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寻找数字卡片的小伙伴》第三课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寻找数字卡片的小伙伴》第三课(3篇)

更新时间:2025-04-0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旨在通过趣味活动,帮助幼儿灵活运用数字,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数学。
第1篇: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寻找数字卡片的小伙伴》第三课
拓展

活动标题:幼儿数学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三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数字1-3,学会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匹配与联系。

2. 培养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整理和管理操作材料的能力。

3.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增强他们思维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4. 培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边做边讲的习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1-3,学习如何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1. 动物卡片(包括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数字卡片1-3。

2. 幼儿个人准备动物卡(如1只鸭子、2只大鹅、3只小狗),数字1-3,小筐,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数量。

-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展示动物卡,询问孩子们:“黑板上有什么?”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

- 带领幼儿逐一数出每种动物的数量,培养他们的数感和对数量的敏感性。

2. 幼儿按序排卡片。

- 教师让孩子们根据动物的数量进行排序,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谁排在最前面?”

- 请一位幼儿示范如何排卡片,鼓励其他幼儿观察并思考过程的正确性。

- 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排序的正确性,并引导他们从前往后读出动物的排列顺序。

3. 认识数字。

-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今天动物卡片想找数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对应哪个数字?”并引出数字1。

- 提出形象化的问题,解释数字1、2、3的样子,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字与数量的联系。

- 进一步引导幼儿举例,如数字1还可以表示1只鸭子或1个苹果等,增强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4. 幼儿个别操作。

- 教师指示幼儿拿出自己的动物卡,仔细观察每种动物的数量,并进行排队,最后将数字卡放在它们的下面。

- 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幼儿的操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 完成操作后,鼓励幼儿将动物卡和数字卡按顺序整齐放回小筐,培养他们的整理能力。

5. 完成幼儿用书。

- 幼儿完成用书后,教师展示其中一位幼儿的“圈数字”操作卡,鼓励其他幼儿共同讨论圈出的数字是否正确。

- 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带领幼儿检查操作材料的整理情况,表扬自己善于整理的幼儿。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数字卡片找朋友》的数学活动,我观察到了幼儿们在认识数字、匹配数量方面的进步与乐趣。此活动充分结合了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形式,硕果累累。然而,在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仍需进一步加强,未来我会更加注意给予更多的实践机会及有意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字和数量的认识。此外,丰富的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促进了幼儿的学习,我将继续探索与完善这些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数学学习。

第2篇: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寻找数字卡片的小伙伴》第三课
拓展

幼儿数学教案《数字卡片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探索10以内相邻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 学会将相邻数进行比较,并在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 红圆点2个

- 蓝圆点3个

- 绿圆点4个

- 1到10的竖长条点卡

- 数字卡1到10

三、活动过程:

1. 认识3的相邻数

- 引导观察:教师将三种颜色的圆点散放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这些圆点有什么不同?”

- 团队活动:教师建议幼儿们把相同颜色的圆点放在一起,并根据数目进行排序。

- 数字表示: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方用数字标记出它们的数量。

- 探讨排列:教师问:“圆点是怎样排队的?3个圆点前面和后面分别是几个什么?”

- 分析原因:询问为什么2个圆点排在3个前面,而4个圆点排在后面,激发幼儿思考。

- 相邻数关系:教师提问,“3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3比2大还是小?3比4又是什么关系?”

2. 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 观察与匹配:教师出示1至10的竖长条点卡,鼓励幼儿观察,并与数字卡进行匹配。

- 找朋友:指着4的竖长条点卡询问:“图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和多1的点卡。”

- 探索友谊:提问:“一个数字有几个朋友?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朋友?”

- 思考与总结:询问数字8的朋友关系,鼓励幼儿思考并回答,“它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比后一个数小1。”

3. 游戏:找相邻数朋友

- 游戏规则:教师报出一个数,幼儿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该数的朋友(即多1与少1的数)。

- 互动交流:教师报出1至10的任意一个数,幼儿举起与之相邻的数卡。

- 提升难度:在游戏重复多次后,教师可以进行调整,要求幼儿两两成组,一人报数,另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四、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10以内相邻数的概念,还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的意识。此外,教师可以观察到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3篇: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寻找数字卡片的小伙伴》第三课
拓展

幼儿数学活动教案:《数字卡片小伙伴》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相邻关系,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概念。

2. 通过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与合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1到10的数字卡片。

2. 不同动物的房子图片,包括小狗、小猫、兔子、猴子和狐狸等。

3. 容器(如空纸箱),用于装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引导谈话:在阳光明媚的公园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旁边伫立着一座美丽的动物楼房,里面居住着可爱的动物们。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里面的住户们是谁吧!

(2)教师展示动物楼房图片,指出每层的动物住户,例如:一楼是小狗,二楼是小猫,三楼是兔子,四楼是猴子,五楼是狐狸等。请小朋友们说说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3)引导幼儿思考:小动物们有邻居,而我们人类的小朋友们呢?你们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谁?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观察到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接着,老师提到: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它们想找寻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忙找邻居吗?大家一起来探索数字宝宝的相邻关系吧!

(5)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帮助幼儿理解1到10的数和相邻数的概念(例如:1的邻居是0和2,2的邻居是1和3,依次类推)。

(6)老师示范如何将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列,并邀请幼儿一同参与。

2. 游戏环节:

- 游戏一:数字找朋友

幼儿佩戴着1到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站成一排。老师领着他们一起朗诵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哪几位?快来与我分享一下!”

幼儿之间互相告知自己的邻近数字,可以在交流中交换数字卡片,增加对相邻数的理解。

- 游戏二:摸数字彩票

幼儿轮流从装有1到9数字卡片的箱子里随机摸出一个数字,必须说出这个数字的相邻数。如果回答正确,将获得一个小奖品(如一个笑脸贴纸),大家一起来享受这个互动的乐趣。

- 游戏三:快速找朋友

每个幼儿获得1到10的数字卡片,教师随机宣布一个数字,要求幼儿迅速找出该数字的相邻数。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哪个就能获得额外奖励。

【活动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对10以内相邻数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科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球和1到10的数字卡片。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比较各数字的邻近关系,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可以设置更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