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
教学内容
本节课围绕教材第19页的内容,重点探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
3. 通过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否独立判断任意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
教学方法
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问题和讨论加深理解。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 基本练习
- 提问:什么样的数能被2和5整除?你能总结出什么特征?
- 继续提问:那些数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别的特点?
2. 揭示课题
- 教师引导:我们已了解能被2和5整除的数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3. 提问环节
- 鼓励学生就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对问题进行整理与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 自探提示
-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重点问题:
1. 观察3的倍数,你能发现什么特征?请举例。
2. 什么数能同时被2和3整除?
3. 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 效果检查
- 教师依据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的不同表现,进行问题提问,若有学生答不出,则组织集体讨论。
2. 重点强调
- 强调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便能被3整除。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 学生质疑
- 提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提问。
2. 问题解决
- 通过讨论和其他学生的帮助,解决难点,必要时进行教师引导。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 学生自编习题
- 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编写一道新的习题,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2. 练习题
- 指定学生判断以下数是否能被3整除,并说明理由:
- 72, 5679, 518, 90, 1111, 20373
- 58, 115, 207, 210, 45, 1008
- 指出什么数有因数3、2和3、3和5、2、3和5。
3. 总结讨论
- 学生分享个人学习收获,教师引导总结,强调关键内容。
板书设计
- 能被3整除的特征
- 一个数的各数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该数则能被3整除。
通过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时也能提高其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主实践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数学探究过程中的系统性与乐趣,提高学习的严谨态度,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
- 教学难点:如何探索和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 复习旧知:请同学们说说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各自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 实战练习:给出一组数:35、158、200、87、65、164、4122,问同学们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以及哪些数字同时是这两个倍数的倍数?讨论这些数中的共性。
3. 引导思考: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在上述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请同学们尝试快速判断。
4. 优势比较:鼓励学生们报出任意数字,使用计算器和口算,看看谁能更快判断出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5. 设定疑问: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些倍数背后的奥秘呢?今天的课程会让我们深入探讨3的倍数的特征。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 大胆猜想:大家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认为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 交流同学们的猜想,有同学认为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结果也有人提供反例,推翻这些猜想。
2. 观察与探索:出示相关表格。
- 圈一圈:让同学们圈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
- 议一议:观察这些3的倍数,有什么规律?与同桌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全班讨论:对表格中的数进行讨论,分析圈起的数字,在个位和十位上有什么规律。同学们能否仅凭个位数字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4. 问题启发:大家细致观察,发现3的倍数在表格中是如何排列的?斜行数字有什么共同特性?比较这些数各位上的和,它们为何都为3的倍数导致的?
5.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是怎样的?
- 结论: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意味着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 验证结论:同学们真棒!你们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接下来,我们来验证这个特征对于三位数或更多位数是否依然成立。
- 让学生写几个大于三位的数,进行判断和交流,逐步寻找答案。
7. 集体交流与检验:
- 教师提出一个数,例如342,先运用特征判断,再利用计算器验证。
- 同样再提出一个更复杂的数,如4870599,让学生重新判断并验证。
三、巩固提高
通过丰富的练习和讨论,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与逻辑之美。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三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本节课将探讨《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着重于3的倍数特征。我们将使用百数表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圈出相关的数,然后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的能力,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及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
1. 通过百数表的练习,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某个数字是否为3的倍数,并能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相关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习重点
深入探索3的倍数特征。
(五)学习难点
归纳和举证3的倍数特征。
(六)配套资源
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 复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2和5倍数的特征,并分享是如何探究出来的。
2. 准备:学生自制一张百数表,作为探究的基础工具。
(二)课堂设计
1. 复习引入
- 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2和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特征的?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 小结:我们通过百数表找到相关数字,再经过观察、猜想与验证,得出了2和5的倍数特征。
- 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3的倍数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接下来的探究打下基础。
2. 问题探究
- 找3的倍数
- 初步问题:同学们准备如何研究3的倍数特征?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他们使用百数表来研究。
- 学生合作圈出3的倍数,并观察所圈出的数,寻找规律。
- 全班交流、讨论
- 学生展示他们的百数表,教师询问他们的发现。
- 通过横竖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仅仅看个位数无法找到规律。
- 教师提出建议:除了横竖看,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比如斜着观察?
- 解决问题
-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的发现和猜想,并尝试验证。
- 各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引导补充并进行全面的总结。
- 归纳3的倍数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 学生通过举例验证这一定理。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式讨论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并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
3. 巩固练习
- 学生完成课本第11页练习:圈出3的倍数。题目包括一系列数字,如92、75、36等。
- 完成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 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小明和小军分别拿了一定数量的圆片,能够用这些圆片摆出哪些3的倍数?”
4. 全课总结
-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获得了什么新知识?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 小结:通过一系列的找数、观察、猜想、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我们得出了3的倍数特征。
- 教师留作业: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数,但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却需要看各位上的和?请课下阅读第13页的“你知道吗”,下节课进行讨论。
通过本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3的倍数特征,还能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更加灵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