \(3 \times 4 + 6 = 18\)

- \(6 + 3 \times 4 = 18\)

教师提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评析]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以深入理解运算顺序的正确性,促进他们的思考。

3. 进行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讨论。

教师询问:算式\(3 \times 4 + 6\)你们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回答:我们是先算出4个面包的总价12元,再加上饮料的6元,总共18元。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记住中间步骤的方法是?

学生的回答使他们意识到要在计算中保持条理性。

4. 独立尝试计算\(6 + 3 \times 4\)并探讨各种计算方式,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辩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总结:在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中,运算顺序是先乘法再加法。

[评析] 鼓励学生讨论并找出错误,促使他们分析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探索“乘减”的运算顺序。

1. 教师呈现新问题:小熊有20元,想买3包饼干,应该找回多少钱?

学生在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分别扮演买家和售货员,模拟购物过程,加深对乘法和减法运算顺序的理解。

2. 教师总结:通过小熊的购物经历,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两步计算,并明确了“先乘法后减法”的原则。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变式练习:同学们刚刚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现在请你们任选超市中两种食品(数量不超过20元),将解决方案形成算式并计算。

2. 试一试:

- \(7 \times 3 + 5\)

- \(50 - 4 \times 5\)

- \(7 + 6 \times 2\)

进行板演,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集体讨论和评议。

[评析] 这一环节不仅能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解题能力,还为老师提供了反馈的平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理解。

3. 数学游戏:结合小熊购物的情境,学生可以互相猜测同伴的解题思路,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

四、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教师引导全班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会了哪些新的知识?最喜欢哪个活动环节,为什么?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收获,加深对学习过程的印象。

第2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小熊购物活动详解
拓展

教案范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P12 ~ 13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3. 帮助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够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养成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

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掌握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教师引导:

“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喜欢去郊游吗?动物们也一样喜欢过春天的日子!今天,小熊哥俩计划去大龙潭,他们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挑选美味的食物。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告诉我们。”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 教师提问:“小熊胖胖准备买些什么呢?大家来猜猜看!”

(学生进行猜测)

- 教师确认:“对了,小熊胖胖想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

2. 解决问题,交流算法

- 教师引导:“大家能帮小熊算算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一共需要多少钱吗?请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计算方式,并进行板演)

3. 联系主题图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

- 教师分析:“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算式,有同学能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吗?你首先算了什么?”

-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

4. 探究分步式与综合式的关系,介绍脱式的书写方法

- 教师解释:“这两种算式是如何关系的?我们使用脱式计算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每一步的过程,对不对?”

-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空格,注意脱式书写的格式。

5. 分析乘法和加法、减法的算式异同

- 教师提问:“6+3×4和3×4+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6. 学生试用脱式计算6+3×4

-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教师指导评价并进行反思。

7. 总结算式名称和运算顺序

- 教师总结:“在计算乘加混合算式时,我们应遵循‘先乘后加’的顺序。”

8. 举例乘加混合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9. 探索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 教师引导讨论:“小熊乐乐想用20元买3包饼干,请估计一下够吗?能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行交流。

三、拓展练习

1. 完成第13页“试一试”第二题的练习。

- 教师鼓励学生想象小熊可能还想买哪些东西。

2. “猜心思”游戏。

- 学生根据图写出算式,其同桌进行猜测,促进学习互动。

四、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1. 教师总结:“今天帮助小熊解决了许多问题,看看它多高兴!”

2. 学生分享收获,讨论“先乘后加”与“先乘后减”的应用场合。

3. 教师强调:“记住,小朋友们,进行乘法和加法或者减法运算时,要遵循正确的运算顺序哦!”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乘法与加法、减法运算顺序的理解,还在具体情境中提高了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第3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小熊购物活动详解
拓展

教案范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熊购物》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熊购物”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3. 学会正确计算与两步运算相关的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

1. 出示课件,呈现故事情境。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熊妈妈带着小熊贝贝兴高采烈地去超市购物。超市里五光十色、琳琅满目,贝贝兴奋得挪不开脚步,一边摸这个一边看那个,心中一直嘟囔着:“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件……”接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讨论。

你们能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述这幅图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贝贝在超市里能够发现些什么。

(二)互动交流

1. 观察与交流。

(1)同学们,仔细观察超市的东南角,图中你们能看到什么信息呢?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察,教师给予相应的反馈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2)如果你是小顾客,今天想要购买什么呢?

(3)如果只能选购两种商品,且每种可以购买多个,你会选择哪些商品呢?

(通过学生的汇报,引导教师记录下问题,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

2. 计算练习。

(1)请仔细观察,告诉我小熊买了哪些食品?

(2)那么,小熊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请尝试来帮小熊计算一下。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解题方式,并逐步引导他们发现规范解题的过程。)

(3)当问题包括加法和乘法时,首先应该计算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探索中发现运算的规律,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3. 教师指导运算顺序。

(通过具体例题,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概念,强调“先乘法,后加减”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三)自主练习

1. 动手实践。

(1)很好,大家真聪明!你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试试看。

(2)请指名汇报,看看大家解答的结果是怎样的。

2. 小组合作探究。

(1)假设熊妈妈有20元钱,要购买3包饼干,请问应找回多少钱?

(2)你们可以尝试小组讨论,我们给你们一些空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3)结合练习,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你们是否发现了有加法也有乘法的问题,应该先计算乘法,然后再进行减法?

3. 进一步巩固运算顺序。

(1)如果用20元购3瓶饮料,应该向销售员支付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购7包花生,该找回多少钱?

(通过这些例题,帮助学生熟悉并加深对乘法和减法顺序的理解。)

(四)综合练习与总结

1. 试一试。

(1)完成课本“试一试”的第(1)题,先观察图意,再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完成课本“试一试”的第(2)题,讨论运算顺序后执行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思考题目情境,描述算式的含义。例如,可以说“小熊有30元,如果买4袋糖果,需要找回多少钱?”

2. 课程总结。

提问:在计算乘法与加减混合的题目时,我们应先进行哪些计算?再执行哪些计算?通过这次课程,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总结是为下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学生把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学运算的基本原则,还能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