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1.幽默中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都有哪些方面

1.幽默中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都有哪些方面

时间:2023-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心理防卫的观点来解释,也可理解为因吃不到葡萄而委屈沮丧时,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和不好吃的,吃不着,心里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一般说来,心理防卫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并不算毛病,也不是消极之举。2.心理防卫机制作用。心理防卫机制可以产生积极与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

1.幽默中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都有哪些方面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时,有许多方式可以应对与适应。比如,采取行动直接去处理问题、消极地暂时躲避或改用较幼稚的方式去应对等等。只要我们认真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在过去诸多经历中屡有此类情况。即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心理上的措施或机制,把个体与现实的关系稍作修正,使个体较易接受心理挫折或偏激,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过分痛苦与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防卫机制。虽然其方法种类繁多,但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很少单独使用。而同一心理现象,往往也可使用不同的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说明。

1.心理防卫机制功能。

这种反应典型地采用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以消除或保持一个人的内心焦虑、罪恶感以及失去的自尊心。这种心理防卫机制,大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的。比如“酸葡萄”的故事中,狐狸因吃不到长在高树上的葡萄,便说:“反正是酸葡萄,没什么好吃的。”用心理防卫的观点来解释,也可理解为因吃不到葡萄而委屈沮丧时,把葡萄说成是酸的和不好吃的,吃不着(遭受挫折),心里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每一个人在其行为发展过程中,均会逐渐学会种种防御性反应,以便在自我受到侵袭时,随时采取自动的防卫行为。心理防卫机制具有以下功能:减低情绪冲突;从自身内在具有危险的冲动中保卫自己;缓和伤感经验和情绪的感受;减轻失望或沮丧的感受;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观

一般说来,心理防卫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并不算毛病,也不是消极之举。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时时处处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困难,不能一一直接去处理应付,有时便需要依赖心理上的机制和措施来适应。这是一种正常且健康的心理现象。

2.心理防卫机制作用。

心理防卫机制可以产生积极与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

(1)积极的心理防卫。

其积极作用表现为:对偏激或攻击性行为有缓解作用;能暂时消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可能引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例如,升华作用可以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和行为转变为可接受的动机或行为,使个体心理上获得满足。又如,补偿作用能使人变得更聪明,能取长补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减轻某些挫折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幽默心理:幽默是一种高尚的心理活动、语言和动作行为,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去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可以说,具有幽默心理是一个人较为成熟的表现,是理想人格的标志之一。

抵消心理:用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快之事,以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如无意中做了对别人不礼貌的举止,赶紧向人道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心理上就会得到些许安慰,抵消对不起别人的举动所产生的自责和内疚。

升华心理:当一个人的欲望和行为不能直接表现出来,不能被社会所允许,或是遭受严惩挫折时,为了避免心理创伤而暂时压抑一下自己的欲求和痛苦,继而把心理导向崇高的境界,既利于社会也益于个人的心理调适,这便是升华心理。历史上如司马迁负刑后作《史记》,孔子受处置而著《春秋》,歌德失恋而写《少年维特之烦恼》,都堪称心理升华佳作。(www.daowen.com)

(2)消极的心理防卫。

心理防卫的消极作用主要是:心理防卫机制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往往带有一种“自我欺骗”的性质。它常常只起到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提高心理冲突的程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否认心理:这是一种较原始而简单的心理防卫反应。其方法不是把已经发生的痛苦与不快有目的地忘却,而是把它加以否定,如同它根本不存在,未发生一样,这种把心理上或情感上不愿意接受的事当作不存在,不敢面对的减负行为是不足取的。

幻想心理: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无力处理时,便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脱离现实,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让欲望得到满足。这也是不足取的。

转移心理:当对某人某事的情绪、态度和欲望不可能为自己的理智和社会所接受时,就将其转移到另一个替代者身上,如迁怒于人、借题发挥等,以使消极情绪发泄出来达到调整身心的目的,这同样也是不足取的。

(3)有时可用的心理防卫。

合理化心理:当个人遭受挫折或达不到某一目的时,给自己找个合理的理由加以解释(或谓之阿Q精神)。虽然这些理由往往不正确,但却能以这些理由说服自己,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投射心理: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而所投射的心理活动可能是相互排斥的。

退化心理:当人们遇到挫折时,放弃已获得的成人方式,而使用孩提时的方式去对付挫折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化心理,如在遭受重大挫折时,不再主动负起成人的责任及由此而带来的恐惧与不安,而退化成孩子一样的依赖。

同一化心理:力图把自己变得与他人相似,甚至以自己某些方面如长相、声调、打扮等与被崇拜者相似而自诩,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如子女对父母的模仿,追星族对明星的打扮、言行的模仿等,就是同一化心理使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