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自查报告
一、思想统一
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将内部控制的核心原则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相结合,着重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并将制衡机制嵌入各项管理制度中。这一规范性文件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了重要指导,旨在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规范财政秩序,切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内控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实施范围
从20xx年1月1日起,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人事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审判和检察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统称为“单位”)均需全面开展《内控规范》的实施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贯彻《内控规范》,力求巩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信息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舞弊行为以及腐败现象,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四、组织领导
为保障《内控规范》的落实,县财政局设立以局长为首,分管局领导牵头的工作联络机制,项目涉及局内各股室、县直单位及咨询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负责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实施。各单位应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明确目标和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以确保《内控规范》的实施与运行。
五、实施步骤
全县《内控规范》的实施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组织动员(20xx年5月)
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动员和培训大会,全面学习和宣传财政部的通知精神,系统培训《内控规范(试行)》的意义及内容,为顺利实施内控规范奠定基础。
2. 内控规范建设(20xx年5月―20xx年10月)
各单位需依据《内控规范》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包括:
- 准备阶段(20xx年6月底前完成):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宣传、文化建设,撰写工作方案,并于规定时间内上报县财政局。
- 建设阶段(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包括流程梳理、风险评估、内控诊断、管控设计、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及信息化落地等环节。
3. 总结评估(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各单位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后,需撰写总结报告,经负责人签字后报送县财政局年底前备案。财政和审计部门将对各单位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内控规范》的实施效果,形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参考案例,为未来的实施提供指导。
六、工作要求
1. 认真学习:各单位须组织全体员工做好《内控规范》的学习工作,确保决策层、执行层及监督层全面理解规范的基本要求和监督程序。
2. 加强领导:各主管部门需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内控工作在本系统内的落地实施,配合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3. 跟踪服务:为了更好地指导实施工作,县财政局将组建咨询委员会,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单位解决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4. 按时推进:各单位必须根据时间要求和节点,确保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有序推进。
5. 着力保障:需合理安排落实《内控规范》所需的专项经费,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加强沟通:单位内部和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以确保《内控规范》的有效实施。
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内部管理自查报告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和省人力社保厅于今年4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浙财会〔xx〕6号),明确了我省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工作措施。同时,省财政厅近期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财会〔xx〕26号),这是对我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指导与要求。
为确保各单位能够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各单位需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合理的工作部署、部门间协调、进度追踪及信息报送等环节,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各单位可运用“以评促建”的方法,通过评估不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推动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2. 认真组织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通知中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在此过程中,务必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评价报告需在xx年11月15日前报送至省教育厅,报告内容需涵盖基本情况、工作经验、存在问题(详细列示存在扣分的评价指标及其扣分原因)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改进方向等。
3. 加强监督检查
为确保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够落到实处,省财政厅计划在xx年9月至10月期间组织专项检查,联合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同时,省教育厅也将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进行督促和指导。对未按照要求如期提交评价报告的单位,或在评价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确保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落到实处。
通过此项工作,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为实现更高水平的行政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执行力度,确保按期完成基础性评价工作,共同推动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入开展。
内部管理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依据xxx县财政局下发的《xxx县关于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质量“回头看”工作的通知》(x财发〔2017〕97号),我局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了相关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认真组织
在接到县财政局有关通知后,我单位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制质量“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明确,内部控制报告的编报质量“回头看”不仅是查漏补缺、纠偏整改的过程,也是夯实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为此,我单位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认真自查,查漏补缺
(一)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
1. 在我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部署会议上,单位主要负责人xxx局长亲自主持,支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我单位已成立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并相应形成了会议纪要,由xxx局长担任领导机构负责人。
2. xxx局长主导召开关于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会议,针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健全了工作机制,为组织内部控制工作配备了人员。
3. 我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中,充分明确了包括工作机制、培训机制、沟通反馈、汇报机制及专项问题研究解决机制的各项内容,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4. 我的单位负责人农少平局长严格履行审核责任,并确保所有上报材料都经过严格审核,不存在他人员代签或未经审核的情况。
(二)单位组织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情况
目前,我单位已全面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针对风险评估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了专项培训,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三)单位组织开展经济业务流程梳理情况
1. 我单位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流程清晰,包括预算编制、批复及分解下达、预算执行与分析、调整及决算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透明和可追溯。
2. 收支管理流程覆盖了收入、支出及银行账户的管理,包括票据及公务卡管理等,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合规性。
3. 采购管理流程梳理涵盖了从预算管理到合同支付管理的全链条,确保了采购工作的合规与透明。
4. 资产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也进行了全面的流程理清,各大环节都有清楚的责任划分与流程指引。
5. 合同管理环节的流程明确了合同的订立、履行、纠纷处理及归档管理等内容,这为项目实施的规范性提供了保障。
(四)单位制定经济业务流程图情况
针对各项业务,我单位正在逐步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图。虽然当前的预算、收支与采购管理业务流程图已形成初步框架,但一些细节和风险控制环节尚待进一步增强。我单位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和细化各项流程,确保全面覆盖。
(五)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建立制衡机制的情况
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我单位在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监管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建立了明确的制衡机制,确保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相互分离,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
(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我单位在六大业务领域(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建设项目和合同业务)中,已经建立了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控制目标及其衔接要求,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与有效运行。
(七)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基础工作质量情况
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材料的审核,我单位确保上传的材料与实际情况一致,没有出现漏报、瞒报或编造虚假信息的情况。所有支撑材料均与评分指标匹配,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进行内部管理自查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实了各项制度,发现了并逐步整改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
内部管理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响应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20xx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川财会[20xx]27号),我单位于9月份组织进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自20xx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我单位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在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及适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我单位逐步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富有成效。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内部控制得以规范化,同时也加强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 岗位分离与责任划分: 为了确保不相容岗位能够有效分离,由单位支部副书记胡绍友主持制定了《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在此方案下,成立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部控制办公室设立在财务办公室,监督检查由行办公室负责。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明确,确保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工作机制。
2.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针对所长、副所长及各办公室的职责,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进行授权,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处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建立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这一举措确保了各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在授权范围内有效行使职权,并顺利办理相关业务。
3. 经济事项统一管理: 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以财务室牵头、行办公室监督的联合工作小组,对相关经济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4. 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我单位在预算管理及收支管理方面进行了完善,明确了相关责任及职责,严格遵循审批、审核、支付与核算的规定。此外,我们建立了票据管理制度,并规范了财政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与销毁流程,确保每一环节登记清晰,由出纳负责管理票据台账。
5. 资产管理强化: 在资产管理方面,我们建立和完善了资产管理办法,设立了资产台账。特别是在20xx年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系统,实现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确保资产安全有效使用。
6. 会计管理改进: 我单位对会计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强化了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了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处理程序,以增强会计控制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强化内控监督:
为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防范舞弊行为并预防腐败,我们在决策、执行及监督环节进行了分离,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监督机制。此外,内控与外审结合的模式也得到坚持,每年县财政局都会对我单位的财务账务进行审查与审计。这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外部监督的保障。
三、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
在自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1. 对于预算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仍有必要,推动预算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使其在约束控制力上发挥充分作用。
2. 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要积极培育符合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文化,促使内控意识深入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之中,让内控成为全员自觉的行为,以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不断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以实现单位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