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基本概念,认识速度是复合单位,能够正确读写与速度相关的单位。
(2)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其他所需信息。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悟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ие правила,体验问题发生与解决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数学的趣味,增强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为日后扎实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速度是复合单位,能够熟练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大家是否跑过步?有没有关注过班上谁跑得最快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请5位认为自己跑得快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你们用多久时间跑完50米的感受。
[通过利用学生熟悉的50米跑步活动,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讨论设定基调。]
二、新授内容
(一)路程相同时比较速度
教师提问:在这5位小朋友中,谁是跑得最快的呢?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学生分享想法)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当路程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较速度
教师引入一个情境:一年级的小A同学看到了某运动员的记录,高兴地说:"我竟然和三年级的大哥哥一样快!"你对此有何看法?(学生表达想法)
教师总结:很显然,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得更远的就是更快的。
(三)同时比较路程与时间
1. 学习速度的单位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讨论了当路程固定时或时间固定时如何比较速度。那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呢?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这个(揭示主题)——《谁跑得快》。
看两个例子,小丁丁和小胖分别在不同时间内走了不同的路程,如何比较他们的速度呢?(学生尝试计算每个人每分钟的行程)
教师:请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记录你们的计算方法。(学生板演)
教师提出:当我们将小丁丁和摩托车进行比较时,会发现数字上相同的60米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小丁丁每分钟走60米,而摩托车则是在1秒中走了60米。所以我们需要明确速度的单位,来清楚区分谁快谁慢。
教师进一步教授:如何将速度单位表示为米/分和米/秒,并进行正确的读写。
2. 理解速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例如在狮子追猎时,鸵鸟会比人类跑得还快;而豹子由于快速奔跑而能生存下来。再比如,当有雷电时,大家是否发现,看到闪电的瞬间,总是比听到雷声更快?你们知道原因吗?
教师通过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不仅能理解速度的概念,还能将之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概括速度的定义
教师提问:根据我们的讨论,大家能否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什么是速度?(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 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
教师展示之前计算的数据,鼓励学生观察,进一步思考速度、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5. 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
(1)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它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2)一辆自行车3分钟行驶600米,它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3)一名运动员8秒钟奔跑80米,他的速度是 __________ 。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熟练地使用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
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一条标志显示“60”的路长180千米,张叔叔打算在2小时内驾车通过,这样做会超速吗?
[本节课以《谁跑得快》的内容为主要教学重心,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的思考角度,使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
四、回顾
教师总结:今天你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请分享你的收获与感想。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增强数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速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深化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理解,能够灵活应用这一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归纳和分析,促进他们对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的认识。
3. 情感目标: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深入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和相关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让学生读出不同的速度单位,包括:80千米/时、45米/分、96千米/秒、140千米/时。
2. 学生进行交流:“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步行绕圈大约需多长时间?你的步行速度大概是多少?”鼓励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强调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3. 教师引入本节课主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谁跑得快(二)’。”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并特别关注速度单位的读写。
二、探究“三者关系”
1. 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猎豹的奔跑速度为2250米/分,问学生:7分钟内能跑多少路程?
(2)绵羊的速度为3米/秒,问学生:跑774米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A.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B. 反馈时,要求学生口述数量关系和算式。
C. 小结出公式: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2. 填写P11表格,内容包含:
路程:376千米、476米;
时间:9秒、2小时、12分钟;
速度:340米/秒、8米/秒、60米/分。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填充。
(2)进行反馈,特别注意单位,鼓励学生分享计算思路,以加深对三者关系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
1. 进行表格练习:
速度、时间、路程示例:
骑自行车:9分钟跑1080米;
驾驶摩托车:速度为50米/秒后行驶500米;
人行走:67米/分连续1小时。
2. 应用练习问题:
(1)甲船以80千米行驶4小时,乙船以96千米行驶6小时,哪个船的速度更快?
(2)甲、乙两个地点相隔240千米,汽车在早上7:00从甲地出发,速度为60千米/小时,问汽车何时能到达乙地?
(3)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以2千米/分的速度行驶,而这是公共汽车速度的4倍,问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A. 学生独立解答。
B. 进行反馈,帮助学生通过练习提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更加自如地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与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谁跑得快》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谁跑得快》作为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在已有的除法基础上,深入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生活中,速度常常是一个被提及的词汇,但他们对速度的真正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却往往理解不足。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
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动物竞赛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设计一个“谁跑得快”的比赛场景,通过展示小牛、小兔、小狗等动物的赛跑,引导学生讨论和比较这些动物的速度。这时,教师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谁跑得更快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意识到比较的需要,不仅要知道时间,还有路程的因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道具,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定义:在相同时间内,奔跑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快。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汇报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速度,例如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及动物的奔跑速度,并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逐步认识到速度的表达方式。教师展示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等,引导学生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即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本环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实际观察和交流中,归纳出速度的概念,形成对速度的清晰理解。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规范速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此,可以通过多个例题和补充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速度的单位。同时,帮助他们归纳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的认知框架。
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如判断题、生活应用类题目和开放性问题。这些题型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教师应重视情境的构建,通过实际的案例,如结合教室到操场的距离进行实践,加深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反思这一课堂教学设计,在某些环节上,教师的推进速度过快,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深度。例如,关于速度定义的阐述,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生活实例,将会让学生的感知更加鲜活。可以尝试引入人类运动员、动物奔跑以及自然现象中的速度对比,通过惊叹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并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理解速度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通过有趣的课堂情境创设、丰富的生活实例、规范的知识讲解和全面的知识巩固,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中增强对速度的理解与运用,还能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欢乐与成就。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的把控和灵活应变,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知识吸收。希望未来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