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其作者是西汉楚元王四世孙光禄大夫刘向。刘向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经历了宣布、元帝、成帝三朝,曾任光禄大夫等,是西汉著名的学者。他编此书的原因是因为汉成帝整日沉湎于酒色,宠信赵飞燕姐妹,使朝政大权落到外戚手中,危机刘氏政权。刘向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便明白指出,只好费了许多功夫,引经据典,搜罗昔时贤后贞妇,兴国保家之事,写成了一册《列女传》。
《列女传》共有七卷,记载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位左右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分为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娶传。其中,《仁智传》记载了十五位古代女子的故事,《列女仁智图卷》就是根据《仁智传》中的记载绘制而成的。现存故宫本《列女仁智图卷》中绘制的画面共分十段:(1)楚武邓曼(2)许穆夫人(3)曹嘻氏妻(4)孙叔敖母(5)晋伯宗妻(6)卫灵夫人(7)齐灵仲子(8)鲁室漆女(9)晋羊叔姬(10)晋范氏母。第一个故事描绘的是《楚武邓曼》的情节。楚武王在公元前699年讨伐罗国,随后在讨伐随国的过程中,他的妻子邓曼逐渐开始展现出深远的政治眼光。在任命屈瑕讨伐罗国时,邓曼规劝楚王要用美德来训诫官员,以刑罚使刚腹自用的将领屈瑕(莫敖)有所敬畏,但楚王并没有听从。结果楚军抵达郡水后大败,屈瑕自杀,这果然应验了邓曼的预见。故事里出现了数个人物,既有出征前的场面,又有出征后的场面,还涉及到不同的战役。但是绘画选取的是楚王执兵器出征随国前与邓曼相视而语的画面,似乎正在表述“王德薄而禄厚,施鲜而得多,物盛必衰, 日中必移”这番道理。左上方榜题“楚武邓曼,见事所兴,谓瑕军败,知王将亮,识彼天道,盛而必衰,终如其言,君子扬称”,正是颂的所有内容。
画面第二段描绘的是《许穆夫人》的故事,《列女传》中的大致情节是说卫懿公的女儿即许穆公的夫人,当初出嫁时,遇到许、齐两国使者轮番说媒。该女向父亲陈说了两国的势力对比及嫁往齐国的意愿,但卫懿公不听,将她许配给许国。 日后翟人攻卫,许人都不能自救,卫人最终也没有得到齐国的求助。《列女传》以此表彰许穆夫人未嫁时能够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图卷中一共刻画了五个人物从右至左分别为:齐国使者、许国使者、其父卫爵公、其母傅氏、许穆夫人,选取的是卫家当年接待求亲使者的场面。齐、许两国使者各持一旎,相视而笑,齐使者背对观众,许使者正对观众。从画面上对面部的刻画来看,齐使者颇为忠厚,许使者则面露狡黯之色。卫公转身回视身后的傅氏与女儿,似乎是在询问妻女的意见。关于日后嫁娶和一语成谶的情节,在这里并没有显现的空间,但是画家选取的媒人上门的情景却是后来一切故事的源头,体现了画者的用意。
第三段关于《列女传》中的《曹僖氏妻》。晋公子重耳流落曹国时,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看出重耳未来有治理国家的迹象,故劝告丈夫不要不事礼遇。嘻负羁听从妻子的劝告,偷偷给重耳送餐饭与璧玉。后来,重耳得晋国天下,攻打曹国,嘻负羁受到了保护,无数百姓至僖家门口以获庇佑。画面描绘了僖负羁与妻子交流的场景,似乎在商量对晋公子的策略。僖负羁一手执剑一手执璧,仿佛已采纳了妻子的意见,决定对重耳以礼相对。语言是无法通过画面表达的,但是创作者在此通过僖负羁执璧这个细节表现了他的决定,换言之,画者通过细节暗示了故事之后的走向。
第四段关于《孙叔敖母》。在孙叔敖还是婴儿时,出游见到一条有两个头的蛇,他把蛇杀了。回家后他告诉母亲,听说看见两头蛇的都会没命的,怕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杀死埋了。他的母亲认为有阴德的人必然会得到报答,德行可以战胜不祥,仁义可以消除祸害。孙叔敖长大之后当了令尹,果然交了好运。画面左侧站一童子,仰面对一妇人,截取的是孙叔敖杀蛇归来与母亲对话的场景。画面中妇女面色沉静,身体前倾, 目光的倾角正好与手边仰头的童子相遇。虽然能够辅助表现的器物不足,但这个片段着力刻画了人物的形容与衣着。画面中的孙叔敖母亲衣着考究,作者不仅以线描突显了裙据的飘逸,还刻画了诸多细节,如腰带上的花纹,一丝不苟的发式,显示出一位威严的、受过良好教育、有身份的女性形象,类似的塑造在整幅列女图卷中是独一无二的。再看她身边的童子,顶着两个可爱的童子髻望向母亲,似在倾诉刚才的遭遇。从画面中者的互动关系可以判别出训练有素的家教,不同于溺爱也不见过分严厉的场面。
