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1018~1079年),号笑笑先生,字与可,又称石室先生,诗人、画家,梓州梓潼郡(今四川绵阳)人。宋仁宗年间的进士,曾任多处地方知县,是苏轼的表兄弟,擅长诗画,深得司马光、文彦博的赞许,表弟苏轼也对其敬重有佳。
文同以擅长画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才着手去画,注重体验,有“墨竹大师”的美誉。文同流传于世的作品有四件,其中《墨竹图》最为著名。这幅画上描绘的是一根倒垂的竹子,从左上角顺势而下,又翻转向上,劲挺而秀峭。文同截取了竹最为动人的姿态,竹叶飘洒,竹枝斜依,竹竿劲健。竹叶以毛笔撇出,用浓淡区分正反,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并且竹叶的大小和转侧都表现得生动形象而又自然而然。整幅画看来,给人以潇洒的姿态,更有清新的感受。这与郑板桥的竹子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此竹重在写实,亦如文同提倡的那样,画好一幅画,仔细观察是不可或缺的,也许就是因为文同经常和竹子在一起,才华出这样灵动而又逼真的墨竹。郑板桥的竹子重在绘意,他经常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竹子身上,通过描绘如君子一样的住才表现自己的高洁之风抑或是君子之道。文同的这幅图并没有名款,仅仅有“文同与可”、“静闲书屋”两个印章,是为大家所公认的唯一真迹。另外诗堂上还有明初收藏家的题字以及嘉庆和宣统两方的鉴藏玺印。
苏东坡是北宋的另一位全才,与文同齐名,二人本为亲家,因为爱好诗画,更是情同手足。据说,苏东坡也很喜欢竹子,还是个“竹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曾这样说过,这不仅是自己生活的态度,更是文同的坚持。文同在担任洋州的太守时,比人都认为这里穷乡僻壤,不适宜居住,文同却十分惬意,只因这里满山遍野的都是竹林。有一天,文同和夫人一起观竹,回来之后又以竹笋下饭。吃饭的时候,收到了苏东坡的来信,信上说汉刀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文同读完竟放怀大笑,心情大好。文同曾坦言世无知己者,唯子瞻(东坡的字)识吾妙处。而苏东坡也常说一日不见,使人思之。后来,在苏东坡得知文同病逝的消息时,手摩画册,挥泪不止。
为我们所熟知的成语“胸有成竹”就是起源于文同画竹的思想。传说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不间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 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www.daowen.com)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墨竹图》的真迹现在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法严谨形象真实。另有一幅摹本,藏在广东博物馆。总而言之,不仅这幅图为世人津津乐道,文同对于画竹的喜爱和求实求似的认真精神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