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指采用具有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精髓的古典诗歌为歌词,在伴奏乐器、曲谱形式、演唱方法上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不同于现代歌曲,其歌词精美、独立成诗、乐章结构精练,伴奏乐器以民族乐器琴、笛、箫等为主;曲谱形式以工尺谱、古琴谱、白石道人乐谱、魏氏乐谱、简谱等为主;在演唱方式上融美声、民族、戏曲的演唱技巧于古诗词歌曲演唱之中,音色明亮、柔美、韵雅、连贯含蓄、风格高尚。
古典诗歌歌曲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它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在每一段历史时期都曾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和艺术风貌。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纽带关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中国音乐的根。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它的产生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上优秀的、杰出的音乐文化之一,演唱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作,也是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最好途径。
中国古典诗歌歌曲是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古典诗歌、诗词配上乐曲之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简称古诗词歌曲或古曲。按照词谱的来源,古典诗歌歌曲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曲,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原词原谱,像姜白石(姜夔)的《杏花天影》《扬州慢》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这些古曲大多属于器乐曲,而且大多都出于诗人之手。第二种是现代我们所倡导和普及推广的古代诗歌歌曲,简称为古曲。也有一种是原谱已经丢失,后人根据原词所配的乐曲。(后来有一些工尺谱杳无踪迹,有一些工尺谱填上了词,如傅雪漪整理的一些曲谱)大部分都是后配的谱子。针对古曲《胡笳十八拍》,虽有所改编,但还是有所保留的。所以,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民族音乐的母语与根。(注: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公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相联系,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据考证,工尺谱最初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变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域、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谱字、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近代普遍使用的公尺记谱“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相当于“sol、la、si、do、re、mi、fa、so1、la”其低八度往往在基本谱子的右下角加一撇,以此类推:如果在基本谱字的左边加“亻”则表示高八度,也有在右下方上挑一撇的,并以点圈符号记录板眼。)
下面这首由傅雪漪谱曲,大舜作词的上古歌曲是一首难得的好古曲。它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诗歌源远流长的这一伟大华夏文明的久远。如下面这首《南风歌》
1.见【谱例】1
南 风 歌
2.【诗意】
南风之熏兮,(南风清凉阵阵吹啊,)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啊。)
南风之时兮,(南风适时缓缓吹啊,)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
3.【注释】
①南风:东南风,又称熏风。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www.daowen.com)
②熏:意为温和、和暖。
③解:解除。愠:含怒,怨恨,忧愁。
④时:合时宜的、适时的。
⑤阜(fù):丰富。
4.【作者介绍】
舜(shùn,约公元前2277—前2178年),妫姓,生于姚墟,故氏姚,名重华,字都君。上古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之一。出生在今河南濮阳县濮城镇,一说在山东鄄 (juàn)城县,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的领导,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古称河东地区)。[1]帝舜、虞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5.【题解】
这首简短的诗词最初记载于《孔子家语·辨乐》“舜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为舜帝所作,尧舜禹是上古时期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又由于对部落发展功业卓著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得到华夏子孙的无限崇敬与敬仰。尧在位50年访遍天下,得舜,由之辅政20年,将帝位传给了舜。舜在期间躬耕历山,远近的人都来向他学习如何种植庄稼,他为帝后,也非常地关心民间疾苦,经常的巡狩四方,了解民情,实施仁政,故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写了这首《南风歌》。舜无论是辅佐帝尧治理天下,还是后来独立治世都有显赫功绩。效仿尧将帝位禅让给禹,初始文明得到了推进和发展,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6.【演唱分析】
《南风歌》由傅雪漪先生谱曲而成,曲调优美,旋律清婉,演唱时多次重复歌曲的主旋律。在节奏上,运用多种手法,实为难得的一首好古曲。
此曲歌词简短,总共26个字,两句话。作曲家通过不断变换节拍和节奏反复四遍吟咏主题。节拍特点为这首歌曲共38小节,前15小节采用了4/4、3/4、不同类型拍子的混合变化交替进行创作,直到进入第16小节后才稳定下来并以4/4拍直至乐曲结束。音乐的不同转换在演唱时要注意音色的平衡,气息的平稳来歌唱世间万物迎乘着南方吹来的熏风的恩泽。通过混合拍子轮流交替进行,丰富了音乐的律动感和节奏感,从而展示舜帝自吟自唱为这万物更新的春天所感动,又好像是击节高歌。所以在节奏上歌曲运用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前长后短、前短后长的不同时值组合变化轮流交替发展,以及运用附点型、切分型、留音型等多种节奏音型把一首简短的诗歌谱写改编成一首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声乐艺术作品。传世后人,实为可赞,仿佛作者抒发着胸怀天下之志,有许许多多难以言表的情怀荡漾在胸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