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10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文章汇总了多种适合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活动教案,涵盖了不同主题与技能,旨在通过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
第1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标题: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的趣味教案分享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理解并掌握三个数的连加与连减运算,能够独立计算出结果。

2. 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使他们乐于参加数学计算活动,并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 提升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认识数学的实用性。

5. 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活动准备:

1. 教具:仿真人民币、各种超市商品、捐款箱、角色胸牌、统计格、题卡、小票、红旗、奖品、购物篮、6个塑料袋。

2. 学具:仿真人民币、铅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 师生问好,进行幼儿与教师的互动热身。

-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老师,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好了,现在我们转回去,和陈老师成为好朋友,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

- 教师:嗨,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陈经理,今天我来邀请小朋友们参加“超市大赢家”的游戏比赛,想要参加吗?

- 教师:请大家排好队,安静地走到超市去。

2. 进行线上游戏“快乐大巴”。

- 教师:我们的快乐大巴开好了,小朋友们,请你们快坐好!车上现在有多少人?现在几位小朋友下车了,车上还剩下多少人呢?

二、集体活动

1. 学习连续的三个数相加。

- 教师:比赛快开始了,每组小朋友都戴上了“爸爸”“妈妈”“宝宝”的胸牌,先找和自己胸牌颜色相同的同伴组成家庭,然后坐下。

- 教师:每个家庭有20元的备用金,这次比赛的规则是用钱得当、完成得快的家庭将成为冠军。请每个家庭派一名成员领取备用金,去超市购买三样东西并回到座位。

- 教师:请每个家庭分享你们购买的物品和花费的总额,哪组家庭能最快算出总价就是第一回合的冠军!

2. 学习连续的三个数相减。

- 教师: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超市正在进行募捐活动,请每个家庭献出一份爱心。在捐款后请记录你们捐款的金额。

- 教师:了解完余下的备用金后,我们要算一下超市购物和捐款后的余额,亲爱的家庭们,大家开始计算吧!

三、分组活动

- 教师:现在每个家庭的钱不多了,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请帮助超市完成这项工作。哪组最先完成,将赢得红旗!

- 力量组负责整理玩具柜,解答计算题;智慧组需要清点记录,计算账单。

- 教师巡视检查并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贴上红旗。

四、总结与延伸

1. 评选出今天的冠军家庭并颁发奖品,鼓励其他家庭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 教师:哪一组是今天的超市大赢家呢?祝贺你们!其他组也做得很好,继续努力哦!

2. 正式结束“超市大赢家”比赛,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记录家庭收支,以培养理财能力。

3. 教师与幼儿道别,感谢他们的参与与表现。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数学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希望在未来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继续探索学习的乐趣!

第2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并感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引导幼儿认识日历等工具,学习如何查看和使用这些工具以获取日期信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交往能力。

4. 加深幼儿对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初步意识到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 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 制作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以及一个形状像房子的2025年12个月的日历(考虑大月、小月和二月的不同)。

2. 准备小字卡和数字卡(如12、30、31、28、365),每位幼儿各一份。

3. 悬挂各种类型的日历,如挂历、台历和月历,设置为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 向幼儿介绍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有趣的数字游戏,大家期待吗?先来一起观察这些数字,看看你们能想到什么。”(如:学号、年龄、时间等)

- 评估:通过这种引导,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参与热情。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

- 出示房子图,鼓励幼儿探索其中的数字:“你们看到什么?这些数字里似乎藏着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 利用大字卡,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 幼儿运用小字卡和数卡进行互动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有什么名字?一年有多少个日娃娃?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

三、学习查日期

1. 教师随机指日期,幼儿需呼应月份和日期:“今天是几月几日?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教师总结:日历、挂历和台历是查看日期的好工具。

3. 回顾幼儿带来的挂历和台历,举办一次小型展览会,鼓励孩子们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日期(如:生日、节日等),与身旁的小朋友和老师交流。

活动反思:

