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近年来,xx县在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面,深入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旨在通过科学化、创新化、协同化的方式夯实党建基础,以此激发企业活力,支持乡村振兴。
在管理模式上,我们以“科学化”作为增强组织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建立和完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了党员的动态管理。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党员深入理解新的政策和理论,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我们鼓励各党组织在日常管理中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随时随地汲取新知识、更新观念。
针对组织内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落实了“创新化”理念,致力于凝聚党员的战斗力。通过创建党员活动档案,建立健全组织生活的记录机制,确保每位党员都能参与到组织的生活中来。并且,针对发展党员的流程,我们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让更多优秀人才顺利进入党组织。
在服务方面,我们坚持“协同化”发展,通过建立“共建共享”的服务机制,提升党员服务质量。为了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组织了“企业帮扶行动”,对存在困境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推动了党员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我们通过季度性的“党员服务成果发布”活动,总结和分享成功案例,以激励更多党员参与到服务中来。
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非公企业党建的核心在于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我们不断拓宽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我们在丰厚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推动“党建创新示范点”的建设,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与业务发展,利用企业资源助力地方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例如,xx县的一些企业通过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总之,xx县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既关注组织建设,又重视服务质量,并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努力都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新标题: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实践与发展展望
近年来,xx市xx县在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上,积极探索新路径,力求实现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首先,在人才素质提升方面,xx县注重教育培训,通过把非公党组织书记的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多期示范培训和指导员培训,参与培训的党员人数达到了180人。通过优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的开设,培养出一批既懂经营又善于党建的企业管理人才。此外,通过乡镇党校等平台,县内628名非公企业党员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整体提高了党员的能力和素质,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县党委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充分发挥“两个覆盖”的作用。通过深入实施“清底数、建组织、强基础”百日行动,对符合党组织条件的570家企业和48家社会组织实施了精准的台账管理。同时,组织专职指导员和村(社区)党建专干对在企务工党员进行全面排查,已成功将52名“隐形党员”转接至企业党组织,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促进了46个新的非公党组织的成立。
在培养企业骨干方面,xx县推出了“三向培养”模式,旨在将新员工培养为业务骨干,进而发展为党员,再进一步提升为中层管理人员。通过组织“师徒传帮带”活动,企业内的技术骨干积极与新员工建立联系,有效促进了新员工的快速成长。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的紧密协作,共有45名优秀党员通过党组织推荐进入中高层管理岗位,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最后,在党群共建方面,xx县充分利用17个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的作用,推行“党建带群建、群建助党建”的模式,促进党群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已在多家企业建立了群团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如工资协商、员工关怀等达到了155场次,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建立“必访必谈”制度,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员工的生活中,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望未来,xx县将继续深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络,不断提高组织力和战斗力,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标题:推动非公企业发展,强化党建引领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xx市九华山风景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致力于推动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我们将“红色引领”作为工作核心,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稳步推进景区内非公党建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注重提升党建覆盖的质量,夯实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专项排查、组织建设、规范管理”的系列行动,结合税务、社保等各类部门的数据,党员指导员对168家企业进行逐一排查,确保对经济活动的全局掌握。同时,将符合条件的22家企业纳入党建管理平台,并对94家企业信息进行了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我们鼓励企业积极转接组织关系,强化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借助“联合共建、联动服务、联心聚力”的三位一体活动,成功新建党群组织15个,推动党群关系的深度融合。
其次,我们开展示范带动,增强宣传引导。在九华老街和九xx街,我们重申了“红色引领”的创建目标,鼓励18家党员经营户积极参与“三亮”活动,并签署“文明诚信经营书”,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提升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发放了“红领食品安全”公示牌,号召经营者诚信经营,维护景区形象。此外,景区坚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鼓励企业实施“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一家企业获得了“守合同重信用”荣誉称号,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信任。
面对疫情的挑战,我们坚信责任与担当是推动非公企业发展的助力。景区内非公企业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定责任区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党员们参与宣传、卡点值守和捐款等活动,共同构筑安全防线。全区党员参与了200余次防控工作,自愿捐款超过3万元,一名党员因其表现获市委组织部表扬。此外,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制定了科学的防控方案,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同时,在“微心愿”活动中,我们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实现了对37名困难儿童的关爱与支持。
