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如何撰写新闻传播学实习报告

如何撰写新闻传播学实习报告(3篇)

更新时间:2025-01-26 报告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告总结了在新闻传播学专业实习期间的经历与收获,强调了实践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第1篇:如何撰写新闻传播学实习报告
拓展

标题:在传播之路的探索与成长

为了更好地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选择留校在广西工人报社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实习。在这段实践中,我获得了诸多书本上难以触及的知识,也更深刻地意识到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的重要性。理论的引导下,我感受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自幼,我便对报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油墨的清香和密密麻麻的字让人感到十分向往。在我的心中,记者的身份如同明星一般光彩夺目。我常常幻想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报纸上。记得小学时,首次看到自己的名字登报,那份激动感直到现在仍历历在目。上个学期,我在社团中尝试发布了一份内部报纸,虽是乐在其中,但从筹备到印刷的繁琐工作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辛苦。如今,当我亲身体验并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于工人报时,这成就感又让我体会到了小梦想的实现。

热爱传播行业的我,一直以来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充满热情。因此,我非常重视尽早进行实践。在大一时觉得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原本打算等到大二暑假再去报社或电视台实习,没想到自己提前完成了这项计划。

在踏入报社之前,我通过网络了解了许多关于媒体实习的经历,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一度对媒体工作抱有敬畏之情。然而,当我真正进入工人报社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社长、总编辑,还有各专业的负责人、记者和编辑们,对我表示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不再感到陌生。

起初,我对工人报的印象局限于对工人和工厂的报道。然而经过一番研究,我意识到这份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其它都市报纸相比更多地进行了深入报道。工人报设有四个专刊:工会新闻、创造者专刊、财富专刊和读者周末。经过一番观察与思考,我本想选择贴近生活的读者周末专刊,然而由于该专刊暂停招收实习生,我最终决定投身于创造者专刊。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财富专刊中能够涉及到身边很多的经济议题,而创造者专刊同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内容。

创造者专刊的肖主任严谨而认真,而财富专刊的韦主任则开朗随和。带我的小邝姐虽是之前的实习记者,但现已晋升为见习记者,工作中乐于助人且十分友好。小邝姐在繁忙的采访中总是热情分享经验,她的办公桌在财富专刊,初来报社时我常常坐在她的桌边,听她与同事们探讨工作内容,颇有收获。

我开始在报社的初期,主动索取了多份报纸进行学习,观察他人的写作风格。年末时,小邝姐带我去客运站采访农民工,采集他们返乡的故事,并在拍摄后为照片配文。虽然这项工作难度不大,但却也让我意识到称呼的细节十分重要,这样的小细节往往能够使文章更生动。随即,我也跟随小邝姐去区医院,采访心理咨询师,体会到提问的技巧和医学术语的使用。小邝姐提醒我,作为记者,我们要把专业知识转化成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读者。

春节期间,我应小邝姐的安排,采写了两篇关于不同人物过年的故事。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与每位受访对象深入交谈,记录他们的细节故事,尽力描绘出真实的画面。在交给小邝姐后,她的肯定让我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字句间的用心及背后所需付出的努力。这段实习经历培养了我对文字表达的渴望,也让我意识到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我愈加体会到人脉的力量。在采访各行业人士时,结识与我有共同点的对象,往往能更轻松地获取信息。人脉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更需时间与精力去积累。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保持学业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加深自己的职业理解与人际交往能力。

第2篇:如何撰写新闻传播学实习报告
拓展

标题:新闻传播学实习心得体会

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的收获颇丰。初入报社,老师开场白让我思考良久:“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起初,我对此的理解较为肤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其实这句话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我看来,多听多看多感受意味着不仅要记录新闻事件的表象,还要深入探讨事件的背景与内在本质。

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是我们作为记者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要具备真实性和时效性,必须围绕最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展开。这要求我们在撰写新闻时,首先判断所选题材是否符合新闻的核心定义。

其次,写作需从整体出发,考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可能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后果。我们应尽量避免传播有损社会公序良俗、国家利益或民众福祉的新闻内容。

