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至18世纪初,那不勒斯歌剧形成正歌剧形式,以神话传说中的悲剧、中世纪的历史剧为主要题材,排除早期歌剧的喜剧性穿插,表现出一种严肃、庄重的风格。全部演出主要靠演员的独唱技巧、华丽的舞台装饰来娱乐观众耳目,歌手成为歌剧院的台柱,美声唱法(Bel canto)成为特有的歌剧演唱风格。这种唱法具有一种声乐原则的含义和内容,主要是指演唱的声音悦耳、圆润、音准完美,分句与尾句流畅,从低音到高音的音阶歌唱匀称,声音连贯不断,各声区之间没有脱节的不良表现,要求母音发声纯净,避免鼻音、白声或粗糙的声音。阉人歌手(Castrato)在18世纪舞台上充当歌剧演唱的主角,这是阉割于男性发育前的歌唱家,他们是人为的男性女高音或女中音,始载于15世纪西班牙,16世纪罗马教堂雇用他们演唱复调歌曲的女高音声部。阉人歌手以其富于技巧性的美声唱法在欧洲各国曾风靡一时。
正歌剧的形式结构同定型的脚本相关联,意大利剧作家阿波斯托洛·泽诺(Apostolo Zeno,1668~1750)将正歌剧结构分为三至五幕,主角都是诸如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众神、女神,或历史故事中的男女英雄,或中世纪时的国王、皇后等,有时穿插着爱情的内容,最后以善良战胜邪恶为结局。每一个角色按其在歌剧中演唱的身份地位(男主角、女主角、男高音、第二男角、第二女角、男低音),依次出场演唱其咏叹调,借以展示其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各人在舞台上所站的中、右、左的位置亦按其身份地位,事先由演出的设计方案所规定。
意大利诗人、脚本作家梅塔斯塔西奥(P.A.D.B.Metastasio,1698~1782)继阿波斯托洛·泽诺将正歌剧脚本确定为三幕布局结构,每一幕有一定的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的固定形式和秩序,先由宣叙调陈述剧情,再由咏叹调抒发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其类型有歌唱性的、叙咏性的、技巧性的。作曲家根据歌者的技巧与舞台效果,可以篡改其歌词,甚至采用别的歌剧咏叹调的旋律,只要适合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的需要。(www.daowen.com)
当时,歌剧院是社交娱乐的场所,场内光亮通明,演出时显贵们在占据的包厢可进行一切礼仪活动,相互交谈、议论时事、进餐饮酒、谈情说爱以至赌博玩牌。在剧院豪华的休息厅内还可以用酒会方式谈生意、谈政治、介绍朋友等。显贵们作为观众,几乎不看舞台上的表演,只是在主角上场时看一看,听一些喜欢的咏叹调演唱,歌剧中的人物仅仅是化妆音乐会里的角色,用其动听的歌喉来引人注目而已。梅塔斯塔西奥是当时统治着那不勒斯、撒丁岛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御用艺术家,他于1730年继泽诺之后任维也纳宫廷诗人。他所写的27部歌剧脚本,在欧洲流传甚广,被不少作曲家所采用,谱成歌剧的总数在一千部以上。有的同一部脚本竟被不少作曲家谱曲达六七十次之多。从A.斯卡拉蒂到莫扎特的歌剧创作都采用他的脚本,受到他的影响。18世纪中叶,意大利作家、评论家拉涅里·达·卡尔扎比吉(Ranieri da Calzabigi,1714~1795)与奥地利歌剧作曲家格鲁克合作致力于歌剧改革,梅塔斯塔西奥的歌剧脚本一统天下的局面才得以改变。
那不勒斯歌剧以其正歌剧形式和美声唱法风格,在欧洲风靡起来,有一个社会历史原因,即那不勒斯建立的耶稣基督贫民音乐学院、洛雷托圣玛丽亚音乐学院、圣奥诺弗里奥音乐学院和图尔基尼教会音乐学院培养造就了一批作曲家和歌唱家,他们在意大利、德奥、英国、俄国、法国、葡萄牙从事歌剧创作和音乐活动,传播那不勒斯风格,形成独特的那不勒斯乐派(Scuola napoletan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