此次数学活动设计了三个实践环节,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通过“与数字朋友做游戏”的导入,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到一年中的结构与数字的互动关系。最后的展览会不仅让孩子们分享了他们的发现,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使每位孩子更加深入地思考年月日之间的联系。

本次活动有效地体现了《纲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应来源生活、融入游戏、与社会相结合。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情境,让孩子们理解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课堂,也使数学学习延续至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他们的成长迈出了一步。

第3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探索长方体与圆柱体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圆柱体,并能自由搜集相关物品。

2. 帮助幼儿熟悉这些几何形状的特点,比如边、角、面等。

3. 培养幼儿辨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能力,理解两者形状的区别。

4. 让幼儿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5. 通过比较和判断,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收集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玩具及生活用品。

2. 准备若干等大长方体与圆柱体。

3. 一张长方体的图片和一张圆柱体的图片。

4. 准备适合活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动手探索,激发兴趣

- 在自由玩耍中,幼儿探索各种玩具并发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形状分类。

二、引入活动,趣味游戏

- 通过“谁的眼睛特别雪亮”的游戏激活课堂气氛。

- 教师问题示范:“小朋友们,屏幕上有哪些物品存在呢?请大家来观察。”

三、观察比较,深入思考

- 让幼儿对所看到的物品进行比较,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 “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

- “这些物体能滚动吗?”

- “我们可以将它们分成几类?哪两类呢?”

四、观察特征,思维延展

- 通过游戏“谁的脑袋转得快”,引导幼儿思考可滚动与不可滚动玩具的特征,并讨论二者的不同点。

-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简述其形状及特征。

- 进一步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圆柱体。

五、实践搭建,深化理解

- 进行“搭房子”游戏,鼓励幼儿用手中的玩具搭建房子,并让他们描述所用的形状。

- 教师可以询问:“你们的房子是用什么形状的玩具搭建的呢?”

六、活动延伸,巩固知识

1. 巩固练习:教师提问:“今天的小朋友们表现得很棒!那么,圆柱体和长方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并找到属于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物品,记录数量并在下一次课上分享体验。

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在玩中学习,还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神奇。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本次活动中收获知识,提升自信!

第4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购物乐趣与数学联系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并区分1角、5角和1元的硬币,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幼儿在购物时使用不同付钱方式的能力,增强他们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

3. 让幼儿在购物中体验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提升表达能力。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

- 幼儿需对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并具备“超市购物”的经验。

- 幼儿需认识汉字“角”。

2. 物质准备:

- 布置一个“超市”,货架上摆放有各种实物商品,并标明价格。

- 每位幼儿准备一个盒子,其中装有10个1角、2个5角及1个1元的硬币。

- 准备4块展示板,用于展示不同的付钱方法。

- 制作一个课件,用于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 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存钱卡,记录他们的付钱方法。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 活动开始:教师引导幼儿轻松打开装有硬币的盒子,发现不同面值的硬币。

- 提问互动:教师展示1角的课件,询问幼儿其面值,并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标志来确认硬币的价值。

- 经过1角、5角和1元的逐步教学,教室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教师通过“取硬币”的游戏巩固幼儿对硬币的识别能力。

2. 幼儿购物,探索硬币的换算关系

- 幼儿们带着准备好的硬币,前往“超市”选择商品。每件商品价格为5角或1元,孩子们在支付时由教师担任收银员。

- 在购物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他们购买的商品及支付的方法,引导幼儿总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如5角可以用1个5角硬币付或5个1角硬币付。

3. 观察与讨论,巩固支付方法

- 通过展示不同价格商品的多种支付方式,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和讨论支付时的不同策略。

- 例如,对于价格为6角的商品,幼儿可以选择用6个1角支付,也可以使用1个5角与1个1角的组合。

- 这样的讨论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存钱卡的应用与分享

-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记录付钱的方法,教师发放存钱卡,要求幼儿在购物之后把各自的付钱方式粘贴在卡片上。

- 幼儿根据自己的购买经历和支付方法,自由地在存钱卡上进行记录,教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分享自他们的经验和想法。

5. 结束活动,分享与反思

-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讲述他们所购买的商品,并邀请客人教师一同分享这些商品,增强社交互动的乐趣。

