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他们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增强估测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在练习和讨论中,使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长度单位来表述物体的长度,培养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准确的长度概念。
3. 创建一个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 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练习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使用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并在心中建立准确的长度认知。
教学准备:
尺子、测量相关工具(如软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来到这个新建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觉得这里和你们以前的教室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注意教室内的各种物品(如课桌、黑板、讲台)并询问:“它们的尺寸究竟是多少呢?”
在小组内,鼓励学生讨论并选择测量物品,首先进行估计,然后确定测量方法并记录结果。学生们开始并积极参与,随后回到课堂进行结果分享,讨论不同组间的测量结果,分析记录的多样性。例如,学生将长记录为“1 m 30 cm”或“130 cm”等。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强化正确记录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多种表述长度的有效性。
在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教室里其他物品的尺寸,如门的高度,引导大家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估测。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身边没有量尺,你该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关注到学生的自身身高、步长等自然测量工具,激发他们的思考:“你的身高也可以作为一个量尺,对吧?”
学生们开始以自己的身高、步长进行测量,教师则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量出个人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尖端的距离。随后,公开估计两名同学的身高、腰围和头围,以自身体尺为标准进行比较,并探讨如何测量出这些参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感知自己身体作为量具的价值,体验估测和测量之间的联系。
三、活动三:练习评估
教师邀请学生查看课本第19页的相关内容,开展小练习。此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活动四:总结与反思
最后,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收获,促进思考,帮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使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测量与估量技能。
板书设计:
- 估测与测量
- 測量工具的使用
- 实际案例分析
- 学习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旨在激励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动手实践,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更深层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
一、复习引入
在本节课开始前,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老师询问:“同学们,1厘米大约有多长呢?请用手比一比!”随后,老师再问:“那么1米有多长呢?请大家伸开双臂比一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长度的概念。在活动中,老师将手持米尺巡视教室,及时纠正学生比划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从而加深学生对长度的直观认识。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教师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鼓励学生们先进行估计,记录下各自的猜测并与同桌分享。之后,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实测,看谁的估计最接近真实高度。在测量完毕后,老师邀请学生汇报他们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特别鼓励那些估计准确的同学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通过汇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讨论不同的估计方法,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与合作交流。结束时,老师总结学生测量的结果,并引导进行小组间的比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活动中测量准确度的重要性。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探索自己身上的“尺子”。老师提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尺子,来看看你们自己身上有哪些可以用来测量的工具!”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老师提醒学生先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想起身高的定义(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进行独立测量,还能在相互协助中加深对于身高测量的认知。
随后,学生们将测量自己的步长,老师引导:“步长是指你在平常走路时,一步的长度,请不要故意迈得太大。”学生在估计和测量自己的步长之后,还要分享各自的测量经验。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双手平伸时指尖的距离。
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估计和测量进行引导,以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如何使用自身的尺子进行有效的估计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请同学上前来,估测他们的身高、腰围和头围,并分享他们的估计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测量。
为了让学生体验测量的乐趣,老师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步长在地面上标定10米,并通过走步来验证这一距离,鼓励他们思考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形成这一长度。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和估计的策略。
四、练习
在第18页第2题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示进行估计和记录。这一环节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图形理解和数据记录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针对小明和机灵狗的身高进行估测、讨论和记录。接着在第19页第3题中,学生将独立完成设置好的测量任务,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方法和结果。
五、总结
课程尾声,老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不仅能够回顾所学的知识,还能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增强他们未来在生活中进行估计和测量的信心与能力。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选择长度单位,并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测量。
2. 培养学生对身边物体长度的估计意识,使其逐步形成主动应用的思维习惯。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能力,增强团队学习的氛围。
教学重难点:
-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估计和测量的结合,帮助他们掌握长度单位的使用方法。
- 强调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以提升学生的实用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 引导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用哪些长度单位?大家能不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 (学生回答:米、厘米等,教师补充:1米等于100厘米,重新回顾长度单位的含义与应用。)
- 情境导入:今天,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将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它们想看看同学们能否准确地估计和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比如教室的黑板和桌子的高度。
二、互动与探索
- 估计与测量:
- 问题设置:教室的黑板大约有多长呢?
1. 先进行估计:是2米、3米还是5米?
2. 进行实际测量,观察谁的估计更接近真实长度。
3. 分组测量、记录数据并汇报结果。
- 交流反馈:
- 讨论测量时应该注意的细节,例如:尺子是否足够长,测量完后的验证方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启发思考,增强实践能力
- 个体测量:
- 学生量自己的身高与步长:
1. 先进行估计,再与同桌合作进行测量。
2. 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和过程。
- 实践任务:
- 完成“试一试”练习:
1. 首先估测身边的物体长度。
2. 然后逐一进行测量。
3. 最后填写具体的数值,巩固学习成果。
四、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 比较长度:
- 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或“=”:
1. 25厘米 ○ 2米
2. 100厘米 ○ 1米
3. 51厘米 ○ 49厘米
4. 98厘米 ○ 89厘米
5. 1厘米 ○ 1米
6. 10厘米 ○ 1米
7. 33厘米 ○ 3米
8. 6米 ○ 600厘米
- 计算题:
- 根据提示填空:
1. 1米 = ( ) 厘米
2. 12米 + 7米 = ( ) 米
3. 13厘米 + 8厘米 = ( ) 厘米
4. 2米 + 45厘米 = ( ) 米( ) 厘米
5. 测量较短物体,可以用( )作为单位。
6. 测量较长物体,可以用( )作为单位。
五、课后总结与反思
- 反思收获: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趣,哪些地方还有待提升?
- 板书设计:
- 估一估,量一量
- 先估计,再测量
- 对于不够整米的部分,剩余部分用厘米作为单位。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如何估计和测量物体的长度,还能在实践中学会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