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每一首都是经典,李商隐的四首经典古诗词

每一首都是经典,李商隐的四首经典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5-0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李商隐的这首《游子吟》从音乐和诗词两方面共同创造了古词新韵的艺术风格。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经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等作品已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无奈他们隐秘的爱情因宋华阳怀孕而遭扼杀,李商隐被驱逐下山,宋华阳被遣返回宫,他们从此天各一方。于是李商隐的诗常常以“无题”命名,词句清灵优美,诗意朦胧幽隐,寄情深微绵延,独具凄艳隐秀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的这首《游子吟》从音乐和诗词两方面共同创造了古词新韵的艺术风格。

1.见【谱例】27

游 子 吟

2.【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面难,别离更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风力竭,百花凋谢。)

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才会死去,)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流干了最后一滴泪才会化成灰烬。)

3.【注释】

①无题: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以爱情为主要内容。

②丝:与“思”谐音,这里指“相思”。

③泪: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作者】

(1)词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14]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约858年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代表作品有《无题》《楚宫》《残花》《锦瑟》《夜雨寄北》《蝉》等。

(2)曲作者

黎英海(1927—2007年)四川富顺人。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努力奋斗和钻研,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学习音乐却是一条艰难困苦之路。他在音乐民族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钢琴民歌小曲五十首》等。经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等作品已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经他编配改编的民歌《小河淌水》《在银色的月光下》《嘎俄丽泰》等作品已成为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范本。而由他创作的《枫桥夜泊》等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更成为音乐会上的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黎英海于1948年“国立音乐院”毕业后主要从事作曲理论教学工作,先后于湖南音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5.【演唱分析】

据说唐代贵族子弟李商隐23岁在河南玉阳山之东峰学道时,与公主的侍女宋华阳热恋。无奈他们隐秘的爱情因宋华阳怀孕而遭扼杀,李商隐被驱逐下山,宋华阳被遣返回宫,他们从此天各一方。于是李商隐的诗常常以“无题”命名,词句清灵优美,诗意朦胧幽隐,寄情深微绵延,独具凄艳隐秀的艺术风格。这首《别亦难》曲是现代作曲家何占豪选用《无题》诗中最著名的一首里的前四句诗创作的,经香港歌手徐小凤演唱后,广为流传。

全曲是一个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组成,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用吟诵的感觉唱出相聚不易、别离更难的情状。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是首句音乐的反复,表现人处在相思中的情态,被爱情燃烧却不能尽情释放的人,就像凋谢的花朵那样了无生气。第三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是音乐的转折点,唱得幽咽婉转,以丝尽而死的春蚕来比喻自己缠绵不尽的情思。第四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是音乐上的合,哀叹地唱出以泪尽而灭的蜡烛来象征相思无尽却相见无期的悲哀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第二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前两句是第一部分第一句的引申和发展,后两句却是第一部分第四句的重复。演唱第二部分时的情绪更舒展,激动,以表现不尽的伤感和惆怅。

由于旋律建立在古诗词吟诗调的基础上,曲折柔婉,优美动人。吐字时要特别注意字头的力度和凝重感,可以适当地加上装饰音来强调汉字的四声音韵。例如:“相见”在音乐上是同音,如在“见”字前面加上小小的倚音,就不至于出现“相问”的音响效果。

整曲音乐格调幽婉缠绵,含蓄蕴藉。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适用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演唱。[15](www.daowen.com)

下面两首由杜牧作诗而谱成的《清明》,无论从曲作者的创作风格还是从诗人思想艺术境界都再现了唐代乐府诗的艺术风格。其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锦瑟》等也都表现了它的不同创作风格。如下面这首《清明》。

1.见【谱例】28

清 明

2.【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

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注释】

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纷纷:形容多。

③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④借问:请问。

⑤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4.【作者】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其诗英发俊爽,为文尤从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世人称其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代表作品:绝句有《过华清宫绝句》《清明》《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律诗有《早雁》《梅》《村行》《感怀诗》《九日齐山登高》等;散文作品有《阿房宫赋》《李贺集序》《罪言》《守论》等作品。

5.【题解】

时逢清明佳节,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之时,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正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正是春雨的特色,这种时节实在令人感怀,继而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节日雨”,那雨叫人感到“纷纷”的细雨。这细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6.【演唱分析】

诗人杜牧,在行路时,巧遇上了下雨。而作者将“雨纷纷”,用一字多音的创作手法,交代出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异于那淅淅沥沥的秋雨。诗的第二句用了三连音的形式勾勒出此时诗人的心情,它实际上也是雨中所有行路者的心情。演唱时开头要以陈述的口吻去演唱,力度要轻,“雨纷纷”三个字一定要咬清楚每个字,在轻轻地将字送出,然后突出“魂”字。

诗的第三、四句连续用附点音符和倚音的形式交代了诗人和路人一样,这个时候要是寻到一个小酒店,“借问酒家何处有”一来歇歇脚,避避雨;演唱时以询问的方式来演唱,音乐不是很高,平易近人;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会更好,演唱的情绪要有渴望的感觉。

于是,向人问路,“牧童遥指杏花村”,演唱上声音稍有停顿,路转溪头,音乐在此也达到了高潮,歌曲在尾声部分反复重复三遍“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欣赏者仿佛看到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这首小诗整篇通俗易懂,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乐与诗的融合恰到好处,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在艺术表现上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这首音乐采用了江南风格音调写成,清晰流畅、娓娓动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