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评判别人。倾听他人说话,不要打断他的发言,并让他把话说完,你对他会有意想不到的新认识。要知道,我们从任何人的谈话中都会有收获的。其次,在和同事沟通当中,也常会发现别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上有许多人是无法以你的尺度去衡量事务的。
其次,批评的话应该就事论事。俗话说:话不要说得太绝。所谓“太绝”,就是太抽象,太绝对。抽象也有程度之分,比如“你这人太差劲了”,比起“你这个人老是不守约,真是太差劲了”,显然前者抽象一些。如果猛然一句“你这人太差劲了”,对方一定莫名其妙,无所适从;后者的说法不那么抽象,相对来说容易被对方接受。因此,向别人提意见时,应尽量具体点,对方才容易接受。话越抽象,越容易使对方糊涂。他会一直想着你话中的含意,甚至不知如何作答。反之如果想故意引起他人生气,抽象点容易奏效。
再次,如果听了对方说话之后,真的发现其中有一点与自己原则相背离,也不能立刻就提出异议甚至批评。在这种场合,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了;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某一点。这样,对方很容易地就接受了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的部分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可能你所不同意的地方却是对方意见的主要方面,但是你最好仍能预先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即使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这样,谈话就可以很融洽地进行下去了。
还有一点是在浩渺无边的谈话题材中,也有一些小小的礁石,要留心避免它。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这是一种不老实的自欺欺人的行为,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做一个百科全书。即使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也必有所不知。所以,坦白地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绝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别人会认为你的谈话有值得考虑的价值,因为你没有虚伪,没有吹牛。别对陌生人夸耀你的个人生活,例如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或是你的儿子怎么怎么了不起。不要在一般的公共场合把朋友的缺点和失败当作谈话的资料,不要老是重复同样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诉苦和发牢骚并不是一种良好的争取同情的手段。做人的基本态度,也应该是这样的。(www.daowen.com)
最后一点是批评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这样的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对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必能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想着,你是设法和他站在一边的,不是和他对立的。说话要温婉和蔼,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恐慌,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把错误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了。这时就可转到别的地方,不可啰唆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致生反感。对方不妥当之处,固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亦须加以显著的赞扬,这样就易于使对方心悦诚服。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转移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修正的,而不是由于你的批评。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你应当给予恳切的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他知过而改。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式的语气,像命令的口吻效果则不好。要注意保存或激励对方的自尊心。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无论领导、同事、朋友还是家人,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与你有着不一样的思想、个性和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生命节奏,求大同、存小异,寻求“和而不同”的乐趣,为自己、家人、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