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学习数字6的形成,认识数字6,并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判断。
4. 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 准备萝卜、青菜、蘑菇卡片各6张,以及1-6的数字卡片,用于互动和学习。
2. 制作萝卜图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并在上面贴上各种形状;同时准备与萝卜上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 准备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分成6格,分别写上数字1-6,并将其剪开。底板图同样划分成6格,在每格上画上1-6的圆点,方便幼儿进行拼图游戏。
活动过程
1. 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数字6的数数和认识数字6)
- (1)开始律动,师生共同扮演兔子,随着音乐进行“兔跳”游戏,以增强课堂气氛。
- (2)请幼儿分享:你们(兔子)喜欢吃什么?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思考。
- (3)以“过冬储存粮食”为主题,进行拔萝卜、青菜和采蘑菇的模拟活动,提升参与感。
- (4)进行数数活动,询问: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和几个蘑菇。在此过程中,出示数字6,让幼儿认读,并强调数字6的意义。
2. 分萝卜:学习数字6的形成,进行数数练习
- 面对萝卜的数量不足,鼓励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成6份。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圆形,再贴1个绿色圆形,以此展示“5加1等于6”的概念,帮助幼儿形成对数字6的理解。
-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各自找到图形并将其贴到萝卜上,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拼小兔:复习数字1-6及6以内的数数
- 老师介绍拼图的玩法:展示拼图底板,上面划分成六格,每格画有圆点,引导幼儿一起数点数,增强他们的数量感知。
- 展示拼图的6块,先让幼儿数一数,认识每块拼图背面的1-6的数字,随后请兔宝宝将拼图块放置到底板相应的位置上。老师巡回指导,以确保每位幼儿能够顺利完成拼图,复习数字和数数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数字6及其组合,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社交能力。
活动名称:玩具车轮子的数学探险
活动目标:
1. 创设一个趣味盎然的玩具城环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浓厚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乐趣。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四以内”的数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有序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4. 初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发展。
5.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每位幼儿准备一辆玩具车。
2. 每位幼儿一份适合操作的数学材料。
3. 教师准备一套示范教具,帮助演示和讲解。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你们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玩具经历)。
2. 随着愉快的律动《开火车》,幼儿伴着音乐进入活动室,感受玩具城市的氛围。
二、亲密接触玩具,感知数量
1. 幼儿自由玩玩具车,探索轮子的特性,如滚动和转动,同时认识数量“四”的概念。教师引导:“这是一辆车,它的轮子能怎样动?”幼儿可以观察和讨论轮子的不同特征。
2. 幼儿交换玩具车,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通过比较巩固对数字的理解。
3. 进行“送玩具回家”的游戏,鼓励幼儿按点数来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数量概念。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 教师设定情境:“我们的玩具宝宝要参加轮子大赛,但它们不知道自己应该装几个轮子,你们能帮它们吗?”引导幼儿思考。
2. 展示示范车,询问幼儿:“这是什么车?它需要几只轮子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并展示他们的思考过程。
3. 幼儿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适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互相检验彼此的成果。
4. 在小组内分享体验,幼儿们一起讨论:“你为哪个车装了几个轮子?每个玩具宝宝现在都会数轮子了吗?”
四、一起变身,参与比赛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们的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呢?”引导幼儿的参与欲望。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思考:“你们希望变成什么样的车去参赛呢?”促使他们用小脑筋,构思不同的玩具形象。
3. 在欢快的音乐中,引导幼儿一起活动,参与到创意的角色扮演中。
五、活动延伸
1. 在数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巩固对数量的理解和操作。
2.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和想象,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幼儿不仅可以在玩中学,还能在互动中提升认知,增强动手能力,初步建立起对数学的热爱与自信。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准确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
2. 初步引导幼儿通过客体来辨别上下方位,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游戏,增强幼儿对空间方位的感性认识,并激发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自信表达。
5. 激发幼儿对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探索更多的数学概念。
活动准备:
- 设计精美的PPT课件,包含丰富的图像和互动元素。
- 小猴子与其他动物的玩偶或图卡,用于游戏和互动。
- 提前准备好音乐,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小朋友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期待幼儿热情回应)
- 紧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想象:“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探险,看看小猴子有什么新任务等着我们吧!”
二、播放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 小猴的家
- 教师展示PPT,介绍小猴的家,接着问幼儿:“现在我们看看这里有什么小动物在家里呢?”可以分别显示不同的动物图片和位置:
- “谁在桌子下?”,“谁跳到了桌子上?”