在机制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完善党建工作的体制保障。我们建立了“季度督导、月度推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清单和提醒,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了53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今年制定的基层党建工作清单,明确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推动我们不断自查自纠,提升党建水平。通过市、县两级的定点指导,我们对各非公企业党支部进行了精准支持,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最后,我们加强对党建工作者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其履职能力。举办多期培训班,覆盖数量众多的党务工作者,提高团队综合素质。此外,我们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为“红色引领”示范街创造条件,特别是针对非公党组织的资金保障,确保其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活动开展。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标题: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在近年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中,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25年以来,xx县积极探索与实践,致力于提升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内在动力与发展潜力,以构建更为坚实的基层党建基础为目标,推动各项服务和支持的高效整合,成效显著。
首先,我们不断巩固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在面对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时,非公党组织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及示范岗,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展现出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抗击疫情和抗洪救灾中,社会组织和企业共计向防疫和灾后重建工作捐助了186.45万元,充分彰显了集体的力量和党员的责任感。此外,党建工作指导员积极参与复工复产与灾后自救,通过走访企业与深入交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体现了“服务发展、促进经济”的职能作用。
其次,我们强化了党建组织的覆盖面。“建支部、强覆盖”专项行动的开展,聚焦规上工业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目前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覆盖率达到了64.29%。通过对7677家企业的全面排查,我们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确保党的组织在每一个角落扎根,形成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同时,信息管理平台的动态更新也为党组织的有效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增强党建工作力量方面,我们着重提升三支队伍的能力建设。党建指导员的选拔与培训将进一步提升指导者的专业素养,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培训项目,我们不断促进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职工的素质教育,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效能。
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先锋铜陵·领航计划”,通过产学结合与示范培育,相继推出了若干特色党建品牌。这些品牌不仅丰富了党建内涵,也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们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把党建服务与创业优质项目紧密结合,特别是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努力结出新的工作成果。
总体而言,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正在由单一的组织建设向综合性的社会服务拓展,这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社会的稳健运行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非公企业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标题:非公企业党建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桃花镇坚定不移地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
精确调查与细致管理,全面提升基本信息
首先,桃花镇通过精准的调查,及时召开专项会议,明确摸排工作任务,全面开展对3000多家非公企业的摸底工作。根据“六个清”标准,对每家企业的党组织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细致核查。其次,针对摸排结果,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分类管理。对于因搬迁或停产的企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企业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2025年,新增纳入服务平台的企业达45家,成功替换了18家不活跃企业。
组建与优化,提升党建覆盖面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桃花镇深入开展“找党员、建组织”专项行动,推动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及组织联络员等方式,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2025年,新增团组织7家,妇联组织10家,成功转入党员关系26人。同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镇非公党建工作站将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评估,确保新成立的党组织能够顺利运行,2025年成功成立新党支部3家,并指导7家党支部完成换届。
优质队伍与高效培训,打造党务先锋
为了筑牢党的基础,桃花镇在队伍建设上注重选优配强,从机关和高管中选拔具有强烈党性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党务工作者。现已有38名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95%的党支部书记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此外,镇上不断优化培训形式,通过专题讲座与交流学习,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自2025年以来,组织了多期培训和观摩学习,受训人数接近150人次。
标准化建设与典型树立,营造良好氛围
桃花镇定期组织各党组织对标准化建设进行自查,确保党的建设规范性和有效性。2025年,指导20多家企业党支部依据“六个有”标准更新了相关制度。与此同时,镇上注重从企业文化中提炼党建特色,形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党建模式,如方圆机械的“五大功能”定位和庐文艺术团的“三抓三融合”方法,打造了县级党建示范点,展示了非公企业党建的不同风采。
融合资源与集聚力量,搭建服务平台
在推动企业与党建工作融合方面,桃花镇鼓励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发挥党员在生产和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同时,依托区域化党建联盟,桃花镇积极 galvanizes 社会力量,组织多次主题党日活动,参与服务志愿者超过600人次。在疫情和自然灾害时期,非公党组织也积极贡献善款和物资,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桃花镇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正朝着更高效、规范和深入的方向发展,助力非公经济的稳步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