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文化消费的动力来源和现实需求

文化消费的动力来源和现实需求

时间:2023-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消费的现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6~40岁的中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指数最高,66岁以上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最高。不同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差异比较明显,其中硕士及以上人群的文化消费明显优于其他学历,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文化消费意愿、能力和水平。

文化消费的动力来源和现实需求

回应人类为何消费的理论很多,其中直接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文化消费动力的有三种:异化论(theory of alienation)、社会仿效论(social emulation)和浪漫伦理论(romantic ethic)。

马克思异化论认为是异化推动了消费。工作导致异化,人们在工作中无法找到自我,比如无法找到个性和创造力,于是在生产之外的消费中寻找生产中被否定的自我身份,在消费中寻求满足。

社会仿效论由英国历史学者麦肯崔克(Neil Mc Kendrick)等人在《消费社会的诞生》(The Birth of a Consmuer Society)中提出。他们认为18世纪的英国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消费革命,社会仿效正是刺激这场革命发生的关键因素。社会仿效的发生得益于三个方面的推动:首先,不同社会阶层的亲近为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社会仿效提供了前提;其次,由社会竞争引发了具有强制力的时尚。正如齐美尔认为,时尚就是仿效声望显赫的群体;再次,这些微妙的变化发生在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伦敦,社会距离的缩短和不同阶层之间各种非正式关系的出现,在伦敦对公共空间使用的新方式中变得非常明显,后被称为公共领域(费瑟斯通,2009:37)。社会仿效及其控制刺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从舒适转向奢侈,物质财富令人称赞并非因其耐用而是因其时尚,重要的是,这种转变得到了社会认可:“在短短几代之间,获得物质财产的经验不再是一般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也有能力拥有,这些东西第一次成为所有人合理的渴望。”(转引自史都瑞,2002:5)

第三种理论解释是英国社会学者坎贝尔(Colin Campbell)提出的浪漫伦理,他把现代消费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联系起来。在坎贝尔看来,浪漫及其对个人的重新定义,以及如何通过接触各种新颖的体验方式来提升个体,是消费的关键:

消费行为根本而言并非指实际上选择、购买或使用产品,而是指产品意象让个人能够进行追求快乐的想象;“真正的”消费其实大多都是这种心灵式享乐主义的结果。(2016:77)

消费主义精神是一个涉及假象、白日梦和幻想的个人主义世界,换句话说,现代享乐主义是一个赋魅的世界,关键在于个人的幻想。

韦伯主义学者坎贝尔从魅惑力的可能性方面,发展了韦伯认为现代化世界不可能具有魅惑力的思想。坎贝尔在《浪漫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中,并没有反对韦伯关于早期加尔文主义在资本主义诞生过程中扮演中心角色的基本观点,而是指出韦伯没有做出足够长阶段的分析:韦伯分析的新教伦理大约产生于18世纪初期,而自此之后资本主义继续进化并朝着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加尔文教变得更加愿意接受情感,也就是说,有魅惑力的元素存在于后期加尔文教。坎贝尔认为,新教伦理可以包含赋魅、梦想和幻想,这导致了现代消费主义精神,这是一种“自我想象的享乐主义”。韦伯看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导致理性化的、祛魅的资本主义;而在坎贝尔看来,现代消费主义却导致浪漫的、赋魅的资本主义。韦伯的资本主义是一个冷酷而高效的世界,而坎贝尔的浪漫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虽然生产在理性资本主义中被赋予核心重要性,但是在浪漫资本主义世界里,生产居于次要地位,消费才是具有核心重要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幻想尤其是消费者的幻想被赋予了高度的重要性。(www.daowen.com)

由此笔者认为,文化消费可以理解为,出于补偿工作中缺少的自我身份认可而追求精神满足的一系列行为,想象在此过程中不可或缺,并且得到社会仿效心理的推动,特别是当文化消费具有作为文明的、先进的行为模式的社会意涵时,这种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占有、欣赏、享受或使用,是对符号的转化,在现代消费文化中的文化消费同样需要这种从自我建构的想象经验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对于更为单纯的传统享乐主义来说,想象力并不重要,因为由过往经验就可以得知预期的快乐是什么;然而对现代享乐主义来说,如果某项产品被视为具有未知物质,那追求快乐的人就可以无限想象该产品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满足(坎贝尔,2016:74)。后者正是现代消费的核心。

中国文化消费的现实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快速增长,并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活化。根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从1994—2014年,全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由88.46元增至1093.29元,年均增长13.40%。同期,全国人均总消费年均增长11.88%。总体而言,城乡人均消费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同期人均总消费年均增幅。

《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7)》显示,过去5年,中国文化消费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提高,从2013年的73.7%上升到2017年的81.6%。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包括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满意度5个一级指数。2017年的数据显示,消费环境和消费满意度较2016年有所提高,消费水平、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指数略微下降。从消费群体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口学特征来看,男性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首次超过女性,尤其是消费意愿,但是女性的消费满意度指数比男性高;与2016年相比,女性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所下降。26~40岁的中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18~25岁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指数最高,66岁以上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指数最高。不同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差异比较明显,其中硕士及以上人群的文化消费明显优于其他学历,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文化消费意愿、能力和水平。

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具体类别来看[1],中国文化消费者青睐国内文化旅游、电影、游戏和国外动漫,国产电影和游戏的受欢迎程度和往年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国产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在2016年首次超过国外电影。消费支出前5位的产品和服务依次是文化娱乐活动、电影、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活动、图书报刊。结合文化消费的意愿支出和实际支出可推测,市场成长空间最大的5类产品和服务是文化娱乐活动、电影、网络文化活动、文化旅游、图书报刊。

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作为消费升级重要表现的文化消费,被视为当前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消费的展开涉及文化场所,文化展示空间、文化演艺空间、文化游乐空间等专业化、综合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数量、区域分布和配套设备等多个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型文化空间提供新的文化消费体验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文化空间作为消费对象;二是文化空间作为消费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