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白蹄乌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白蹄乌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白蹄乌”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这匹马通体纯黑,只有四只白蹄采取的这个名字。经过研究,葛承雍先生认为,单单因为赞美“天可汗”唐太宗的赫赫战功及其坐骑而取“白蹄乌”,并不能够恰当的说明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从这一方面解释,即“白蹄乌”是一匹冠以“少汗”之称的专名坐骑,换句话说就是,在立有战功的黑马前面加上赞美的称衔或者是某种高贵的官号。

白蹄乌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赵霖,生卒年不详,雒阳(河南洛阳)人,善画人马。与他同时代的擅长画人马的画家,并不在少数,流传于世的作品也不多,其中赵霖所创作的《六骏图》就是一幅难得的精品。《六骏图》,横444.2厘米,纵27.4厘米,绢本,设色。赵霖是根据昭陵六骏的浮雕石刻创作的这幅《六骏图》,不但忠于石刻上马的英武生动,而且还发挥了绘画之所长。马的形象圆肥劲健,鬃毛飞扬,嘴鼻刻画细致,栩栩如生。

《昭陵六骏图》分别单幅描绘了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白蹄马、特勒骠、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拳毛騧,内蕴着画家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而卷首处的《丘行恭拔箭》更体现出了人马之间深厚的情感

(一)白蹄乌

白蹄乌,四蹄俱白,毛色纯黑。据《六马图赞》记载,白蹄乌是618年间,李世民与薛举的儿子薛仁杲在浅水原(陕西长武)作战时所骑的马,由南往北排列,它被列在祭坛西侧的三骏之末。

617年间,在金城郡,薛举和薛仁杲父子起兵。很快,薛仁杲就称帝了。十二月,薛举父子集结10万大军,想在李渊父子根基不稳的时候,进攻长安,进而夺取政权。第二年六月,薛家军就占领了泾州,后来一直开到了豳州、岐州一带。为稳固政权,李世民被唐高祖李渊封为西讨元帅,率众将抗击。李军和薛军势均力敌,结果在高城地区相持了近两个多月。到了十一月,薛军的粮草出现严重不济,进退两难,军心浮动。此刻,李世民抓住战机,连夜调集了兵将,想要趁机夹击。李世民首先用少量的兵力在浅水原引诱并迷惑敌人,以此来拖住薛军的精锐兵力,随后出其不意, 自己率劲旅直捣敌人的后方。当时,李世民骑着“白蹄乌”,带着数名精骑,杀入敌阵,薛军顿时大乱,兵卒们则向折城溃逃。为了彻底消灭敌军,李世民再次催动“白蹄乌”,带着两千余名将士紧紧追赶,一昼夜间竟奔驰二百余里,最后把败军薛仁杲围定在了折慧城内,他扼守要道,最终迫使薛仁果及其残部开城投降。浅水塬一战奠定了唐朝立足于关陇的政治基础。而石刻上的“白蹄乌”鬃鬣迎风,四蹄腾空,筋骨强健,它那疾速奔驰的英姿让人不难想到,当年为追击薛军,载着李世民在黄土高原上急驰的情景。唐太宗题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白蹄乌”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这匹马通体纯黑,只有四只白蹄采取的这个名字。经过研究,葛承雍先生认为,单单因为赞美“天可汗”唐太宗的赫赫战功及其坐骑而取“白蹄乌”,并不能够恰当的说明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他认为,“白蹄”二字原意应该是幼马或幼骆驼,有“少汗”的意思,它取自突厥语“bota”。从这一方面解释,即“白蹄乌”是一匹冠以“少汗”之称的专名坐骑,换句话说就是,在立有战功的黑马前面加上赞美的称衔或者是某种高贵的官号。这种象征意义不仅符合传统上唐人颂扬圣皇名君的作法,也符合突厥一族歌颂英雄坐骑的习俗。

