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的美学内容需要通过音乐的本身来体现,主要是要通过旋律、节奏、音色、和声以及布局和音乐结构形式等来分析,另外,更重要的是还应该结合创作者的人生经历来进行剖析。
如今世界交流随着交通和通信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便利,音乐作为各个民族传承的瑰宝,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音乐是为了“听”而存在的,这种“听”不是简单地听音乐优美的声音,而是感受音乐创造作品中的各种符号通过外在音响形式,传达音乐的美。但是,如今的音乐已不再是简单的一种艺术的欣赏品,它成为哲学与思想的表达工具,音乐已经不再是仅靠感官来欣赏的艺术品,它更需要用心灵去体会,体会其中的美学思想。
罗曼·罗兰曾对贝多芬音乐中的那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作过非常精辟的评价,他生动地描述道:贝多芬的音乐“不是抽象的睿智,这是输血,是依靠他的音乐的奇异的力量送到我血管的血液。……通过脉管浸透肢体的每个地方,成为我的血肉,我的思想。”贝多芬的交响乐较之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乐,形式更加严谨,内容更加丰富,技法更加娴熟,而他主要表达的思想是博爱、自由和平等三大美学品质,这与他生活时代的环境和他的人格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图3-2 贝多芬像
(图片来自:http://www.baidu.com)
贝多芬的少年时代正处于法国大革命、德国启蒙运动高涨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他13岁那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当时在欧洲已经发展到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对贝多芬的思想和政治信念有着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博爱主题和人文关怀,与启蒙运动思想的人道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贝多芬做人的道德标准是:正直、善良、仁慈、博爱,他把这种思想道德标准看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扶助他人。”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可以说,这一切贯穿在贝多芬的整个生命长河之中,在他的心灵深处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艺术史上的伟大艺术家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贝多芬即是这样的人。在此我们简略地叙述一下爱心形成的心理机制。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研究过爱心的发生机制问题,并且有着相当一致的看法,认为爱心源于个体的深广仁爱和同情之心。费尔巴哈说:“爱心与同情心有密切的关系,爱心不是别的,而只是同情心。”叔本华也如是说:“对于一切生物的无限同情是道德行为最结实的和最可靠的保证。谁充满了同情心,谁就不会侮辱和损害人,不会引起别人悲哀,只要他的能力所及,就会帮助任何人,一切他的行为都标志着正义性和对人们的爱。”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充满了人文关怀,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伟大的艺术家,他特别强调仁慈、博爱、平等、和平。
他于1824年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为奏鸣曲式,深沉、暗淡的引子后出现了顽强、激昂和不屈的第一主题。见谱3-15:
音乐以强烈的声响和八度大跳的直泻彰显了贝多芬反抗性的坚强意志。第二乐章为三段体结构,谐谑曲,主要表现贝多芬想摆脱痛苦、绝望与孤寂,力图追索冥想中的幸福与欢乐。第三乐章为两个不规则主题的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旋律流畅、深长、柔美,表达出沉着、期望的乐思。见谱3-16:
第二主题,节奏富有微妙的弹性,似乎是贝多芬内心深处温柔而缠绵的倾诉。见谱3-17:
第三乐章两个主题变化的一再出现,使音乐中所表达的仁爱、和平、幸福、理想的美好意境更为广阔,整个乐章充满沉思、幻想和期望而富有哲理性,显现出作者沉浸在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与探寻中。《第九交响曲》前面三个乐章都是为第四乐章作铺垫,他在第四乐章里加入人声,用合唱的《欢乐颂》诗篇来尽情歌唱人类的自由欢乐、个性解放、人格尊严和团结友爱。见谱3-18:
他的《第九交响曲》通过“欢乐主题”的旋律,向人们传达他的博爱思想和对“欢乐女神”的崇高体验,呼唤全人类成为兄弟亲如一家。贝多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使交响曲这一纯器乐体裁能够正确地表达他的“博爱”思想并被人们很好地理解,他打破了传统的常规写法,把席勒的长诗《欢乐颂》加以改编和创造,融合了自己的意念和情思,把它谱成合唱曲,写成了本乐章第二部分庞大宏伟的回旋变奏曲,用“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称兄弟”的主题,充分表达了贝多芬的仁慈、博爱的崇高思想和人文关怀之情。
