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陆羽烹茶图》之隐士情怀

《陆羽烹茶图》之隐士情怀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流传于世的作品有《陆羽烹茶图》、《溪亭送客图》、《晴川送客图》等。其中,《陆羽烹茶图》最为出名。此图有作者的自题,即陆羽烹茶图。图上所绘的是陆羽和一位他的童子,悠闲煮茶的情景。这个男婴便是陆羽,而这座桥被后人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也被称作“雁叫街”。而《茶经》的写作合完成,更是离不开皎然的资助。

《陆羽烹茶图》之隐士情怀

赵原,名原(元),字善长,号丹林,年不详。擅长诗文书画,在明洪武初年,奉诏入宫,由于画的画与旨意不相称被杀。赵原擅长画山水,圆劲秀逸,也擅长画竹子,画法不一,有龙角、凤尾之称。流传于世的作品有《陆羽烹茶图》、《溪亭送客图》、《晴川送客图》等。其中,《陆羽烹茶图》最为出名。

此图有作者的自题,即陆羽烹茶图。卷尾是两人的印章,还有窥斑等诗题,另有清内府鉴藏印。图上所绘的是陆羽和一位他的童子,悠闲煮茶的情景。远处山峦起伏,意境清远;近处茅檐数座,水面辽阔。临溪之处筑有草阁,阁内的坐榻上斜倚着一人,应该是陆羽,前面还有一童子正拥炉烹茶。树点墨法,粗重厚实;山石皴法,侧锋圆转。整幅画面图文并茂,准确的显示了文人生活隐居闲适。“画师今赵元,东吴谅无双”是时人对赵原的评价。在当时,师是对职业画家的评价。

此处插入图片:陆羽烹茶图

陆羽是唐朝的文人,以嗜茶闻名,《茶经》是他的传世之作,后人尊其为“茶圣”。据史书记载,陆羽是一个弃婴,《唐才子传》、《新唐书》里,都有记载。733年,智积禅师走过西郊的一座小桥,忽然听到桥下群雁哀鸣,往近处一看,是几只大雁正在用翅膀守护着一个男婴,男婴已经冻得瑟瑟发抖,智积便把他抱回了寺中。这个男婴便是陆羽,而这座桥被后人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也被称作“雁叫街”。(www.daowen.com)

智积是唐朝著名的僧人,就在附近的寺西村,饱学儒士李公卜居于此,并且两人交往很深。于是智积便把这个弃婴宋于李公夫妇抚养,当时他们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依着季兰的名字,就给这个婴孩起了名字叫做季疵。后来,在两个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李公夫妇因思乡之情日炽,便一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季疵便回到了龙盖寺,留在了智积身边。智积禅是有意栽培他,首先为他取了卦名,占得了“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是上面的卦辞,于是定陆为姓,以羽为名。智积煮得一手好茶,陆羽便自幼学了茶艺。十二岁,陆羽离开了龙盖寺,先后当过戏班子里的丑角、做过编剧、写过曲子,后来受名臣李齐物赏识,拜在火门山邹老夫子门下,十九岁学成下山。

陆羽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当时正值战乱,但他还随着难民南下,游遍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考察并搜集了大量茶叶的产制资料,还积累了很多品泉鉴水的经验。曾写下一篇《水品》,可是现在已经失传了。但在同一个朝代的文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里,详细地开列了一张陆羽品评的水单,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搜集了第一手的并积累了,撰下,可惜今已。但同代文人在里,曾出过的江河井泉及雪水等共二十品的。如第一要属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二当为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三是蕲州兰溪石下水。而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排列在第七位,最有意思的是张又新还记载了一个故事,陆羽在扬子江畔考察,巧遇州刺史李季卿,两人便同船而行。李季卿听说这里的水煮茶非常好,就命令士卒前去汲水,不料半路上把水洒了一半,就偷偷的舀了岸边的江水。陆羽尝了一口,说:“这不是南零的水,而是近岸的江水。”李季卿又令士卒取水,陆羽唱罢,才微笑道:“这才是南零的水。”取水的士卒心服口服,这才告诉了陆羽详情,陆羽的名气也随之流传开来,并且越来越神奇。明清的茶艺专家认为,临岸江水和南零水,一浊一清,一重一轻,对陆羽来说并不难分辨。

陆羽一生,结交最深的当属诗僧皎然。皎然本姓谢,南朝谢灵运的后代。陆羽与他相识后,竟结为忘年之交,风雨同舟四十余年,直到两个人相继去世,《唐才子传》里也记载了这一段佳话。皎然虽长年隐居,但与当时的权贵高士都有来往,这种性情也拓宽了陆羽的视野。并且,陆羽在妙喜寺居住多年,在收集和整理茶事资料时,皎然都帮了不少忙。而《茶经》的写作合完成,更是离不开皎然的资助。780年,这本历经三十载的三卷本《茶经》,终于付梓,陆羽自然呕心沥血,皎然也是功不可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