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雅各布·路德维希·弗利克斯·门德尔松

雅各布·路德维希·弗利克斯·门德尔松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她是范妮和弗利克斯童年的音乐和艺术启蒙老师,为教育孩子贡献了自己的一切。门德尔松从小在这种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到很好的文化艺术教育,获得了有如贵族式的教养。9岁时,门德尔松以钢琴家身份在公开音乐会上首演,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门德尔松的创举具有重大的民族意义。

雅各布·路德维希·弗利克斯·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Jo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于1809年2月3日生在德国汉堡。祖父摩西(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是犹太裔的有名的哲学家父亲亚伯拉罕(Abraham Mendelssohn,1776~1835)是柏林的大银行家,姐姐范妮·卡西里(Fanny Cacilie,1805~1847)是钢琴家与作曲家家庭生活富裕而优越。其父让孩子们按照路德教派礼仪受洗,在本名姓之前加一个复名姓:巴特霍尔迪(Bartholdy),表明为基督教家庭,脱离犹太教社团。母亲莉·沙洛蒙(Lea Salomon,1777~1842)出生在一个有资产的犹太家庭,为优秀的希腊语学者,精通法、英、意文,善于绘画,又是一位钢琴家,有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她是范妮和弗利克斯童年的音乐和艺术启蒙老师,为教育孩子贡献了自己的一切。门德尔松从小在这种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到很好的文化艺术教育,获得了有如贵族式的教养。由于父亲的关系,他有机会接触当时德国的文化艺术名流,如歌德、海涅、黑格尔、韦伯、施伯尔等。波希米亚钢琴家和作曲家莫舍莱斯(Ⅰ.Moscheles,1794~1807)、奥地利钢琴家和作曲家胡梅尔(J.N.Hummel,1778~1837,有译洪美尔,为莫扎特与克莱门蒂的得意门生)等,也是他家里的常客,对门德尔松都有影响。亚伯拉罕聘请有名的教授、钢琴家、作曲家和画家给范妮、弗利克斯上课,传授系统的文化艺术知识。

9岁时,门德尔松以钢琴家身份在公开音乐会上首演,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他最早的创作手稿现保存下来的是11岁时写的康塔塔《庄严动人的歌声》(1820),其后还有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弦乐交响曲、赋格曲、歌曲和两部独幕小歌剧《士兵的风流韵事》(1820)、《两位教师》(1821)。现保存下来的手稿,都写得清晰而工整,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注明日期和创作地点,特别是他从少年时期起常在自己写的乐谱前面冠以L.e.g.G.或H.d.m的字母,不知何意,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1821年11月,他的老师、有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理论家策尔特(C.F.Zelter,1758~1832)带他到魏玛拜访歌德,同这位父辈的大文豪和诗人结下终生的友谊,受其较深的思想影响。同年他在柏林有幸观看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首演,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浪漫主义的幻想意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少年时期起,他倾向德国古典艺术,憎恶当时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艺术。他向往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思想感情的均衡性、古典形式结构的严整性。他喜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韦伯的钢琴曲。对于卡尔克布雷纳(1785~1848)、约翰·菲尔德(1782~1837)和胡梅尔等流行于德国的钢琴作品,他均看做是浅薄之作。面对当时德国市民庸俗、保守、狭隘的社会风气,王公贵族宫廷沙龙里风行的、供消遣的娱乐音乐,他深感不满,立志要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活动去提高公众的艺术趣味。他在一些书信中表明了自己的艺术观,这些书信收集在他的《旅游札记》里。

1826年,17岁的门德尔松写出了他的成名之作《仲夏夜之梦》序曲(op.21),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1596),遵循古典奏鸣曲式的规则,织体结构严谨而完整,又有富于想象的音乐形象和幻想性情节意境的生动描写,原作的喜剧气氛和情趣都用音乐呈现出来。他于1842年在序曲基础上又为这部喜剧配乐,共12首,其中第二幕前奏曲、《谐谑曲》、第二、三幕之间的《间奏曲》、第三幕两对情人在森林中酣然入睡的《夜曲》和第四、五幕之间的《婚礼进行曲》常被编在一起,作为组曲来演奏。序曲最初采取四手联弹钢琴曲的形式,由范妮与他两人合奏。门德尔松善于在一架钢琴上用匀称的形式来表达乐思,力求简明的音乐陈述效果。在写配乐的同时,他于年底将序曲改成管弦乐曲,用新颖的配器技法更加鲜明地突出其欢快、优美的旋律和对比性的舞曲特征的主题,富于想象地表现出莎士比亚喜剧所描写的神话仙境。

