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10篇)

时间:2024-12-13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探讨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案设计,重点介绍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第1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标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的世界

教学目标:

1. 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建立对1毫米长度的基本概念,能使用毫米进行短物体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够合理推测物体的长度。

3. 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并能够利用毫米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发展有效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开始课程前,老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比如米、厘米等,通过讨论引出新的单位——毫米。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

老师展示一本数学书,并询问同学们对其长、宽、厚的估测值。“各位同学,请观察这本数学书的外形,试着估计它的尺寸,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们开始估测:

- 数学书的长度:约21厘米

- 数学书的宽度:约14厘米

- 数学书的厚度:约1厘米

老师进一步询问同学们如何得出这个估计,激励他们分享各自的方法。

学生回答:“因为1厘米差不多等于一个指甲的长度,所以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21个指甲的长度。”

三、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 让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具,亲自测量数学书的实际长度、宽度和厚度。

2. 学生在小组中先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然后再在全班进行汇报,鼓励他们讨论差异和原因。

四、揭示课题:认识毫米

经过测量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小节的主题:“今天我们要认识毫米这个单位。”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 观察尺子,认识1毫米的大小,比较1厘米与1毫米的长度。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再让学生两两比较,分享各自的感受。

3. 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进行举例。

六、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尺子,学生发现1厘米等于10个1毫米。教师板书公式:1厘米=10毫米,并进行简要巩固。

七、巩固练习

1. 学生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的前两道题,加深对毫米使用的理解。

3. 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找到周围的物品,并用毫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记录长度。

八、全课小结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学会了用毫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也明白了1厘米等于10毫米的关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应用这些知识!”

通过这样一个结构化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毫米的定义和使用,还能增强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使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第2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准确进行这种乘法运算。

3.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归纳与类比的思维方式,并培养条理清晰的数学思维能力。

4. 通过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练习题:

28×4=

16×7=

29×4=

43×2=

12×4=

- 向学生提问:大家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深入研究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1

- 教师提问:同学们,“每天往返两次”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对于这个情境,我们应该怎样列出算式呢?

- 让学生思考后,询问:你们能做出243×2、132×3的计算吗?可以说一说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吗?

- 引导学生比较本次学习内容与之前学习内容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2. 教学例2

- 教师问学生:如果要购买3个微波炉,应该怎么列式来计算总价?

- 鼓励学生描述这个算式的实际意义。引导讨论:在进行连续进位的乘法时,大家觉得需要注意哪些计算细节呢?

三、巩固练习

- 教师指导学生首先完成练习册的五级第1题,确保每个学生都了解题意。

- 随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的五级第2题,尝试使用刚学到的笔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关键概念和计算步骤。

- 鼓励学生分享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体会,同时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建立信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技巧,还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默写和应用练习中找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3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系列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单位的运用,能够清晰地区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 加深学生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

- 学生能够准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 课堂开场,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吗?”

2. 进一步揭题:“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拓展对面积以及面积单位的理解。”

二、基本练习

1. 练习八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在教材上为不同的图形涂色。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比较不同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周长与面积有什么区别?”

2. 练习八第2题: 学生用小正方形拼成面积分别为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展示拼法并进行全班交流。

3. 练习八第3题: 先由学生估计各图形的面积,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进行实际测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估算与实际计算的结合。

4. 练习八第4题: 学生观察四个图形,判断哪个面积较大,哪个面积较小。在反馈时,教师指出:“记住,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根据小方格的数量可以得出面积。”

5. 练习八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指名学生分享他们的估计方法。强调割补法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处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三、综合练习

1. 练习八第6题: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读题并理解内容,提问:“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其边长是多少?”让学生计算并反馈他们的结果。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

2. 练习八第7题: 学生画两个面积都为10平方厘米的图形。展示并比较这些图形,得出结论:“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

3. 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学生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数学书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并进一步推算一张报纸的面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估算。

四、反思总结

-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收获了什么?对于面积和单位的理解有没有加深?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五、课堂作业

- 请大家根据今天的学习,回顾相关知识,设计一个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图形,并在下节课展示给大家。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面积的基本知识,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4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实践,进一步理解物体或图形的平移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准确绘制平移后的图形。

2. 掌握在方格纸上绘制平移图形的正确方法,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3. 理解平移的性质,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准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及其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并展示平移的步骤与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平移距离呢?”随即板书话题:“图形的平移”,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深入认识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方法,且能够在方格纸上准确绘制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出示学习指导

1. 指引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中的例3,弄清题意后,思考图形应如何平移,并注意观察文中用黄色字体表示的重点部分。

2. 引导学生观看例4,并思考:这四个图形能否移到图(2)上?探讨可能的移法,并尽量找出多种解法。

四、先学

教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认真看书,保持正确的坐姿,专注于理解内容。

五、看一看

在学生阅读自学后,教师请举手表示完成的同学,随后出示检测题,鼓励两名同学上板演示,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中完成相应练习。

