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音乐(1mpressionism music,亦译印象主义音乐)是法国首先兴起的一种与印象派绘画风格相近的音乐流派。
19世纪60年代,法国一批青年画家猛烈地抨击法国当局支持的迂腐保守的官方艺术,他们着意于对外在世界的主观感受的描写,在绘画创作上尽量表现出画家对光线、空气的自然变幻所引起的瞬间印象,后来他们将光线、云雾、泉水、天空等自然景色,作为绘画的专门捕捉的题材,在画面上力求用油画技法真实地再现其明暗和色彩的细微变化和视觉瞬间的印象。1874年,他们集中一批新派作品在巴黎展出,其中克劳德·莫奈(1840~1926)的一幅油画《日出·印象》(1872),其题名受到一些人士的嘲讽,一位署名路易·勒罗瓦的评论家以《印象主义的展览会》为题,写了一篇绘画展览评述,其名称由此而来。
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1918)接受象征派、唯美派诗歌的美学思想,在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下创立了印象派音乐,力求用管弦乐或钢琴富于色彩性的音乐手法和技巧来表现他对外在自然景物的刹那间的感受,用暗示比喻的方式描写“蒙眬模糊的心情”,写“介乎于音乐与语言之间的情绪”他热衷于异国情调的音乐语言探索,不断寻找新的和声和富于色彩表现的配器手法,追求独特的、新颖而精雕细琢的音乐格调。为了达到丰富而细腻的音响混合,他大量运用非功能性的和声结构和不协和音,使和弦进行可以脱离调式或调性联系而单独存在,如孤立的大小三和弦的自由进行;平行和弦、附加音和弦、不解决的七和弦、九和弦和四度叠置的和弦的运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中世纪教会调式及其特有和弦的构成等。德彪西这种不讲究和声传统法则的技法创新,着意于用旋律片断的叠合和丰富的音色变化来描绘自然景物的印象,好似印象派绘画的色块或点描色彩技法的运用。同时,他将管弦乐配器也变成“乐队调色板”,致力于表现音乐色彩的浓淡、光泽的明暗和诉诸听觉的美感。他的作品被称为“音响诗”,往往能唤起人们隐隐约约的大自然的山光水色的印象或蒙眬、缥渺、恬静的诗的意境的想象。德彪西的重要作品有: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1842~1898)的一首诗的诗意而写的交响诗《牧神之午后》(The afternoon of a faun,1894);由三首有标题的交响诗组成的《夜曲》(Nocturnes,1.云雾;2.节日;3.海妖;1899);总标题为《大海》的三首交响音画(The sea,1.海上,从黎明到中午;2.浪花游戏;3.风与海的对话,1903~1905);交响诗《意象》(Images,1909~1911);钢琴套曲《意象集》(Images,6曲,1905~1907)、《版画》(Estampes,3曲,1903)、《儿童园地》(Children's corner,6曲,1906~1908)、两集钢琴前奏曲(24首,1910~1913);还有取材于比利时戏剧家梅特林克(1862~1949)的同名悲剧写成的五幕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éas and Melisande,1902)等。(www.daowen.com)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音乐在欧美有很大的影响,法国的拉威尔(M.Ravel,1875~1937)和杜卡斯(P.Dukas,1865~1935),西班牙的曼努埃尔·德·法雅,意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97~1936),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1862~1934)以及德国、美国和捷克的一些作曲家都在他们早期的作品里运用印象派音乐的风格和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