- 活动结束时,教师总结幼儿的进步,不仅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还学会了多种支付方式,提升了与人交互的能力,并通过游戏化的过程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的购物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第5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掌握空间方位的基本概念,包括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2. 通过互动和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便于他们更主动地参与。

4.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辨别左右的游戏,帮助他们建立对方位的认知。

2. 物质准备:准备好课件、符合幼儿兴趣的音乐、一个鼓,以及七块能安全落地的田格软垫,以便于游戏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导入:

1. 首先,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幼儿思考:“小动物们现在在哪里?某某小动物在房屋的哪个位置?”

-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渐渐熟悉空间方位的表达方式,回答时可用左右、上下、左上、右上等不同方位进行描述。

2. 接着,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出问题:“你能帮我找出小动物藏在的地方吗?”再一次鼓励幼儿通过准确的方位描述进行回答。

二、跳房子游戏:

1. 请一名幼儿进行示范,教师在一旁进行讲解,并且逐步演示游戏的规则。

2. 从简单的跳房子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幼儿在玩乐中加深对方位的理解。

三、四肢方位游戏:

1. 教师边展示课件,边详细讲解身体四肢在空间中的方位,通过调整身体姿势示范如何表达。

2.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跟随教师进行互动,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巩固方位知识。

四、活动总结:

1.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所学的空间方位,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中间和里外等概念。

2. 最后,教师向幼儿发出邀请:“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户外活动,我们将一起到外面玩耍,运用今天学到的空间方位知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空间方位的基本概念,同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第6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几何图形的趣味探索

教学目标:

1. 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与分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4.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材料互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5. 提高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三张白纸,各自画上不同的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每个幼儿准备一支铅笔、一张绷带纸、一把剪刀、一个几何图形玩具、和一张用于完成作业的空白纸。

3. 每桌配备若干几何图形玩具(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4. 准备一些手巾和糨糊,以备使用。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 引入角色:教师出示正方形和圆形图形,问幼儿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正方形有四条边且长度相等,而圆形没有棱角。

2. 故事背景:教师介绍正方形和圆形即将过生日,邀请其他几何形状来祝贺。接着依次展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和椭圆形。

3. 寻找伙伴:引导幼儿观察哪种图形与正方形相似,哪种图形与圆形相似,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找到相似的形状。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 图形捉迷藏:结合小游戏,让三角形来捉迷藏。幼儿需要找到并填入表格中所观察到的图形。

2. 讨论图形: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找到了哪些图形,以及各自的数量。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这些图形。

3. 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位置,如房子的窗户、书本的封面等。

(二)趣味游戏

1. 变魔术:邀请幼儿用手中的几何图形进行“变魔术”,把大图形变成小图形,随后分享变出的图形。

2. 拼图案:教师提出正方形与圆形的生日礼物,用幼儿变出的图形和准备的图形拼贴出一幅生日画,作为礼物送给它们。

三、活动总结

1. 警示时间快到了,正方形和圆形要回家了,教师引导幼儿把亲手制作的礼物送上,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和分享的意识。

四、活动延伸

1. 在活动区提供多种几何图形,让幼儿自主组合并创造不规则图案,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几何形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清楚地区分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增强了他们的比较能力,使他们学会不将正方形与长方形混淆。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观察环境,发现几何图形的实际应用,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第7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学习10以内数的双向序数。

2. 掌握从不同方向表述物品的排列位置。

3. 引导幼儿积极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 发展幼儿的思维敏捷性与逻辑性。

5. 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流程:

1. 复习空间方位:

-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鼓励他们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头顶上的物品,比如:“某某的头上有一个可爱的发夹。”同时,提出问题如:“你们的脚下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上下空间的概念。

2. 理解不同方向的排列顺序:

- 提出指令,让孩子们关注教师桌上的物品,如用积木搭建的桥,桥上的小汽车和上面的喜羊羊。引导幼儿分辨物体的上下位置,比如:“桥下有小河,桥上有一辆汽车,汽车上坐着喜羊羊。”