1827年,门德尔松考入柏林大学,勤奋地学习各门课,同时坚持他的音乐创作,其中用歌德的一首8行小诗《平静的海》和10行小诗《幸福的航行》(1796年发表于席勒编的《诗神年鉴》)为题材写了交响序曲《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op.27,1828)。贝多芬于1815年曾以歌德这两首名诗为歌词谱写成康塔塔;舒伯特则于同年将诗谱写成两首艺术歌曲(D·215a、216,1815)。这两首诗是歌德根据1787年3月4日由那不勒斯渡海前往西西里岛时的航行印象记述而写的,其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

1829年,门德尔松组织有16人的合唱队排练一百年前巴赫创作的《马太受难曲》,引起柏林各方面人士的关注,终于争取于这一年3月11日首次公开演出,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当时任普鲁士宫廷音乐总监的斯蓬蒂尼以意大利人的艺术偏见,极力阻挠它的再次演出。在各界人士强烈的要求下,又得到皇太子的同意,在3月21日巴赫诞辰这一天作为纪念活动,再次在柏林演出,使这部被人们遗忘整整一个世纪的杰作重新获得艺术生命。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名字在德国从此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看做是德国音乐的一代宗师。门德尔松的创举具有重大的民族意义。

亚伯拉罕经过多年细心观察和周密考虑,决定为自己的儿子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发展他的音乐才华,原先不愿他以音乐为职业,最后同意弗利克斯选择献身音乐事业的志愿。1829年至1832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以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名义周游英伦三岛、瑞士、意大利和巴黎,广泛结交知名的艺术人士,踏入上流社会的社交界,开发他的音乐社会活动。他在伦敦首演贝多芬的第五bE大调《皇帝》钢琴协奏曲(op.73,1809),使英国人第一次听到这部宏伟的作品。他于1829年8月深入到苏格兰西北部的岛屿旅行,赫布里底群岛的斯塔法岛上的芬格尔山洞,以其奇特的海浪回声以及有关民族英雄芬格尔的民间传说,顿时激发起他的创作灵感,他开始构思一首交响序曲,并作了绘画日记。1830年12月,他在罗马凭记忆写成《赫布里底群岛》序曲(Die Hebriden,又名:芬格尔山洞Fingal’s Cave,英文另一名称:孤岛The Solitary island,op.26),以交响乐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壮观的景色。芬格尔山洞是世界著名的岩洞,每当海浪冲击,洞中的管状岩柱即发出悦耳的有如旋律般的回声,若遇狂风巨浪,回声好似雷鸣,回荡数里之外。他在意大利还周游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城古迹,参观各种画廊,聆听罗马教皇唱诗班享有盛名的复调合唱。为纪念马丁·路德宣布宗教改革的基本教义三百周年,他在奥格斯堡构思创作d小调《宗教改革》交响曲(Reformation,op.107,1830)。他于1831年至1833年完成A大调《意大利》交响曲(1talian,op.90),由于采用意大利民歌素材,故名。相隔十多年,他早在1829年5月构思起草的a小调《苏格兰》交响曲(Scottish,op.56)于1842年1月在柏林完成。这一年6月再次访问英国,将这部作品题赠给女王维多利亚。他第一次访问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霍里路德古堡遗迹时,听到有关十六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钟爱一个意大利年轻乐手的悲剧情史,引发起他的创作灵感,开始构思这部交响曲。维多利亚女王是玛丽的第九代孙女。#f小调钢琴幻想曲(又名:苏格兰奏鸣曲,op.28,1829)也是这时的作品。他在伦敦还出版钢琴小品《无言歌》第一集(op.19,六首,1830)。这时期他的作品以写景抒情为主,形式结构比较完美,没有强烈的感情表现,缺少贝多芬作品那种英雄性与戏剧性的格调,但又继承着贝多芬、舒伯特的音乐手法和古典传统风格。(www.daowen.com)

1835年起,门德尔松应邀到莱比锡任格万特豪斯音乐会(Gewandhaus Konzerte,即布业大厅音乐会)的管弦乐队指挥,该会创办于1743年,最初不公开演出,1781年至1884年在布业大厅定期举办公开音乐会。1885年在莱比锡新建的一座音乐厅,至今仍沿用这个名称。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在他主持下演出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的交响曲,使德奥古典音乐得以传播。舒伯特的第九C大调《伟大》交响曲亦是由他亲自指挥在这里首演的。这时期,他完成清唱剧《圣保罗》(St.Paul,op.36,1836)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1838~1845)这两部重要的作品。

