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饱含着感情与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抒情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由于所叙之事大都是百姓之事,诗作者与作品主人公同为一体,再就是诗作者和他所描写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生活,因此叙事和抒情便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做到“浅而能深”。
由此可知,在汉代诗歌歌曲在情感表现上已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已经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两汉时代的乐府诗歌,为中国古诗坛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哺育了建安以后后世诗人。这种重要历史现象,便是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作用的一个明证。汉代乐府民歌在对话表现形式上不仅展现一幅幅丰富的生动文学人物画卷,同时也是优美的艺术珍品。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上山采蘼芜》《艳歌行》《孤儿行》《白头吟》和《上邪》等将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的有声有色,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这首以示爱情绝笔传世佳作歌曲《白头吟》。
1.见【谱例】14
白 头 吟
2.【诗意】
皑如山上雪,(两人之间的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
皎若云间月。(然而又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闻君有两意,(听说君你怀有二心,)
故来相决绝。(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斗酒会,(今日仿佛最后的聚会,)
明旦沟水头。(明日便将分手沟头。)
躞蹀御沟上,(我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
沟水东西流。(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凄凄复凄凄,(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
嫁娶不须啼。(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愿得一心人,(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
白头不相离。(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竹竿何袅袅,(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
鱼尾何簁簁。(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男儿重意气,(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
何用钱刀为!(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7]
3.【注释】(www.daowen.com)
①皑(ái) :《说文》:“霜雪之白也。”
②皎:明洁。
③两意:犹言“二心”,指男子负情。
④斗酒会:饮酒聚会。斗:盛酒之器。
⑥明旦:明天一早。
⑥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御沟:流经宫苑或环绕宫墙的水沟。
⑦东西:偏义复词,这里偏指“东”。
⑧凄凄:悲伤的样子。
⑨嫁娶:偏义复词,这里偏指“嫁”。
⑩竹竿:此指钓竿。袅袅:柔长而轻轻摆动的样子。
簁簁 (shāi):形容鱼尾濡湿而摇摆的样子。按古歌谣中常用钓鱼象征求偶,此亦暗喻男女情爱。
钱刀:古代钱币有铸成刀形的,故称。
4.【题解】
本篇选自《汉乐府·相和歌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宋书·乐志》所录大曲《白头吟》与此内容大致相同而略长。两篇《乐府诗集》皆收入相和歌辞楚调曲,并名之《白头吟》,而以《玉台新咏》所载为古辞,《宋书》所载为晋乐所奏。《西京杂记》里“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谓是卓文君作,然恐为小说家之附会。此诗写女子向用情不专的丈夫表示决绝,篇名取意于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两句。
《西京杂记》卷三记载《白头吟》为卓文君所作。相传卓文君17岁便守寡,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地表白,让她一听倾心,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卓文君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毅然逃出了卓府,与深爱之人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却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因此卓文君便写下这首《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忍。[8]
整首诗大意为一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绝。诗意每四句递进一层。首四句开门见山,指出决绝的原因,乃是因为男子用情不专。“山上雪”“云间月”之比喻,强调她的纯洁和忠贞,益显得男子之负情,次四句正面写决绝,但丈夫负心,毕竟令人痛心,接着四句便写她在万般伤心之际,对真挚爱情的憧憬。此诗辞情凄伤,婉转动人,但又义正词严,毫不含糊,显示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忠贞和坚强个性,多处采用比兴手法,叙事中含有浓重的抒情意味,与一般汉乐府诗的客观叙事颇异其趣。语言通俗而略显文雅,诸如皑雪、皎月、躞蹀、袅袅、簁簁之类,都显示出书面语言的倾向,似出诸文人手笔或经文人润饰所致。[9]
5.【作者】
卓文君(公元前175—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她的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为汉赋著名代表作家。
6.【演唱分析】
该曲曲式结构采用了A+B的二段体结构。前8小节为前奏旋律起伏不大,为演唱者进入做了很好的铺垫,9—25小节为A段,整个乐段旋律处于波浪形起伏较小,但是节奏紧凑密集,切分、附点、十六分音符交替轮换出现;在演唱段的17小节突然由降E大调转为升F大调,演唱时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声音音色和力度上都有相应的对比,再现了女主公人内心变化,及对她的爱情坚贞守护,不离不弃。
重复A段衔接B段又回到原调式复用两喻,在演唱上要有节奏和速度上的变化,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