- 利用图画展示,用箭头符号表示物体的排列,如“小河→小桥→小汽车→喜羊羊”,帮助孩子们理解符号的含义(↑代表从下往上,↓代表从上往下)。

- 询问孩子们:“从下往上数第四个是什么?” 和“从上往下数第四个是什么?”鼓励他们讨论不同方向的计数导致不同结果。

- 通过横向排列的练习,孩子们可以从左往右及从右往左数物体的排列顺序。

3. 实际操作与练习:

- 发放儿童用书,首先指导他们从上往下观察洞洞积木的位置,并将每块积木与对应的数字连线,同时用颜色图卡排出相应颜色的积木序列。

- 其次,再让孩子们从下往上观察积木的排列情况,并将每块积木与其对应的数字连线,再用洞洞形状图卡排出对应的形状序列。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双向序数,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高涨,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活动的初期,许多孩子能够较为完整地描述出物品的相对位置,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桥上有小汽车,它的下面是小河。”

在实际操作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与材料互动,课堂气氛活跃。然而,从整体来看,我们的游戏环节相对较少。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更多互动性强的游戏,例如让孩子们在排队时相互提问:“从左数第几个是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序指令(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加强他们对数量和空间的理解。

此外,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创造符号来表示物体的上下关系。由于原有的图片排列平行,孩子们在表达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进行更多的符号创作练习,增加他们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对于使用箭头来表示关系的引导,也需要明确说明箭头的功能所在,避免误解。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提升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第8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探索规律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能够识别和发现事物之间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进行续排。

2. 培养幼儿独立和合作创造不同的排列规律的能力。

3. 让幼儿体验到合作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4. 初步理解按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会产生不同结果,探索排序的可逆性。

5.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一张PPT,绿毛龟和青蛙的图片各四张。

2.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操作板,四色吸管各100根,若干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故事引导:以故事作为导入,教师讲述时要求幼儿注意“绿毛龟”这一词语,听到后立刻坐下。

2. 观察与提问: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依次展示绿青蛙和绿毛龟的顺序。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3. 总结规律:教师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规律性,并迎接幼儿的续排挑战。

4. 延展思考:询问幼儿后续的排列会是什么样的(例如,绿青蛙、绿毛龟交替继续)。

二、探索排列规律

1. 引入角色:教师请幼儿想象绿毛龟等小动物想要去找小熊玩。

2. 观察讨论:教师介绍小熊是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动物,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规律并与同伴分享。

3. 分享发现:让幼儿们自由讲述他们发现的规律,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完整的观察与理解。

4. 逐步展示规律:教师引导幼儿从简单到复杂逐一讲述并续排,例如:

- 栅栏(蓝色、白色)

- 向日葵(高、矮)

- 鱼的排列(上、下)

5. 引入新排列:启发幼儿续排气球和云的数量,体会递增的规律,并总结发现的各种排列特征。

三、幼儿操作实践

1. 铺路挑战:教师提出绿毛龟需要一条有规律的小路,以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2. 材料展示:展示双色吸管,让幼儿表达他们的想法以及所选择的排列规律。

3. 个体操作环节:为每位幼儿提供材料,进行实践操作。

4. 展示与总结:教师鼓励幼儿展示各自的作品,并总结创新的规律性(如颜色、数量、方位等)。

四、合作操作

1. 小组任务:告知幼儿,绿毛龟还想要更快的到达小熊家,需要一条更大的路,这需要三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2. 三色纸合作:教师分发三种颜色的纸,鼓励幼儿在小组中讨论并设计有规律的道路。

3. 实践与交流:小组合作在泡沫垫上铺设规律的路线,并进行作品的交流与检查。

五、活动结束

1. 成果分享:教师告诉幼儿,绿青蛙和绿毛龟因大家的帮助而迅速到达小熊家,并收到了感谢信和一条围巾,询问他们对围巾图案的发现。

2. 总结规律:引导幼儿观察围巾的黑白格子,讨论其中的规律。

3. 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形成日常的观察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幼儿们不仅能够在玩乐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并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素养。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概念,能够利用点数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2. 学会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顺序,增强空间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4. 提升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分类和排序。