在莱比锡,他参加广泛的社交活动,接待过肖邦,同舒曼夫妇相交往,与李斯特瓦格纳相识。为纪念音乐大师巴赫,他于1840年起举办专场音乐会,筹集建筑基金,在莱比锡的托马斯学校前树立一座巴赫的纪念碑,使后人永志不忘。1843年,他邀请著名的音乐家来共同创办德国第一所莱比锡音乐学院。继他之后,柏林、科隆、斯图加特等城市纷纷建立音乐学院,推动着德国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与此同时,他大力介绍和演出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乐派和舒伯特的作品,对德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他于1845年完成《无言歌》48首,分8集出版;他为索福克勒斯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在科罗努斯》配乐(op.93,1845)、写成第二部清唱剧《伊利亚》(Elias,op.70,1846)。

1843年2月,他亲自指挥演出尼尔斯·威廉·加德(Niels Wilhelm Gade,1817~1890)的新作《c小调交响曲》(op.5,1842),向莱比锡音乐界介绍这位来自北欧的丹麦年轻作曲家,使加德的作品在这座城市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将格万特豪斯管弦乐队指挥的职务委托给这位挚友担任。他于1844年同妻子塞西尔·任雷诺(1817~1853)迁居法兰克福过了一段悠闲的家庭生活。1846年初,他重返故地继续从事指挥演出和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1847年5月,其姐范妮病故,他经受悲哀痛苦的折磨,严重地损伤了他的健康。同年11月4日因精神系统的病患恶化,门德尔松在莱比锡逝世,终年38岁。死后,每天数以百计的各方面人士和市民前来故居瞻仰他的遗容,向他致以敬意和哀悼。11月6日按照路德教派的仪式举行葬礼,当晚用火车将灵柩运往柏林,安葬在古老的三一教堂墓地,同其父母、姐姐的墓在一起。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期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舒曼以推崇的笔调在评论文章中写道:“门德尔松能够比任何人更清楚地理解时代的矛盾,并且比任何人更高明地调和这些矛盾。”他认为门德尔松善于将古典传统成果与浪漫主义的理想结合起来。但是,西方音乐学者对这位杰出的作曲家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至今仍有争论。

门德尔松逝世后,他生前朋友和指挥助手、大提琴家和作曲家朱利乌斯·里茨(Julius Rietz,1812~1877)于1874年至1877年按照他发表作品的年代顺序作了编号(R)。1960年国际门德尔松音乐研究会(1958年成立)在莱比锡又作了整理,编号(L),出版编号作品有121部(首),未编号有195部(首),可见他生前对发表作品所持的严肃、慎重的态度。他的创作几乎涉及所有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5部、交响序曲5首、清唱剧3部、歌剧3部、戏剧配乐5部;钢琴协奏曲2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6首、钢琴四重奏3首、弦乐五重奏2首、弦乐六重奏和八重奏各1首、钢琴三重奏2首、大提琴奏鸣曲2首、小提琴奏鸣曲1首;钢琴小品《无言歌》48首、#f小调钢琴随想曲、e小调钢琴回旋随想曲、前奏曲与赋格曲6首、管风琴奏鸣曲6首、钢琴奏鸣曲6首、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曲3首;合唱90首、艺术歌曲106首等。

门德尔松是在1830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之间从事音乐创作的,优越的家庭生活和富裕而安逸的个人生活,使他从来不必为自己的生计而担忧,也无须为谋得固定的工作职位而奔波。他没有前辈贝多芬、舒伯特和韦伯的曲折而艰辛的生活经历,又缺乏同时代舒曼、柏辽兹、肖邦和李斯特那种敏锐的时代感受和执著的艺术追求。他生活在“青年德意志”的进步艺术家中间,其思想却没有他们那种反封建专制的坚定性。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德国有一批资产阶级革命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文艺上反对消极浪漫主义,故称为“青年德意志”。门德尔松的作品不采用社会性的政治题材,不反映尖锐的生活问题,没有深刻的戏剧性和激奋的感情。他力求用严格匀称的形式来表达富于想象的乐思,善于围绕着体裁形式的特点进行冷静的构思,他继承了德国古典音乐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又倾向于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幻想和超脱,但他始终以一种明朗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美好的意念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去抒发自己的感受。他汲取城市风俗性的音乐体裁、民间歌曲或舞曲的节奏旋律而以辉煌又多彩的格调来描绘抒情的、史诗般的、民间特性的音乐形象,表现充满着浪漫气氛的诗情画意或对大自然风光强烈的印象,力求内容通俗易懂,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标题性。优美的旋律,新颖而丰富的和声,精巧的管弦乐配器,简明的多声部织体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体现出门德尔松独特的音乐风格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