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幽默的过程——幽默都是有过程的。
为了幽默的效果更好、更明显、更准确,我们把这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制造悬念;第二步:渲染气氛;第三步:反接;第四步:突变。
下面我们看一个小例子,这里面包含了上述过程:
①有一天下课,一位女同学突然走到我面前说:“我不喜欢听你讲课!”
②我说:“为什么啊?课堂不生动吗?内容不深刻吗?语言啰唆吗?”
③那位女同学说:“都不是!因为你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我不好在下面看小说。”
④ 学生们听罢,先是吃了一惊,而后大笑起来。
这段话是如何阐述了上面四个过程呢?
第①句是悬念。这悬念往往讲的是反常规的结果。说这话的同学主观上并不是要否定这堂课,相反是要肯定这堂课:老师要求严,学生上课认真。如果直通通地说:“老师,你的课太棒了太酷了。”那就达不到幽默的效果了。(www.daowen.com)
第②句是渲染气氛,将听众引入歧途。这里要运用铺陈的手法、排比的修辞、反问的语气,时间上要长一点。
第③句就是反接。最后一步要求幽默者运用反向思维的方法将包袱抖出。也是解答悬念的过程。
第④句是突变。它的直接效果是笑。
如果前三步是语言形式,最后一步就是笑的行为。相声、小品、微型小说实质上也是一种幽默。它们的结构就是按这个过程来编造的。“结尾逆转”部分就是这里的反接。
2.把握好你的时间吧——幽默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你迫不及待地要把妙语趣事说出来,太急于引起听众发笑,太早的让人知道有趣的“谜底”,就会显得操之过急。太早泄露“天机”和惊奇,由于铺垫不够,火候不到,结果也就失去幽默感。所以,应娓娓而谈,不徐不疾,使听众对结果有错误的预期,有一个缓冲思考的时间,然后再一语道破。但是也不能太慢,太慢会使听众忘了他所期待和预期的是什么了。
大家知道唐伯虎给《祝寿图》题词的故事,唐伯虎就是一位幽默高手。面对寿图,开头就说了一句与拜寿很是矛盾的话:“这个婆娘不是人。”不是人是什么,这个悬念很是吸引听众,引得听众瞪大眼睛。假若他马上说出“九天仙女下凡尘”的诗句,那就无幽默可言了。紧接着以同样的方法说了下面两句“九个儿子都是贼,偷来仙桃献母亲”。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在制造悬念、渲染气氛之后,一定要把握时间,吊足胃口,扎好包袱,这样的幽默才会引人发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