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复兴

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复兴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71年1月,意大利的统一终于最后完成。在意大利,歌剧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大众艺术,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处于内外的政治压迫,歌剧作曲家为了躲过封建专制当局的检查以争取歌剧上演的条件,在他们的作品里不得不将爱国的情绪、民主自由的思想加以掩饰,用影射的方式或隐喻的言语来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意大利歌剧在这时期复兴和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

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复兴

1815年封建王朝“神圣同盟”建立以后,意大利重新受到外国的压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控制大半个意大利半岛,西班牙波旁王室家族控制着南部西西里王国。各邦的封建王公依仗外国势力,残酷地镇压国内人民群众的反抗,数以百计的革命志士或被杀害,或被判处徒刑,恐怖统治笼罩着意大利。在法国七月革命鼓舞下,马志尼(1805~1872)领导的青年意大利党,多次发动起义,在意大利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为1848年至1849年的革命高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世纪50年代,民族复兴运动进入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时期,资产阶级日益要求摆脱外国的奴役,改变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加里波第(1807~1882)的红衫志愿军进入教皇辖地,占领罗马,教皇被剥夺世俗政权,避居梵蒂冈。1871年1月,意大利的统一终于最后完成。

在意大利,歌剧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大众艺术,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外国统治者的奴役、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特别是18世纪末起天主教教会参与实行严酷的书刊、演出的检查制度,凡是具有进步思想内容的歌剧几乎完全被扼杀掉,意大利歌剧再度陷入危机之中。为美声而美声的供人娱乐的倾向又重新抬头,对歌唱家美声表演的崇拜,为炫耀声乐技巧的演唱,成为歌剧演出的风尚。不少平庸的歌剧在意大利应运而生,歌剧院指望靠有名的歌唱家来招徕观众,用内容空虚而外表炫惑的咏叹调来娱人耳目。有一些喜歌剧也蜕化为专供人们消遣的闹剧,丧失了它原有的戏剧特点。

19世纪,意大利的民族复兴运动给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罗西尼于1829年在巴黎演出他的英雄历史歌剧《威廉·退尔》(Guillaume Tell),响彻了解放祖国的热情号召。温琴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取材于法国诗人和剧作家苏梅(1788~1845)的悲剧而写的歌剧《诺尔玛》(Norma,1831),用充满热情的歌唱表达了人民群众解放祖国的期望,在米兰上演时剧中高卢武士的庄严合唱曾引起听众高涨的爱国情绪。加埃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是多产的作曲家,有75部歌剧作品,在他的一些歌剧里也反映出反封建的、要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内容。年轻的威尔第于40年代所写的爱国历史歌剧的咏叹调与合唱,正像当时流传广泛的爱国歌曲《加里波第的颂歌》、《红旗歌》一样,为意大利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起着鼓舞斗志的作用。(www.daowen.com)

正如海涅于1828年在意大利旅行时所写:“自然,为了热爱今日的意大利歌剧,并进而去理解它,就必须首先看到民众,看到他的生活天地、他的性格、他的神态、他的烦恼、他的欢乐。简言之,要看到他的全部历史。在贫困的、被奴役的意大利没有言论的自由,因而只能借助音乐道出自己的心声。”当时处于内外的政治压迫,歌剧作曲家为了躲过封建专制当局的检查以争取歌剧上演的条件,在他们的作品里不得不将爱国的情绪、民主自由的思想加以掩饰,用影射的方式或隐喻的言语来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意大利歌剧在这时期复兴和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