- 让幼儿自由回答,加深他们对方位的理解。
- 在下一张PPT中,展示房间的全貌,教师提问:“房子里都有谁?它们分别在哪里呢?”配合点击四个按钮,显示毛毛虫、松鼠、小鸭子和刺猬,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回答。
2. 认识身体部位
- 播放PPT中出现机器猫的图片并播放相关音乐,问幼儿:“这个是谁呀?”(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静香)
- 引导幼儿以自己为中心,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例如:“嘴在眼睛的下面,手在身体的两侧。”可以利用幼儿自身的参与,增加互动性。
三、游戏活动
- 在最后的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小型的“上下游戏”。教师可以事先设置不同的方位卡片,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将相应的物品放在“上面”或“下面”,通过玩乐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结束活动
-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今天我们的孩子们真聪明,大家不仅帮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还顺利参观了小猴子的家,见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学会了如何区分上下,非常棒!”
- 可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继续探索与发现。
这样的活动设计既轻松又富有趣味性,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和掌握数学方位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认识其名称、形状特征,并了解三角形的多样性。
2.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使其能够在多种图形中准确找出三角形,排除其他图形的干扰。
3. 通过动手操作,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教具:
1. 多种不同类型与大小的三角形模型。
2. 数字卡片用于标记图形特点。
3. 星星、正方形和菱形各一个作为对比图形。
学具:
1. 每位幼儿准备三条长度不同的纸条,方便进行拼摆活动。
2. 各种常见图形的模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图形拼图活动材料,供幼儿练习。
4. 每位幼儿准备一块胶垫,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 首先,请幼儿拿出三条不同长度的纸条,进行自由拼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旁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每个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参与其中。
2. 幼儿完成后,邀请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一个小型分享会,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摆了什么样的图形,使用了几条纸条,以及图形有多少个角。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运用。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 教师称赞幼儿的表现后,正式出示三角形,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询问他们三角形有多少个角和边。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三角形上标注数字,以帮助幼儿建立形象的数字概念。
2. 随后,出示星星、正方形和菱形,让孩子们辨别这些图形是否属于三角形。通过这一环节,加深他们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
3. 接着,再一次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将三角形与其他图形进行分类,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 新的操作环节,教师分发每位幼儿一张有多个图形的画纸,请他们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并用颜色进行填涂,这不仅能加深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还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5. 最后,在活动接近尾声时,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结束: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全班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不同的三角形,不断探索和发现周围的数学世界。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如在家中寻找三角形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 在愉快的听、说、玩中,复习4以内的数字,增强幼儿对数字的感知。
2. 能够根据点点的变化进行5以内的点数,并能准确说出总数,提高幼儿的数学计算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点点变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 幼儿已有一定的点数经验
- 富有趣味性的课件
- 魔法棒(供幼儿使用)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 (1)利用背景PPT,展示各式各样的“点点”。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些点点是谁呀?”(引导幼儿看到点点的不同形状和颜色)
- 教师:“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点点们你们好!”
- (2)引导幼儿观察和联想。
- 教师:“这些点点像什么呢?可以说说为什么吗?”(例如:小球、泡泡、轮胎等)
- 追问:“为什么像轮胎呢?”(引导幼儿思考形状的特点:圆圆的、可以滚动等等)
- 教师:“你们想要对吗?想要几个呢?”(幼儿用魔法棒点击屏幕上的点点,教师同步点击鼠标,增加互动性)
2. 点点指令游戏
- (1)点点变魔术一(数量变化)
- 教师:“点点送完了,咦,谁来了呢?是黄点点!有谁愿意用魔术棒敲一下黄点点呢?”
- 教师鼓励幼儿用小手指一起来点数,帮助他们感知数量。
- (2)点点变魔术二(颜色变化)
- 教师:“这边的黄点点谁来敲一下?哇!它变成蓝色了!那左边的黄点点谁来敲敲,看它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点点的变化,增强观察力)
- (3)听录音,辨别声音的数量
- 教师:“大家听!这是什么声音?是敲门声!我们来猜一猜,来几个好朋友呢?”(通过声音帮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
- 教师播放不同点点的数量,帮助幼儿进行二次验证,培养他们的判断力。
- (4)点点抱一抱
- 教师:“有这么多点点一起玩真开心!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展示圆点点“跳舞”和“抱团”的PPT)
-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时,我们在场地上自由跳舞,音乐停下时,大家要迅速找到对应数量的点点,进行抱一抱。准备好了吗?”
3. 活动结束
- 教师组织幼儿在音乐声中有序离开活动室,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计算。
通过此次活动,儿童不仅复习了数字,还在游戏中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体验了数量变化带来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