六、做一做

针对练习六的第三题,教师强调:观看题中黄色字体的要求。

1. 指名同学进行板演,展示平移过程。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要求认真思考每一步的操作。

七、后教

(a)更正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黑板上的题目,若发现自己的答案与黑板不同,请举手并使用红笔进行纠错。

(b)讨论

1. 对于检查结果,认为自己答案正确的同学请举手,分享理由。

2. 教师总结同学的回答,提出平移图形的步骤,强调要确立图形中某一关键点的位置,并保证新图形中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原图形一致。

3. 评估正确率,进行板书记录。

4. 学生根据黑板答案进行自我批改。

5.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绘制平移图形的方法,接下来希望大家能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作业,比比谁能做得又对又好。”

八、当堂训练

进行练习六的第四题,确保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激励他们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互相合作!

第5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与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掌握相关算术规则及算法。

2. 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与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以第二个因数所能得到的“十”的数量,并能够正确计算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难点:

关键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在笔算时正确掌握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口算铺垫,引入新课。

-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系列口算题目:22×3, 14×2, 14×10, 31×10, 14×12等,询问学生哪些能够直接计算。在师生互动中,确认题目类型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接着,教师指出不易计算的题目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 利用课件展示一幅主题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计算14×12的方式及其实际应用情景。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估算14乘12:

- 提问学生,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书,并鼓励分享思考过程,部分学生提出将12分解成10和2的想法。

2. 点子图演示分法与算法:

- 教师介绍点子图,并展示如何将书本数量分为10套和2套,使用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计算。

3. 学生动手操作:

- 鼓励学生在点子图上进行分法及计算。

4. 展示学生点子图作品:

- 让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点子图,有学生活跃发言,分享不同分法。

5. 比较三种分法: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种分法最简单有效。

6.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并观察带0和不带0的竖式。

7. 指名板演竖式并回顾计算过程:

- 学生展示竖式,教师引导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分析不带0与带0的计算过程有何不同。

8. 小结:

- 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作业,期待学生认真完成。

四、巩固练习。

- 设置计算题目,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确保学生掌握新知识。

五、全课总结。

- 教师总结一节课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反馈收获,并布置作业,巩固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更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与挑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6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理解1千克与1克的实际重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

2. 学习掌握“1千克=1000克”这一换算关系,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从而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1千克=1000克”这一换算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哪些表示重量的词汇?

2. 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掂量一下桌上或者自带的物品,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质量概念

1. 认识秤的种类。

- 问:同学们见过哪些类型的秤?可以举一些例子。

2. 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 讨论:你知道哪种单位是用来衡量重量的吗?

- 观察图示,探讨图中展示的物体与重量的关系。

3.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千克和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重与轻。

- 进行称量、掂量、估算、寻找、猜测等多种活动,体验质量的变化。

4. 学习单位换算。

- 通过实践活动,例如称量2袋500克的盐,或者5袋200克的米,帮助学生理解“1千克=1000克”。

- 学习符号“kg”表示千克,“g”表示克,并交流在生活中见到这些符号的场景。

三、拓展应用

1. 鼓励学生分享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并讲述这些物品的具体克数。

2. 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 2kg = (  )g

- 4000g = (  )kg

- 7kg = (  )g

- 8000g = (  )kg

3. 算一算,巩固学习效果。

4. 思考题:1千克的棉花与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更重?探索学生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四、总结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收获,强化对千克与克的理解,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数学与实际的关联。

第7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开展口算练习:

- 提问学生:

- 7×9=

- 30×8=

- 90×7=

- 6×60=

- 300×5=

- 7×700=

2. 进行估算练习:

- 让学生估算:

- 401×9

- 798×7

- 295×6

- 502×2

- 498×4

- 通过复习,本节课将继续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展示在黑板上写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实例分析

- 提出教学例3,分析题目:

- 题目所传达的信息和条件是什么?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要考量铺设这种地砖是否足够,需要比较已有地砖数量与所需地砖数量,这两者中哪个是未知数,我们应如何处理这个未知?

- 讨论实际铺设中可能遇到的损耗问题。

- 询问学生选择何种计算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口算、笔算,还是进行估算,及其原因。

- 引导学生制定估算方案,依据估算结果与已有地砖数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 针对水泥的用量,提问:如果每间会议室需要680千克水泥,那么五间会议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 鼓励学生阐述选择的计算方法,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并分享各自的计算过程。

- 提问学生在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强调解题规范。

2. 教学练习

- 进行练习五第6题:

- 指导学生识别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 鼓励学生独立解题,表述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及其过程。

- 提出新问题:这辆车若满员,可运送多少旅客?

