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年6月11日生在慕尼黑,父亲弗朗茨是宫廷歌剧院乐队的圆号演奏家,他从小受到严格的古典音乐教育,5岁入小学时已创作圣诞歌曲,12岁时写成他的第一部管弦乐《狂欢节进行曲》(op.I,1876)。1882年,他进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学习,同时他写成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8,1880~1882)、第一bE大调圆号协奏曲(op.11,1882~1883)等,他写于1880年的第一d小调交响曲在慕尼黑由著名指挥家赫尔曼·莱维(Hermann Levi,1839~1900)指挥首演获得成功。由于汉斯·吉多·冯·毕罗的赏识,他于1885年中断大学的学习到迈宁根当这位指挥大师的助理,不久即接替毕罗任正指挥。从此,他在慕尼黑、魏玛、柏林、维也纳等地歌剧院担任指挥和音乐总监。在20岁以前,理查德一直遵循古典传统的音乐创作原则,他父亲是瓦格纳音乐的激烈反对者。由于他同瓦格纳的侄婿亚历山大·里特(A.Ritter,1833~1896)相识交往,受这位小提琴家、作曲家和诗人的思想影响,从倾向于勃拉姆斯转向拥护瓦格纳,成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崇拜者,开始致力于标题交响诗的创作,接连写出了《麦克白》(Macbeth,1886~1887)、《唐·璜》(Don Juan,1888)和《死与净化》(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1889),用新颖的和声手法、色彩绚丽的配器与主导动机的特定描写,尤其是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器乐效果,震惊音乐界。
19世纪90年代,他用德国民间传说故事写了交响诗《梯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Tyll Owlglass’s Merry Pranks,1893)。他取材于尼采的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于1896年写成同名交响诗,企图用音乐方式体现哲学家的思想,写人类如何由原始人经过宗教和科学等不同的阶段,逐步上升为“超人”的。查拉图斯特拉是公元前7世纪至6世纪古代波斯的宗教改革者。其后,他于1898年创作一部音乐自传性的交响诗《英雄的一生》(A Hero’s life),全曲分为六段,演奏需40分钟。内容主要写作曲家本人向评论家们进行辩论的战斗,其中第三段以小提琴华彩乐段来颂赞妻子对他的支持;第四段用大量噪音描写激烈的唇枪舌剑的争斗;第五段依次出现他的几首交响诗和歌曲《暮色茫茫时的梦境》等主题片断,暗示作曲家本人的音乐成就;最后是战斗任务完成,英雄从世间隐退。理查德·施特劳斯以交响诗体裁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企图用管弦乐手法来描写诗歌或故事,在西方一直是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创作和美学问题。1904年他首次访问美国,亲自指挥演出他的《家庭交响曲》(Symphoniado mestica,op.53,1902~1903),他的标题音乐创作原则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1)引子与谐谑曲:孩子玩乐——父母欢慰;(2)慢板:工作与思考,爱情——憧憬与操心;(3)二重赋格与尾声:愉快的议论——幸福的结论。
20世纪初,理查德·施特劳斯转向歌剧创作,他继承和发展瓦格纳的传统,使歌剧交响乐化,突出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在歌剧《莎乐美》(Salome,1905)和《厄勒克特拉》(Elektra,1909)这两部独幕剧中表现得很突出,用交响乐手法大肆渲染剧中富于感官刺激的戏剧场面和舞蹈场面。1911年,他写成三幕歌剧《玫瑰骑士》(The Knight of rose),汲取德国古典音乐传统的因素,歌剧音乐风格比较朴素、和谐,一改他原先近乎病态的写法。(www.daowen.com)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执政,施特劳斯受到纳粹党的重视,被任命为第三帝国音乐局的总监。他的独幕歌剧《和平日》(Friedenstag,1935~1936)于1938年在慕尼黑上演曾获得希特勒的嘉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慕尼黑国际特别法庭曾传讯他,因其任期不长宣布无罪。他在晚年创作的作品,其中有献给希特勒主持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合唱《奥林匹克颂歌》(1936),献给日本天皇的管弦乐曲《日本的节日音乐》(1940),由23件弦乐器演奏的《变形曲》(Metamorphosen,有译变态,1945)等。后一首作品据说是他惊闻慕尼黑被盟军占领,一时神志失常,后来凭一瞬间的回忆而写的,结尾部引用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章的送葬进行曲。理查德·施特劳斯是一位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而具有大日耳曼主义思想的作曲家,《变形曲》在西方被普遍认为是给希特勒创作的挽歌,同时也表露出他对德意志沉落的哀痛。他于1949年9月8日在巴伐利亚逝世,终年85岁。尽管如此,他的大部分作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音乐的发展却有着广泛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