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生在诺伏尔哥罗德的奥涅格村,父亲是俄国沙皇的退休军官,非常喜爱音乐,4岁时他开始学音乐,母亲是他的钢琴启蒙老师。19世纪90年代起,拉赫玛尼诺夫处于俄国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他不满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情过1905年的革命。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赴北欧旅行演出,于1918年定居美国。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Vassilievich Rakhmaninov)于1873年4月1日生在诺伏尔哥罗德的奥涅格村,父亲是俄国沙皇的退休军官,非常喜爱音乐,4岁时他开始学音乐,母亲是他的钢琴启蒙老师。7岁时,他随父母迁居彼得堡,原拟定要进入幼年军官学校学习,因家庭条件缘故未能实现。他于1882年9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转学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尼古拉·兹维列夫和钢琴家、指挥家亚历山大·济洛季(Alexander Siloti,1863~1945)学钢琴,并进入塔涅耶夫与阿伦斯基的作曲班。1891年在钢琴系毕业,次年又获得作曲系毕业证书,他以第一#f小调钢琴协奏曲(op.1,1890~1891)和独幕歌剧《阿列柯》(Aleko,又名《茨冈》The gypsies,1892)获得音乐学院金质奖章。歌剧于1893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轰动音乐界,柴可夫斯基给以很高的评价,预言他将有光辉的前程。这部作品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长诗,他仅用17天即写成。在学习期间,他还写了作品编号为4的6首抒情歌曲(1890~1893)和编号3的5首钢琴曲(1892),其中#c小调钢琴前奏曲由济洛季在伦敦一次音乐会上首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称赞,为他赢得声誉。

1892年至1894年间,他以旺盛的精力从事紧张的创作,写成交响幻想曲《悬岩》(The Rock,op.7,1893)、一部钢琴组曲(0p.5,1893)、d小调《哀歌》三重奏(Trio elégiaque op.9,1893,为悼念柴可夫斯基逝世而作)以及作品编号8的6首歌曲和编号14的12首歌曲(1893~1896)。1895年他写成第一d小调交响曲(op.13),由格拉祖诺夫指挥在彼得堡于1897年首演,因显露他独特的个性风格和偏重抒情的音乐陈述特点,受到各方面人士的非难和抨击,作品演出的失败使他完全陷入消沉、痛苦之中。为了谋生,他开始教授钢琴和音乐课,任妇女学校音乐督学的职务,于1897年应莫斯科马蒙托夫剧院邀请任该院乐队指挥,有机会结识莫斯科有名的文化人士。1900年他又重新开始音乐创作,写了第二c小调钢琴协奏曲(op.18,1901)、康塔塔《春天》(Spring,op.20,1902)、歌剧《吝啬的男爵》(The Miserly Knight,三幕,op.24,1903~1905)和《弗兰切里卡·达·里米尼》(Francesca de Rimini,二幕,op.52,1906)、第二e小调交响曲(op.27,1907)、交响诗《死之岛》(The lsle of the Dead,op.29,1907)、第三d小调钢琴协奏曲(op.30,1909)和交响诗大合唱《钟》(The Bells,op.35,1913)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演出,使他享有国际盛名。他还写了钢琴前奏曲一套(op.32,13首,1910),钢琴《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op.33,9首,1911;op.39,9首,1916~1917)第二bB小调钢琴奏鸣曲(op.36,1913)和两集抒情歌曲(Op.34,14首,1912;op.38,6首,1916)。

19世纪90年代起,拉赫玛尼诺夫处于俄国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他不满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情过1905年的革命。当革命失败后,面对沙皇的总理大臣斯托雷平的血腥镇压,他为国家的现状感到困惑、绝望,极力想寻求个人精神痛苦的解脱。他的不少作品表现出悲哀忧郁的情绪和沉于幻想的诗情,反映出激愤不平与孤寂苦痛的矛盾心理活动。有一些作品则明显受到当时盛行的象征派艺术的影响,如交响诗《死之岛》是受瑞士画家勃克林(1827~1901)的同名画的启示和灵感而作,画面充满着晦暗的色调,一只船载着白衣少女及其护送的一口棺材向长着白杨树,堆满着坟墓的孤岛驶去,这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苦痛的忧伤,一切生命的脉搏都停止了。交响诗大合唱《钟》取材于美国象征派诗人爱伦·坡(1809~1849)的诗作,全曲有四个乐章,描写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即出生的银钟、婚礼的金钟、报警的铜钟和葬礼的铁钟,用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阴郁的哀伤。(www.daowen.com)

拉赫玛尼诺夫将格里哥利圣咏《愤怒之日》(Dies lrae,又译《上帝审判日》)作为死亡的象征主题,在他的交响诗《死之岛》、《帕格尼尼主题幻想曲》(op.43,1934)、第三a小调交响曲(op.44,1935~1936)和绝笔之作《交响舞曲》(op.45,1940)等作品里运用,以体现一种人生不可避免的命运定局的思想。他还在抒情歌曲《命运》(Sud’ba-Fate,op.21之一,1902)、g小调、#c小调和a小调三首钢琴前奏曲(op.32)中运用贝多芬的“命运主题”那种象征不祥的叩门声的三个音符的主题动机,反映出作曲家对敌视人类幸福生活的恶势力的一种不可言喻的复杂心情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赴北欧旅行演出,于1918年定居美国。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举办许多音乐会募集到一大笔钱,通过苏联驻纽约领事馆捐献给红军。他多次表示要准备返回祖国,坚信苏联各族人民最后将彻底打败希特勒法西斯。不幸的是,他因癌症于1943年3月28日在洛杉矶病逝,终年70岁。拉赫玛尼诺夫常被看做是不合时宜的后期浪漫主义作曲家,西方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结构有缺陷”,一度被贬评。然而,他的创作风格接近于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特点,力求将深刻的音乐思想内容与完美的音乐表现形式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大部分作品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音乐语汇非常丰富,表现出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旋律抒情、优美和歌唱性的特点。30年代以来,由于费城交响乐团两位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L.A.S.Stokowskli,1882~1977)和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1899~1985)将他的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作为传统曲目演出并灌制唱片,受到广大听众欢迎,他在西方一直享有盛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