再者,作为记者,必须对民生保持敏感,关注社会问题,努力让普通百姓的声音被听见,体现出作为新闻人的职业责任。

最后,创新与突破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在新闻材料的题材和形式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够引发共鸣的好新闻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常小事中。例如,我在实习期间看到一些平常小事情,经过深挖后,能够转换成反映社会问题的有分量的新闻。

在实习期间,我走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记录下一个个新闻事件。同时,我翻阅了大量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加深了对当前社会现状的认知。通过与不同人群的接触,我体会到了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虽然这两个词语看似普通,但有效的沟通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为一名记者,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至关重要。这当中,与被采访者建立信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将真实的心声向你倾诉,从而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此外,我也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为新闻增添深度,是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关键。例如在一次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采访中,我选择积极寻找更多的素材,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初步的采访内容。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也提升了我的新闻敏感度。

除了采访,写作同样是我的核心任务。经过这两个月的锤炼,我在写作上变得更加成熟。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采访与写作就像是各种乐器的合奏,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需建立在详实的采访基础之上,而优秀的写作则是对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

经过这两个月的磨练和总结,我对新闻传播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深入地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的现实,特别是在政策法规与民生问题上,获取了更生动的认识。我对这段时光充满感激,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今后的报道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3篇:如何撰写新闻传播学实习报告
拓展

标题:新闻传播学实习与成长感悟

大学学习中,实习一直是我梦寐以求却又犹豫不决的目标。心中总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导致我在三年来从未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带着这样的矛盾心情,我进入了大四。然而,这种期待与畏惧纠缠在一起,使我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充满了幻想和紧张。最终,我选择了集体实习,既希望能和同学同行增加归属感,同时留在湘潭也是希望在经济上能有所节省。对实习的理解依然还停留在表面,也正因如此,实习初期我倍感手足无措。

尽管一开始的实习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我还是坚持每一天的工作,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的实习经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学习、实践与反思。在这三方面的不断循环下,我对新闻工作的理解逐渐加深,获得了许多在教室内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意。

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学的学习中,我常常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所学的知识,虽然我能背诵书本内容,却无法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正是因为缺乏实践,每当面对实习机会时,许多同学心中都有着担忧:自己是否能胜任,是否会被指导老师批评。这样的心理也反映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缺失,大学的课程应当更多地融入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我在实习前便开始担忧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害怕不懂被老师指责,害怕无法完成任务,来到电视台后更是倍感无助。那段时间,我心中负担重重,尤其是在老师们热烈讨论专题主题时,我总是默默记录,却不敢主动发言。然而,在一次交流中,老师指出我缺乏存在感,这让我意识到,要想从实习中真正受益,就必须走出心理的舒适区。

因此,我开始着手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积极参与老师的讨论,慢慢地融入了团队。尽管实习期间经历了艰难与挑战,我依然怀着“痛并快乐着”的心情,努力克服各类困难。其实,这段经历让我渐渐领悟到耐心与细致的重要性。在我所在的专题部,由于其刚刚成立,我们的工作节奏和任务与其他部门有所不同。虽然初期的工作很平淡,但我始终相信,以后的机会会到来的。

实习让我切身体验到了媒体行业的挑战和魅力。在一次特别的采访中,尽管天气恶劣,我们依然坚持在雨中完成任务,目睹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我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此时,我深刻明白,作为媒体人,无论环境或情况如何变化,追求真实与报道的决心是不能动摇的。此后,我更加认真观察老师们的工作,每一次出门,我都尽力做好记录,细心的态度让我逐渐获得了老师的认可。

在这段短暂而充实的实习旅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媒体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新闻追求真实性的精神让我开始尊重事实与现实。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我期望能够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在回顾实习经历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工作的尊重,还有一种从未体会过的成就感。

每个人对媒体工作的认识可能不同,正如他们看到的只是新闻的表象,而未曾了解其中的艰辛与付出。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努力的态度,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对新闻事业有责任感的传播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