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住新房》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学会使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正确方法。
2. 能够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通过估算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2. 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包括有关两位数乘法的例题和练习。
学生准备: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前预习新内容。
教学设计流程:
一、回顾与引入新课
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认真回忆并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体验。
2. 教师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理清思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乘法设计
1. 以例题14 × 12为例:
- 学生回答:“我可以将12看作10 + 2”,然后进行详细计算:14 × 10 = 140,14 × 2 = 28,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140 + 28 = 168。
2. 教师表扬学生的准确计算,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3. 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竖式计算,激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4. 教师对该学生的演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教师总结:“在进行竖式计算时,注意数位要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提问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写法吗?”
6. 让学生分享思想,解释为何在计算中少了一个零。
- 学生回应:“我用个位的2去乘14,结果的末尾要与乘数的个位数对齐,然后用12的十位1乘14得到的结果是140。”
7.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过程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
三、总结与反馈
1. 教师提问:“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2. 最后,教师强调掌握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如何将这种计算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这一节课,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增强对两位数乘法的理解,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 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并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理念: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践调查表。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在课前,老师安排学生在汇景新城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小区住户的具体情况,比如住宅楼的数量、每栋楼的层数及每层的户数等,为后续的数学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堂交流
1. 让学生根据调查所得的信息,自己编写一道与住户情况相关的数学应用题,鼓励创造性思维。
2. 学生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尝试用所学的乘法进行计算。
3. 探讨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 通过估算的方法来快速判断计算的合理性,如大致计算出结果,再与实际结果对比。
- 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路径和方法,增强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 教师提问:“根据你们的计算结果,你们认为这栋楼能容纳150户吗?”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判断。
三、习题巩固
1. “试一试”:
- 11 × 43 =
- 24 × 12 =
- 44 × 21 =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适时指导。
2. “练一练”:
- 练习第1、2题
- 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目,再进行计算。教师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给予适当帮助。
四、综合应用
讨论一个实际问题: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请问:她购置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总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之后讨论解题过程和结果,确保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总结
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在课堂上学会了什么?”通过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六、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列出关键点,明确标注主要的算法步骤、例题及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共同讨论结果,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复习和回顾。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26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住新房”的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几种不同的计算策略,教师旨在帮助学生们逐步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技能。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中,需经历从已知的乘法基础(如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过渡,以便使他们在面对更复杂的乘法计算时,心中已有所准备。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材提出了三种计算方法:采用竖式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直接运算;运用口算与竖式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分析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竖式理解能力,使他们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
本节课基于之前对乘法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乘法形式。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学生将在互动中提升自我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虽然有些学生对竖式计算尚感陌生,但课堂提供的合作学习环境将有助于他们通过他人的引导和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一新知识。
学习目标:
1. 在“住新房”这一问题情境中,通过探索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过程。
2.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正确书写算式并进行交流,理解竖式计算的步骤及其逻辑。
3. 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激发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教师提问,引入“住新房”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相关课件,让学生感受公寓的氛围,提出问题:“这栋楼能住多少户人?”引导学生用算式表达。
二、探索新知
1. 估算14×12(5分钟)
询问学生怎样大致估算这栋楼的住户数,通过整十数来估算,鼓励多种方法的尝试并讨论哪种估算更接近真实结果。
2. 思考计算14×12(10分钟)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并鼓励学生在黑板上记录下竖式计算相关的算法,分享彼此的发现。
3. 探索竖式计算方法(10分钟)
演示如何使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计算过程,进行小组讨论后,再请代表发言,分析他们的计算步骤,强调每一步的含义。
4. 强化理解竖式(5分钟)
通过展示竖式计算的具体步骤,检验学生对每一步的理解,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惑。
习题设计:
1. 竖式计算练习(5分钟)
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应用问题(3分钟)
通过设定一个“密码门”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增强实用性。
3. 总结(2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以积极的互动和鼓励为基础,让每个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