(二)特勒骠

特勒骠,喙微黑色,毛色黄里透白,是李世民在消灭割据势力刘武周的战争中,与敌军重奖宋金刚作战时所骑的马,位于祭坛东侧首位。

刘武周,本是隋朝人,跟随父亲迁到马邑,任鹰扬府校尉。617年,他杀了守城太守而自立,并遣使去往突厥,表示归附,后来被封为定扬可汗,从此割据马邑。乘唐军忙于应付薛仁杲的空虚,勾结勾结突厥,数日间他的大将宋金刚便攻陷了介州,唐军数次败北。齐王李元吉也放弃城池,逃回了长安。由此,刘武周一部便占据了大唐在山西的大片城池和重要的军事要地。高祖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惊,正在他想要放弃失地,镇守关中时,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李世民认为,失掉河东地区,镇守关中只是徒劳,因为关中自此成为孤立之城。也只有继续出兵,彻底消灭刘武周势力,大唐才能久居关中,社稷才能稳固。于是,李渊便派李世民出兵狙击。十一月,李世民率领众将士直趋龙门关,渡黄河,数次挫败刘军的前锋力量。不久,两军在柏壁对垒,一时僵持不下。此时,李世民决定采用“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 自当遁走”的战术。果然,第二年二月份,敌军粮尽兵乏,军心大乱,李世民乘机率大军穷追猛击,最终彻底消灭了刘军。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骑着“特勒骠”,昼夜间,米水不进,不间断的追出二百余里地。三天时间里,马没卸鞍,人没解甲。

石刻上的“特勒骠”腹小腿长,体形健壮,属于突厥名马,是锡尔河流域典型的的大宛马,也就是汉代闻名的汗血马,它还是隋唐时期为人们一直寻觅的神马。有研究者认为,特勒是突厥较高的官号,唐太宗用官号来为自己的坐骑取名,不仅是在赞扬骏马的高贵,也是在炫耀自己的战绩。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说道:“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三)飒露紫

飒露紫,前胸中一箭,李世民铲平王世充,东征洛阳时所骑的马,位于祭坛西侧首位。“六骏之中飒露紫”是惟一旁伴着人像的。

旧唐书·丘行恭传》记载,620年,李世民与王世充交战于洛阳邙山,为摸清对方虚实,李世民跨上飒露紫,带上数十名骑兵,冲进敌阵,杀开了一条血路,并且一直到达了敌阵背后。由于来势过猛,王世充在阵中晕头转向,一时间陷入慌乱之中,几乎再也没有人敢去抵挡前锋。而李世民也只顾着猛冲,和将士们相继失散,紧随其后的就只有丘行恭一人。突然,在他们面前横出一条长堤,没有善罢甘休的王世充一箭射中了战马飒露紫,就在这危急时刻,大将军丘行恭调转马头,连射敌兵,随即下马,让李世民骑上了自己的马,而他自己则一手牵着飒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杀回了营地。归营之后,丘行恭为飒露紫拔出了胸前的箭,飒露紫也随即倒了下去。李世民为表彰丘行恭战功,就命人将拔箭的情景刻在了石屏上。

石刻的飒露紫就是捕捉了这一瞬间,中箭之后的飒露紫,四肢无力,眼神低沉,垂首偎人,臀部稍微后坐,剧烈的疼痛让它全身像是在颤栗着。旁边站的是丘行恭,他身材魁梧,左手抚摸着马,右手拔出了箭,满眼都是对御马的疼爱之情。这种人马之间的救护之情,深挚感人,无不涕零。李世民赞日: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www.daowen.com)

飒露紫的意义,人们一般是依照唐太宗所题的赞语“紫燕超跃,骨腾神骏”,即一只纯紫色的燕子,且轻健如飞。葛承雍先生得解读是,“飒露”这个词也是源于突厥语,还原为唐代域外的词汇,其对应汉文是“始波罗”、“沙钵略”。据记载,这两个词被突厥人常常用作领袖的荣誉称号,即高级官号之一,并且把“勇健者”也称作是“沙钵略”和“始波罗”。由此,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才是飒露紫的内涵。

