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实际测量》
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此外,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熟悉实际测量的概念和知识点。
2. 能够正确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口算练习
请大家打开教材第145页,进行口算练习,题目包括:
- 3.5 + 7.6
- 12 - 6.2 - 3.8
- 7 ÷ 0.25
- 5.6 × 1.01
- 其余题型皆为基本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快速计算。
二、知识复习
1. 实际测量的知识复习
- 测量两点间距离:同学们已经了解在测量远距离时需确定一条直线,如何测定直线呢?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观看第86页的插图及步骤说明。
- 步测:要了解自己一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呢?请大家讨论自己的想法,接着参考第87页的方法计算自己的平均步长。
- 针对练习二十第7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分享你的思路以便集体订正。
2. 面积计算的技巧
- 在练习二十第5题中,明确各种图形的名称,然后动手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 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观察到什么规律呢?
- 讨论发现:虽然图形形状不同,但在特定条件下(高度相同)其面积可以相等。解释各图形的底和高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 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集体订正,教师帮助分析常见错误。
2. 练习二十第9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后,强调三角形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明确概念:若两个三角形底和高均相等,则面积相等;若高相等而底不同,则面积不同。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确保对新知识的理解。
2. 对于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挑战自我,拓展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际测量的技能,理解图形面积的计算,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实际测量》教案扩展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测量的基本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 学会步测、目测等基础测量方法,并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多种测量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2. 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测量问题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4.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
- 米尺、卷尺、软尺等测量工具
- “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 白板和马克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问题
教师提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程将着重于实际测量。我们已学习了米、分米和厘米这些基础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实地进行测量。在开始之前,除了了解测量工具,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呢?
(学生回答:测量单位、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等。)
二、活动程序
1. 知识展示与准备活动:
教师展示一些建筑物、房间和运动场地的测量课件,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场所如何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以及测量的结果。
2. 布置活动:
教师总结: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进行实际测量。
- 测量要求:
- 按照小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
- 每组需在活动卡片上进行充分记录,包括选择的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及结果。
3. 活动卡片的使用:
教师提供“实际测量活动”卡片,内容包括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记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测量选择填写卡片,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记录各种可能的测量结果。
4. 开展活动:
各小组开始实际测量,选择1-2个对象进行测量。每组成员协作,进行归纳总结,讨论所用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并准备进行全班分享。
三、全班交流总结: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测量结果和所用的方法。其他小组则可对其进行评议,提出意见,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讨论与补充。
结尾时,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在面临具体测量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反思与练习:
教师课后布置反思题目:在这次测量活动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下一次测量时,你们希望采用什么样的新方法呢?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运用测量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他们的测量能力和数学思维,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涵盖教材第21页的例1、第22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认识毫米:通过观察、比划、测量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毫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毫米作为测量单位,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动手能力: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对一些物体的长度进行合理估计,并逐步增强他们的估测意识。
3. 数学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准确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 学生准备:数学书、直尺、1分硬币、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使用手势表示1米和1厘米的长度,激活已有知识。
2. 估测练习:让学生估算数学书的宽度和厚度,并实际测量其长度,验证估测的准确性。
3. 总结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结果,探讨毫米的来源与意义。
4. 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主题为“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建立毫米概念:
- 介绍毫米的符号“mm”,请学生分享已知的相关知识。
- 重点探讨1毫米的实际长度,鼓励学生在尺子上示范,互相讨论及澄清不同理解。
- 利用放大镜演示,将1厘米均分为10个1毫米,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 引导学生思考毫米和厘米之间的数学关系:1厘米=10毫米。
- 提示学生寻找生活中大约1毫米长的物体,通过实物(如硬币和借记卡)加深理解。
2. 线段绘制:
- 提问学生如何使用直尺绘制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鼓励不同的绘制方法讨论。
-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从“0”刻度开始绘制的重要性。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巩固练习:
- 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2题。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读取测量长度,提倡逐厘米再毫升的测量方法,便于快速校准。
- 第2题鼓励学生先进行估算,再进行实际测量,最后进行集体订正并讨论理由。
2. 练习拓展:
- 完成“练习五”第2题,学生以毫米为单位测量每条边的长度,独立作业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与毫米相关的知识,你学会了如何使用毫米进行测量吗?请用手势展示1毫米的长度。米虽然是较大的长度单位,但毫米也是在特定场合下的重要单位。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书籍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 1厘米 = 10毫米
- 10毫米 = 1厘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对毫米的理解,还提高了测量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