整个乐章表现出人类悲剧性地穿越苦难,走向胜利和欢乐的情感。其中,有苦难也有斗争,有痛苦的忧郁也有魔幻式的热情,有激越的呼号也有严肃的沉思。在这部不朽的交响乐中,贝多芬用他那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之心为人们创造并展现了一个无比欢乐、幸福的极乐世界。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平相处、幸福欢乐应该是人类命运的主旋律和终极目标,但是,这些美好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荡然无存,人间充满了苦难和不平,他要借艺术重新唤起人们心中的爱,为人类找回失去的欢乐和精神家园。
贝多芬最为辉煌的作品《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也是这样。当时,贝多芬的听力越来越差,直至完全失聪。世界对他彻底沉默,但他仍然在洞察世界的变化,通过音乐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在拿破仑失败之后,他感到自己的理想即将实现,兴奋异常,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部问鼎之作。在作品中,他尽情地向世人倾吐了自己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人人自由、平等、博爱,欢乐之声弥漫人间。四个乐章像四部戏剧,层层深入,震撼人心,最后以凯旋般欢乐的尾乐结束全曲。
贝多芬的这部巅峰之作构思宏大,气势磅礴,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并且扩大了当时交响曲的规模和范围,创造性地谱写了由交响乐队、合唱队、独唱、重唱所完成的一部宏伟壮丽而充满哲理性的欢乐颂歌。整个作品体势宏伟,又颇有戏剧性,全曲结构严谨且合乎逻辑,把“欢乐主题”作为整个作品“博爱”思想发展的终极,尽情地加以颂扬。贝多芬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认为上帝把他派到世界上来,不是来享受的,而是带着使命来的,要为人类带来欢乐。当第四乐章把音乐推向欢乐的高潮时,大合唱几乎是爆发而出,欢乐的光辉耀眼夺目,这正是贝多芬用饱经忧患的创作心灵,捕捉到了他一生向往理想的人类博爱的“极美世界”的旋律。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革命者们,提出的主要口号是自由、平等、理性,其中放在首位的是要求自由、争取自由。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卢梭曾大声疾呼:“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处处戴着镣铐。”谁要是“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力,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责任”。显然,启蒙运动家们所要求的自由,既包含着精神自由、个人解放的意义,又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内容和政治倾向。亦即是说,要求自由的口号是针对当时的封建暴政而提出的,具有革命精神和进步意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把自由看做是“人类的神圣法则”,是不可侵犯的“人类尊严”。这种追求“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平等”的崇高思想和人文关怀,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自然而然、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他要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贝多芬热爱自由,他把自由看做是人的最富足的财富,正因为如此,他大胆地表白道:“我一生热爱自由,超过爱其他一切。”(www.daowen.com)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充满着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渴望,恰恰体现了启蒙运动人道主义思想的要求。他创作的《悲怆》奏鸣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宏伟的奏鸣曲式,c小调,作者采用悲壮的慢板作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引子仿佛像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恐怖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以此与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第一个是用低沉而凝重的和弦,表达出严峻的压力。见谱3-19:
第二个是用八度的高音区柔和的旋律和均匀的节奏及和弦伴奏,表现对自由光明的期望。见谱3-20:
两个因素在音区上一高一低,在力量上形成强弱对比,反复出现,相互对抗,表达出在严峻的压力下,人们对自由、光明的期望。呈示部的主题音乐,c小调。见谱3-21:
此段音乐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旋律气势奔腾、后转为辉煌的快板的音乐。这一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展示了英勇不屈的人们敢于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信念。整个第一乐章在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种坚定气势。第二乐章回旋曲式。第一主题,降A大调,如歌的慢板。见谱3-22:
此段音乐温馨、悠然,表达对自由的一种神往和深思。第二乐章a、b、c三个音乐主题回旋出现,通过沉思、回忆和对话,抒发和揭示了英雄丰富的内心世界。第三乐章是用奏鸣回旋曲式写成的。第一主题,c小调。见谱3-23:
此段音乐显得活泼轻快,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明快的背后,却又带有暗淡的色彩与微微的骚动和不安。第三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包含着极其不稳定的游移情绪,仿佛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情景之中。整个第三乐章,反映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对自由的热爱和探索。音乐最后以果断的语气,揭示和肯定了人们生活意志的精神力量。充分表现了他追求崇高自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这种情绪在痛苦中挣扎,在反抗中此起彼伏,全曲充满着斗争的精神和热烈追求自由的激情。在这部作品里深藏着音乐家的一种抑郁、愤懑的情绪、情感和反抗挣扎的美学气质。
贝多芬极力要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渴望精神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然而,他的这种渴望和追求在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为此,他陷入极大的痛苦中,于是他高声呐喊:“在社会上我就如同一条鱼躺在沙滩上一样,反复地去挣扎,也逃不出这个圈子。”贝多芬以不可遏制的热情表现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精神,表现了对幸福生活、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向往。贝多芬在1804年创作的《热情奏鸣曲》与其他交响曲相比毫不逊色,那种压抑、愤懑、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深刻的表现。这部奏鸣曲与《悲怆》奏鸣曲的内容一样,仍然是表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但与《悲怆》相比,它表现得更加强烈尖锐、集中和充分。《热情奏鸣曲》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主部主题由阴暗和悲剧性音乐发展而成,两个主题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又是戏剧性对立的动机构成。见谱3-24:
此段音乐显出苦闷、压抑,同时也是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探索。第二乐章变奏曲式,流畅的行板,音乐充满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人民的亲切、抒情、时而又带戏谑的色彩,乐章后部仍出现严峻的气氛。第三乐章,严峻的基调又带有深厚的情感始终贯串全曲。见谱3-25:
此段音乐在一个音上,不同节奏强劲有力地出现,仿佛是冲锋的军号声,把激动奔放不可抑制的火山爆发似的情感推向戏剧性的高潮,又旋风般地下行音流,音乐立即把我们带入热情而紧张的氛围中。第三乐章音乐展现出英雄在暴风雨般的气势背景中,时而激奋,时而抒情,充满挣扎与反抗的战斗的热情,最终斗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表现出百折不回、不屈不挠、顽强英勇的斗争精神。贝多芬在这部奏鸣曲的创作中把热情洋溢、奔放不羁的情感纳入一个构思严密、完整统一的奏鸣曲式形式里。挣扎和反抗是沉重的、艰难的,前景是暗淡、渺茫的,但意志却是坚强的。贝多芬创作的《热情奏鸣曲》是为了唤醒民众为争取自由而战,表现了他音乐创作的深刻思想:只有大众群体的斗争力量,才能实现自由、光明和个性的解放。贝多芬在他的伟大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不畏强暴、追求自由的精神,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最强有力的自由之声。
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最终归结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的内容和特点是以“天赋人权”论为思想武器,批判抨击封建的政治制度。贝多芬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一样,接受了当时流行的这种思想。他们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权力,而封建制度则是一种扼杀人的自由、平等的制度。贝多芬在当时的社会被专制制度所威逼,不得不反思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为什么社会这样不平等?我凭什么要接受和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和奴役?于是,他在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奋起反抗贵族阶级的等级制度和特权,要求在法律、政治面前人人平等。他深刻地认识到,在现存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卢梭对这种不平等作出了精辟到位的剖析,它具体表现为“某一些人由于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如:比别人更富足,更荣耀,更有权势,或者甚至叫别人服从他们”。而社会之所以存在着不平等,其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和等级制度。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反对等级制和特权,要求在社会地位上、人格上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享受平等生活的权力。这种要求平等的思想,反映了19世纪初资产阶级对政治上的无权地位的不满,反对神权、君权的至高无上。贝多芬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低微,使得他对平民百姓有着极大的同情心,因此,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市民阶级意识。他所说的“扶助他人”即是指那些和他一样在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封建主义束缚,受到等级制度屈辱的本阶级或出身卑微的劳苦大众。贝多芬在1807年至1808年创作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共五个乐章。如第一乐章音乐一开始弦乐奏出。见谱3-26:
