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红,抽象艺术的本土家园

中国红,抽象艺术的本土家园

更新时间:2025-0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偏爱红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本土抽象艺术,似乎早就和“红”结下不解之缘。彩陶时期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鼎盛时期,彩陶的基本色就是红色。篆刻是中国抽象艺术中最讲究构成的艺术品种,通过红印泥来展现它的魅力。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兴起并非是缘由中国传统抽象艺术文化的影响,而是直接受到西方抽象艺术的冲击,得益于改革开放。客观上助燃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创作和审美激情。吴大羽被誉为中国抽象艺术的精神领袖。

中国人偏爱红色。甚至不惜用国家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红”。作为大自然天然的色彩,红色色谱与人具有天生的默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维系,几乎可以说红色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从茹毛饮血开始,刀耕火种,点篝围猎,人类就与红色结下千古情缘。火的运用、陶的庇护、花的温馨,太阳的照射,无不都和“红”相关。红是火的象征,是力量的凝聚,是温暖的故乡,是生命的保障。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本土抽象艺术,似乎早就和“红”结下不解之缘。彩陶时期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鼎盛时期,彩陶的基本色就是红色。篆刻是中国抽象艺术中最讲究构成的艺术品种,通过红印泥来展现它的魅力。中国漆器是以红黑两色作为基本颜色。漆器红深沉浑厚,经久不褪色,是中国红中上品。中国陶瓷艺术中最富盛名的钧窑,就是以红瓷为主,而名满天下的“祭红”,因红得名,因红登峰造极。

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兴起并非是缘由中国传统抽象艺术文化的影响,而是直接受到西方抽象艺术的冲击,得益于改革开放。当西方现代主义涌进中国的时候,对中国的艺术形态和观念带来的颠覆性的震荡。同时,西方抽象艺术的“冷与热”也让具有这种抽象文化基因的中国人似曾相识。他们迅速在中国美术历史上被遗忘或者被打入“装饰”、“工艺美术”的冷宫中发现了本民族本土的抽象艺术文化。客观上助燃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创作和审美激情。

世界舆论封评为“红色中国”中的艺术家们,对红色的情有独钟并非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表态。尽管,红色在中国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红”常常会被等同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符号,象征着这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尽管和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无关。但是。红色由人类历史上天赋人意的单纯色彩,因为意识形态的干预而被世俗化了。“红色经典”、“红色江山”、“红色路线”以及“红歌会”,都以“红”字来标榜自己,而这些标榜后面都有明确的社会功利需求。

上海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发祥地,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庞薰琹就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绘画组织“决澜社”。明确提出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绘画不是对自然的模仿,也不是复制死板形骸,而是要“自由地、综合地构成纯造型和色彩的世界。”“要用后称纯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色、线、形交错的艺术就是抽象艺术。

吴大羽被誉为中国抽象艺术的精神领袖。1927年从巴黎学成回国,参加组织成立杭州国立艺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赵春翔等人都是他的学生,他们是华人抽象艺术的翘楚,客观上推动了华人抽象艺术的发展。吴大羽晚年的抽象绘画也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里程碑。

八十年代初,最早进行抽象艺术实践的上海画家有余友涵、缪鹏飞、陈创洛、李山、余友涵、仇德树、张健君、周长江、陈巨源、陈箴等。(www.daowen.com)

八十年代以来,上海的抽象艺术创作呈现出渐趋繁荣的发展态势,上海的抽象艺术出现了“热抽象”(抒情抽象)和“冷抽象”(几何抽象)水墨抽象三大风格明显的抽象艺术群落。

余友涵早在1981年即开始了《黑与白》、《紫色图腾》等抽象作品的创作。1985年开始的“圆”系列是他的抽象艺术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他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任教,陈箴、丁乙、王子卫、秦一峰都曾是那个学校的学生,而这批学生后来都在抽象艺术领域作出很大的成就。其中丁乙的“十示”系列作品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抽象画作品。

1989年,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周长江的抽象作品《互补系列NO.120》获得银奖,那幅获奖作品的颜色也是红色的。

上海热抽象画家赵渭凉、许德民、胡伟达、陆云华的抽象画作品中,红色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赵渭凉的“红”偏于深沉,或许是因为他早期曾经从西部土红色的壁画中汲取灵感有关;许德民有系列抽象画组画取名就叫《中国红》,不同色相的“红”鳞次栉比,凝聚成具有使命感的时空力量与热情;胡伟达抽象画中的“红”常有朝霞的丰富与晚霞的亮丽;陆云华作品中的“红”妖娆矜持,具有天使与魔鬼的双重性格。

抽象艺术家热衷于红颜色的选择,他们的“红”更多的是表达人性的意义,表达人的自然属性对红颜色的天赋与喜爱,表达宇宙观念中红色所显示的精神价值。

201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