- 监督并协助学生完成计算结果,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8题第1问,巩固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理解。

2. 对第8题第2问进行集体讨论,以检测和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第8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准确计算。

2.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题型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算理和算法。

3.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乐于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以及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对连续进位算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练习纸和笔

- 相关的教学道具(例如小黑板、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练习

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口算题,例如:

- 6×7 + 4 =

- 2×8 + 6 =

- 7×9 + 5 =

- 5×5 + 3 =

- 3×9 + 7 =

- 8×6 + 4 =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提问引导:

询问学生“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并引导他们思考在竖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 练习三第二题:

提供以下题目,由学生分组计算:

- 43×8=

- 7×44=

- 39×5=

- 75×6=

- 3×284=

- 9×263=

- 6×724=

- 355×8=

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巡视并提问,让他们说明千位、百位、十位的具体值及其计算过程。

2. 练习三第三题:

提出实际问题情境:

-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记录:

- 小云有多少张照片?

-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之后指名回答并进行集体订正。

3. 练习三第四题:

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并讨论获取的信息,以及解题步骤:

- “你先打算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指名回答并进行订正。

4. 练习三第五题:

同样方法,展示另一个情景图,学生分析信息并决定解题步骤,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和订正。

5. 对比练习(练习三第六题):

题目包括:

- 13×3=

- 2×14=

- 24×2=

- 16×3=

- 4×14=

- 24×3=

学生先观察每组题目的差异,并讨论发现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全课小结

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获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第9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深刻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准确且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

3. 初步认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首先出示几道习题,如421×4、726×7、285×4、561×2、478×4,让学生即时计算结果。完成后,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计算思路和方法。这一环节旨在温故知新,为新课奠定基础。随后,教师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即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2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计算了购买3个微波炉的花费。这一节,我们将通过观察图示中的多种商品,鼓励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9页,关注第4题。请帮助小动物们判断它们的计算是否正确,若有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教学练习五第5题

在这一环节,老师请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练习五第5题,并随机抽取一位同学的解答在电子黑板上展示,以便全班进行集体纠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够自我检查,还能从同伴的解题中获得启示。

三、巩固练习

1. (1)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3题,强调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在大家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一知识点。

(2)接下来,学生需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鼓励他们在做题过程中积极思考,查找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总结所学内容,再次强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应用。在总结的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这样的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笔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篇:三年级数学教学方案规划与设计
拓展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并感受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与克的重量观念。

2. 掌握“1千克=1000克”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与认识千克和克的重量概念,以及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的关系,并在实际情况中应用这一换算关系。

教学用具

多种不同的秤(如体重秤、天平、台秤)、盐、硬币等日常物品。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知

1. 游戏激趣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项特别的游戏!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进行一个‘背一背’的游戏。想交流一下背的感受吗?”

(待同学们参与后,引导他们说出背的过程中的轻重感受。)

2. 实践体验

“课前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物品,互相掂一掂,分享你们的感受,看看哪个物品更重一些。”

3. 导入新知

“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都有所感受。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些常见物品,比如苹果、一杯水和老师的体重,它们到底有多重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这个知识。”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秤

“我们在生活中购物时,很多物品的重量都是在包装上标注的,但也有很多没有包装,比如鸡蛋与苹果,它们的重量如何测量呢?对,我们可以使用秤。”

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他们见过的秤,接着老师展示几种秤的实物:(体重秤、天平、台秤)。

“你们想看更多的秤吗?”(大屏幕展示各种类型的秤。)

2. 认识天平

“我们经常使用的天平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称量物品。在天平上,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当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两边物品的重量是相等的。你们能通过天平测量出一些常见物品吗?”(展示对应的教学内容。)

3. 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

“你们刚才在称西瓜和鸡蛋时,使用了什么单位?(千克、克)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实际测量吧!”

(通过称量盐与硬币,学生体验千克和克的概念。)

“桌子上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1克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的发现。

4. 掌握千克与克的关系

“我们刚才的实验中,如果一袋盐是500克,两袋盐的重量又是多少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指导学生得出1千克=1000克的联系,并进行实际操作以加深理解。)

5. 动手操作

“你们想不想来称量一下你们自己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请使用千克或克这个单位,先估计再称量。”

(学生逐一分享他们的测量过程和实际重量。)

6. 质疑环节

“今天的课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胆提问!”

三、巩固新知

1. 判断题

“以下说法对吗?”

(展示几个简答题让学生判断,巩固知识。)

2. 练习题

进行关于千克与克换算的练习,加深对数据的掌握。

3. 填空题

“当称较重的物体时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时用(克)作单位。”

四、拓展新知

1. 思考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哪个更重呢?”

“你们在购买物品时觉得同类物品的重量与价格有什么关联?”

五、总结新知

1.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你们觉得怎样的学习方式最有趣?”

2. 布置作业

“请完成课后20页的实践活动,直接在书上填答。”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初步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也能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