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在乌拉尔的卡斯科·沃特金斯基地方的一个没落贵族家里,父亲是当地冶金工厂的厂长和矿山工程师,母亲为法国流亡贵族的后裔,喜爱音乐。他于1893年11月6日因患霍乱病在彼得堡逝世,终年53岁。1865年,用席勒的诗谱写大合唱《欢乐颂》作为毕业作品,获得了音乐学院考试的银质奖章,25岁的柴可夫斯基从此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生涯。1893年,柴可夫斯基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的荣誉称号。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生在乌拉尔的卡斯科·沃特金斯基地方的一个没落贵族家里,父亲是当地冶金工厂的厂长和矿山工程师,母亲为法国流亡贵族的后裔,喜爱音乐。他于1893年11月6日因患霍乱病在彼得堡逝世,终年53岁。

青少年时代遵照双亲的要求在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于1859年毕业,19岁进入司法部任九品文官,官场庸俗、空虚的生活,使他日益渴望学音乐。1861年21岁时,他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作曲,受到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激荡的社会思潮影响。交响序曲《暴风雨》(op.76,1864)是他第一部标题音乐作品,试图用音乐来表现“生活的戏剧”,表明他追求现实主义的音乐创作倾向。1865年,用席勒的诗谱写大合唱《欢乐颂》作为毕业作品,获得了音乐学院考试的银质奖章,25岁的柴可夫斯基从此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生涯。1876年,经作曲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彼得音乐学院院长安东·鲁宾斯坦之弟)介绍,他与富孀梅克夫人(1831~1894)相识,获得这位艺术保护人给予的长达13年的经济资助,使他能够摆脱谋生的困扰和世俗生活的烦恼,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探索着人生的哲理,用音乐来反映生活现实和他对生活的信念

由于童年的教养和家庭环境及社会生活经历,使柴可夫斯基时常陷入思想矛盾之中,有时明朗乐观,充满生活信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时又苦闷烦恼,无法摆脱忧郁之情,寻找不到精神出路。1866年至1877年间,他写了大量的作品,有歌剧总督大人》(三幕,1867~1968)、《水神》(三幕,1869)、《禁卫军》(四幕,1870~1872)和《铁匠瓦库拉》(三幕,1874),四幕舞剧《天鹅湖》(The Swan Lake,1876),第一g小调《冬日的幻想》(op.13,1866~1874)、第二c小调《小俄罗斯》(op.17,1873)和第三d小调《波兰》(op.29,1875)交响曲,交响幻想曲《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Francesca da Rimini,op.32,1876),第一bb小调钢琴协奏曲(op.23,1874~1875),钢琴小品集《四季》(The Seasons,op.37b,1875~1876),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和不少抒情歌曲、钢琴曲等,他选择自己有深刻感受的生活题材,表现爱与恨、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的复杂心理矛盾,突出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性,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的思想内涵。他重视俄罗斯民间音乐研究,在创作中广泛地运用民歌旋律的主题,使作品具有民族气质和风格。他同巴拉基列夫时常通信探讨创作问题,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直保持创作友谊。但他始终倾向于学习和继承西欧古典音乐传统和浪漫主义音乐传统,将音乐思维看做是“纯粹心智性的”,他崇拜莫扎特,赞赏比才的歌剧《卡门》,肯定瓦格纳的非凡才能,不喜欢勃拉姆斯的作品所表现的“德意志精神”。

19世纪70至90年代,他写成抒情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Evgeny Onégin,三幕,1877~1878),歌剧《奥里昂姑娘》(四幕,1878~1882)、《玛捷帕》(三幕,1881~1883)、《妖女》(四幕,1885~1887),三幕舞剧《睡美人》(The Sleéping béauty,op.66,1888~1889),第四f小调交响曲(op.36,1877,题献给梅克夫人)、第五e小调交响曲(op.64,1888)、《1812序曲》(op.49,1880)、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1878),b小调《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op.58,1885)等等。1887年至1888年,他赴莱比锡、汉堡、柏林、布拉格巴黎伦敦旅行演出取得很大的成功,同勃拉姆斯、格里格德沃夏克、古诺、马斯内等人相识。1891年,他远渡重洋去美国,在卡内基大会堂(Carnegie Hall)的开幕典礼上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为俄罗斯音乐艺术赢得国际声誉。这座大会堂为当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出资200万美元在纽约曼哈顿区57街的哥特山修建的,1891年落成,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音乐厅的音响效果极佳,吸引全世界众多著名的演奏大师、歌唱家和指挥家来献艺。1893年,柴可夫斯基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的荣誉称号。从国外得到的成功和声誉,没有能够消除他在国内的彷徨和苦恼,当时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在位)在俄国采取更加专制的恐怖措施来镇压民主革命运动,使他忧虑万分,痛感理想的破灭,几乎陷入幻灭的绝境。他企图从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的泛神论的唯理论的著作中寻找答案。他在1890年取材普希金的小说《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写成三幕同名歌剧(op.68),1893年又写了最后一部第六b小调《悲怆》交响曲(Pathétique,op.74),表现出善与恶、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他在《悲怆》交响曲里似乎表明一种哲理思索:人的生命是短促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艰苦历程还要继续下去。这是作曲家在黑暗和绝望中对光明未来的呐喊。(www.daowen.com)

柴可夫斯基从25岁起在他28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大量的作品,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有歌剧10部、舞剧3部、戏剧配乐2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曲20首、协奏曲4部、大合唱3部、室内乐5首、钢琴曲100多首、歌曲100多首以及其他声乐曲和器乐曲。他的创作成就集中在歌剧、交响乐方面。

他是一位歌剧改革家,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着力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音乐细致地描绘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和心理状态,没有争奇斗胜、炫人耳目的豪华场面,没有炫耀歌唱技巧的、冗长的咏叹调,力求使歌剧音乐接近群众,同群众的心灵相沟通,正如他自己说的:“歌剧的好处就是你能够用一种群众所懂得的语言直接诉诸群众。”(1879年12月10日致梅克夫人的信)

交响乐在柴科夫斯基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将交响曲称为“音乐形式中最抒情的形式”。抒情性和歌唱性是他的交响乐作品主要的表现特征,常以民歌或民间舞曲作为他的音乐主题旋律素材,使交响乐作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善于用纯熟的作曲技巧和管弦乐配器手法体现其标题性的乐曲构思,揭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的发展及其矛盾冲突的过程。关于人与生活、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复杂关系的哲理思索,他都力求在其交响乐作品里用明确的、标题性的、象征性的音乐内容表现出来,激发人们的感情共鸣,启迪人们的思绪。尽管近现代西方有一些音乐学者对他的作品给以不公正的、贬义的评论,称他为缺乏创作个性的“平凡音乐家”,“热衷于追求平庸浅薄的成功”(法国音乐史学家保罗·朗多尔米在1910年初版的《音乐的历史》中的评语)。但是,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是抹杀不掉的,他的作品在世界许多国家演出引起积极的创作影响,尤其是对于斯拉夫国家的作曲家的音乐活动具有重大的民族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