(四)什伐赤

什伐赤,纯赤色骏马,位于祭坛东侧末位。关于“什伐赤”内涵,有一位名叫原田淑人的日本学者认为,什伐”又译作“叱拨”,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也就是汉语里“马”的意思。祭鸿生先生经过多次论证后也认为“叱拨”或“什伐赤”都是汗血马。而葛承雍先生认为,“什伐赤”也是用突厥的官号来命名的一匹坐骑。“什伐”源于突厥语,转译成汉文是“设发”,“设”又有“沙”、“察”、“杀”等译法。根据《通典·突厥上》的注释以及《旧唐书.突厥传》的文献记载,“设”是在突厥语里是领兵的将领。被任为“设”的人都是可汗的直系亲属,也就是所谓的“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可建立牙帐,地位在可汗和叶护之下,拥有二万人左右精锐兵马,专制一方。虽然学术界对于“设发”的含义和对译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大家都公认它是突厥的高级官号。所以,“什伐”是“设发”的异译,昭陵六骏之“什伐赤”是指一匹用突厥的官号来命名的坐骑。

据文献记载,什伐赤是李世民当年在洛阳城外和王世充和窦建德作战时所骑的又一匹坐骑。在两方交战中,什伐赤身中五箭,并且都在臀部,其中有一支是从背后射来的。石刻伤的什伐赤依旧是带剑飞奔的形象,李世民为其题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五)青骓

青骓,苍白杂色,根据岑仲勉和葛承雍的考证,这匹骏马有可能来自西方的大秦国。青骓之“青”不是指颜色,而是突厥文中的“cin”音和“sin”音。对应的汉文可译为“秦”,在当时与“青”同音,所以称为青。

根据文献记载,青骓是李世民当初在洛阳武牢关和窦建德交战时所骑的马,位于祭坛东侧三匹马的中间。在武牢关大战中,李世民起身上马,首当其冲,在他的身后是一支精锐部队。他一声令下,整个部队亦如离弦之箭一般,射入了敌军长达20里的列阵之中。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左驰右掣,一举击跨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并在牛口渚俘获了敌军首领窦建德。一场战争下来,李世民所骑的青骓,身上中了五支箭,前身一支,后身四支,全部都是迎面而来,足见这匹骏马的迅猛、刚毅。

石刻的青骓,疾驰电掣,彰显着无所畏惧和冲锋陷阵的激烈场景。武牢关之战,是大唐初年能够取得统一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后来,李世民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六)拳毛騧

拳毛騧,周身旋毛,黄色,黑嘴头,本名洛仁騧。是李世民在与刘黑闼大军作战时的坐骑,也是他唯一一匹战死沙场的烈马,位于祭坛西侧三匹马的中间。

此处插入图片:拳毛騧这匹马原本是许洛仁,当时的代州刺史献给李世民,所以就根据他的名字给这匹烈马起了名字,即洛仁騧。许洛仁死后被葬在昭陵附近,作为陪葬,而他的墓碑上就记载着自己在武牢关给李世民献马的故事。后来人们见他全身的毛旋转卷曲,就又称它拳毛騧。一般来说,如果马的身上有旋毛,就会认为它丑陋且卑贱。但是,这匹马却比一般的马蹄大快程,矫健善走,这也是为什么把它称作拳毛的原因。这个马名也体现着唐太宗善识骏马,不以常人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姿态和胸怀。

在李世民的众多坐骑中,拳毛騧是唯一一匹战死沙场的骏马,在大唐初期的平乱之中,和李世民一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武牢关之战后,窦建德夫妇被擒,最后斩首。他们的旧部范愿和高雅贤怀恨在心,便以刘黑闼为首在河北起兵,开始了复仇之举。他们势如破竹,一举攻陷了河北一带的众多城池,收回了窦建德的大部分失地,还俘虏了唐军的著名将领薛万彻和薛万备。621年,李世民再次领命,征讨刘黑闼。他采用断粮筑堰的计策,最后逼得刘军南渡沼水,唐军围追堵截,与其展开了殊死之战。在这次战斗中,李世民的坐骑拳毛,连中九箭,战死在了沙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