5.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学习从左到右进行排序,准确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 难点:在综合练习中,同时从左到右和从下到上进行物体次序的排列,提高学习难度和挑战性。

活动准备

1. 一幅火车图片,包括6节车厢,色彩分别为红、蓝、黄、绿、紫和粉。

2. 6张小动物的图片,分别为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和小兔。

3. 一张楼房的图画,展示多个楼层。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境

- 教师展示火车图片(火车头朝左),激发幼儿的兴趣:“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现在火车来了!”

- 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①“这辆火车有几节车厢?” (6节)

②“第一节车厢是什么颜色?”

③“第二节车厢是什么颜色?”

④“黄色的是第几节车厢?”等等。

2. 动物上车排序

- 教师同时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并继续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来乘车了?”

②“它们的排列顺序如何?”

③“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三?”

- 通过互动帮助小动物上车并确认他们的顺序。例如,小猪请求第5节车厢的帮助,通过小朋友正确地引导小猪上车。

3. 感受不同方向的排列

- 情境转变:“小动物们玩了一天,准备回家了,火车头转向右边。”

- 提问但观察变化:“小猪现在坐在哪一节车厢?”

- 引导幼儿理解,如今小猪的排序是否变化,强调数的方向对结果的影响:“火车头在左边时从左往右数,火车头在右边时从右往左数。”

4. 表示动物住处的方式

- 教师展示楼房图片并提问:

①“楼房一共有几层?”

②“第一层在哪里?”

③“数楼房时应该从哪儿开始数?”(从下往上)

- 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如何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表示动物的住处。

5. 帮助小动物找到家

- 小动物们想要回家,教师引导幼儿帮助他们找到房间。例如,小熊认为自己的房号是402,询问孩子们找到402的位置并解释其含义(第四层、第二个房间)。

活动延伸

1. 在活动区提供可让幼儿进行序数排列的材料,促进动手操作。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入序数概念,例如在排队或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实时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游戏贯穿始终,环节安排清晰,过渡自然,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从左到右的学习中,通过送小动物上火车旅行和调转方向增强了他们对序数的理解。但在难度较大的环节中,由于过度讲解,造成某些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在今后的课程中,我将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与高效性,更多地激励幼儿动手操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10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全面教案汇编
拓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帮助小动物搬家

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理解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2.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实际操作,利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小动物的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帮助小动物搬家的快乐。

4. 促使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动物搬新家》,并准备适合活动氛围的背景音乐。

2. 三种颜色的火车票、可供绘画的粗头笔、示范用的站队图、地面颜色标签,以及用于标注的动物楼房和门牌号。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课件,孩子们了解到小动物们邀请他们坐火车去新家玩。教师请幼儿们带上火车票,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并报数说出自己是第几个。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个别幼儿,准确描述自己的楼层和房号,并鼓励他们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二、创设情境:

利用课件展示楼房的结构,鼓励幼儿观察并讨论楼房的层数和房间数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座楼共有几层呢?每层是什么颜色?每层有多少间房子?”通过观察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空间关系。

三、设计门牌号码:

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他们为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在黑板上,教师应巡回观察,给予鼓励,并适时总结各组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同时,引导幼儿与同伴积极互动,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设计。

四、游戏时间:

开展名为《谁不见了》的游戏,要求幼儿们闭上眼睛并进行捉迷藏。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哪一层、哪一间的小动物不见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对空间位置的理解和认知。

五、提高操作难度:

在活动的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搬新家。小动物及其门牌号需要被放置到正确的房间位置,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在小动物们搬入新家后,它们将向孩子们表达感谢,并邀请小朋友们常来做客。

六、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展示冬季运动会方阵图,让幼儿参考并进行队伍排队。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利用多种感官刺激幼儿的认知能力是我选择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展现了极大的兴趣与创造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也体验到了合作与助人为乐的乐趣。未来,我将继续引入更多生活实例,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生动与有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