第五段关于《晋伯宗妻》。晋大夫伯宗以直辩而闻名,他的妻子劝诫他直言是会伤人的。为了避免日后的灾祸,妻子建议他同贤大夫毕羊结交。伯宗于是这么做了。后来在奕不忌之难中,伯宗果然因为得罪人而遇害,但是他的儿子因为事先托付给毕羊而避免了灾祸。这个故事强调了做错事情是无法通过药来医治的,表彰伯宗之妻懂得此道理,有预见性。画面中共绘三人,从右至左:晋伯宗妻(二分之一正面),晋伯宗(四分之三正面)、毕羊(二分之一正面)。这个画面有两处有趣的地方:第一,截取的是晋伯宗极力与毕羊相结交的画面,两人之间的空间较窄,从设计的相隔空间可看出交好的程度,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而晋伯宗与其妻之间空间较大,就观感而言,其妻很像隐藏幕后的军师,有运筹帷握决胜千里之外的气质;其二,两男子中一人以二分之一正面展现毕羊似在倾听晋伯宗言语,一人以四分之三正面展现晋伯宗,手执佩剑,恭敬而郑重,女子以二分之一正面展现,还突出了她身后极长的裙摆,上装与下装的布料都呈现出飘摇的模样,仿佛今日所见演员剧照中捕捉到的被风吹动时的姿态。这种动态的飘逸与其他几个片段中的静态飘逸有很大的差别。从空间的铺排与服装的飘动之间显现出作者对人物关系与人物气质的理解,对细节的设计体现了作者欣赏的态度。(www.daowen.com)
第六段画面关于《卫灵夫人》。卫灵公和夫人夜谈时,听见车子移动发出的声音到宫阙时停下,过了宫阙又响起来。灵公问夫人这是何人,夫人答是蓬伯玉。按礼的规定,行至国君宫室门前要下车,见君主使用的马要敬礼。夫人猜测的理由是,蓬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仁义有智慧,事奉国君谨慎,不会由于天色昏暗就抛弃礼仪,所以认定是他。灵公派人去看,果见蓬伯玉。卫灵公为和夫人开玩笑,谎称不是蓬伯玉。其妻听闻后斟酒并两次下拜祝贺:“起初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蓬伯玉,现在看来,卫国还有同他不相上下的人,君王就有两位贤臣了。国家多贤臣是天大的福分。”在《列女仁智图卷》中分两个画面展现这个故事,从右至左,第一个画面是卫灵公与夫人夜坐的情景,第二个画面展现蓬伯玉下车步行。一面,卫灵公坐于一架三折屏风围起的空间中,正对观众,其妻坐于右下角面朝灵公,背对观众一面,蓬伯玉于门外下车步行,所谓“礼下公门式路马”。
第八段画【卫灵夫人】
面绘的是《鲁漆室女》的故事。鲁国有一位一直未嫁的女子,她不担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却对君王老去而太子尚幼的国情饱含隐忧。邻人认为天下的大事与女子无关,尤其大龄女子更应当关注自己的景况。此女却言词凿凿,通过引证自家兄弟的例子,论证了事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进而说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无本之木。后来鲁国果然国破。故事称赏了该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胸怀与眼光。这段画面截取的是鲁漆室女倚靠着断壁残垣与邻人对话的场景。据现存的图卷,这个画面并不十分清晰,但是可一窥构图者选角度的眼光。
第九段关于《晋羊叔姬》。羊舌子不容于晋,遂来到三室之邑。三室之人合伙偷羊,送予他一只。羊舌子听其妻叔姬的话将羊接受了下来,但叔姬认为不能吃不义之肉。于是羊舌子将羊埋入瓮中。过了两年,偷羊的事被揭露,官吏来找羊舌子,挖出瓮来,羊的骨骸尚在。这段称赏叔姬有预防祸害、远避嫌疑的眼光。故事的后一段说的是羊舌子与叔姬的儿子叔向和叔鱼的故事。叔向要娶姿色卓异的女人,遭到叔姬的强烈反对,后来叔向与该女的孩子果然使羊舌氏遭难;叔鱼出生时,叔姬认为其面向不善,长大后他果然因为贿赂,与人争讼而死。绘画只截取了前一段故事予以表现,即羊舌子与妻子商量,如何处理被迫接受的羊肉。这么判断的依据是画面中的两个童子形象。叔姬反对食用不义之肉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这样会妨碍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于耳濡目染中的孩子是至关重要的。最后,补充说明该画卷中残缺不全的两处画面:第七段《齐灵仲子》的故事,齐灵公夫人仲子劝丈夫不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无故改立太子会引起灾难,灵公不听,结果新立的太子果遭不测。现存画面只有太子光的形象,让人有些费解。另一处残缺的画面是第十段《晋范氏母》,说范献子的妻子对三个儿子未来的命运有准确的预见。但画面不甚完整,只展现了长子和中子的面貌。
《列女传仁智图》卷所画的都是人们熟悉的历史典故,因此,画家没有具体描述这些故事的情节,而是注重绘出人物的表情特征。这些人物在顾恺之的笔下,被描绘的生动有趣,使画卷中的人物之间有了一种超然的内在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