音乐明朗、清新、和谐的田园气息的旋律音调贯穿在整个乐章里。如在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第二部分农民的舞曲。见谱3-27:
音乐低沉、强壮,好似笨拙、粗犷的老实农民跳舞的场景。整部《第六(田园)交响曲》描写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绚丽景色的热爱和陶醉于其中的愉快心境,表达了贝多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歌颂的都是小人物,如村民、牧童、农夫等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
贝多芬认为他的音乐应该是用来为穷人争取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服务的,应该是属于劳苦大众的。贝多芬的创作有着高尚的人格,他“不重势力”、“不卑躬屈膝”,强烈地呼吁平等,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封建贵族阶级等级观念的反感。尽管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长期出入贵族的宫廷,并且常常很不情愿地把自己的作品提供给贵族阶级享乐,但他却从内心深处厌恶和瞧不起那些封建的王公贵族。在贝多芬看来,一个市民阶层的艺术家在人格上是与贵族平等的,不仅如此,而且在人格上,道德上甚至高出了后者。他对贵族常常表现出一种轻蔑的态度,他说:“世界上没什么事物比大人物更渺小了。”那些大老爷们只能制造头衔和勋章,却“不能制造伟大的人物,不能制造这庸俗世界中的精神高峰,他们必须懂得在我们身上看到的那些伟大的东西,公爵有过,并且将会有几千个,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贝多芬清醒地意识到,音乐绝不应该成为供那些精神空虚、贫乏的贵族阶级的消遣品,而应该是一种能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起到“启示”作用的崇高的艺术品。贝多芬认为音乐不仅“能联合人类”,而且还“能把人类提高到神圣的地步”。他深信自己的音乐能同人们的精神相通,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毫不为我的音乐担心,它绝不会遭到厄运,谁了解它,谁就能超脱寻常人难以摆脱的苦难,争取人类的平等。”
贝多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意图和崇高的指向。在此借用林庚评价李白的一段话,来评价贝多芬似乎也很恰当,他以“一个布衣的平等、自由的斗争信念,向社会宣战,领导了那个时代争取解放的情操和高涨的民主意识”。贝多芬把反对封建专制的全部愤怒、不平的情感都用音乐的方式宣泄喷发出来,这正是贝多芬人文关怀的内蕴和实质。他怀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向封建专制挑战,决心用自己的音乐为人类争取自由、平等,并唤醒广大民众起来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光明,幸福和美好的自由,平等的人生宏伟诗篇。这些在他的音乐创作《悲怆》奏鸣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全曲充满着斗争反抗的精神力量和热烈追求平等美好幸福生活的激情。主部主题淳朴、柔美,具有真挚热烈崇高的风格。在全曲的结束部分,贝多芬用顽强不息、坚定有力的结束句向人们表明,百折不挠的英雄们,依然勇敢地屹立在斗争的激流中。《悲怆》奏鸣曲虽然表现出来的是音乐家在激烈的变革时代的感受和遭遇不平等待遇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却反映了他们追求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一代变革者的大胆追求和探索,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渗透着人类高尚的道德。正如他常勉励自己的那样:“勇敢的优秀的人趋向高尚与辉煌的事业,胆怯和恶劣的人走向无谓的勾当。”贝多芬正是一个勇敢而优秀的人,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不管是由现实社会封建专制所引发的对人类的同情和支持,还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和人间正义的树立和伸张,无不表现出维护人类社会自由、平等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崇高人格力量和极大的人文关怀。这正是贝多芬创作的心理内涵的美学品质。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有人文关怀,“人类就永远不会再堕入动物之中,不会再回到蒙昧时代”。为此,我们可以从贝多芬音乐作品中感受到他创作的脉络和他的人生经历,把握他音乐创作深刻的思想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