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抽象艺术,剥离具象的纯粹精神

抽象艺术,剥离具象的纯粹精神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自由、独立与创造的精神,就是抽象艺术的精神。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通过对一棵树的概括与提炼,最终演绎成几何格子和平涂的颜色。抽象艺术创世纪的“三架马车”,他们创导抽象艺术的目的几乎是一致的,试图摆脱“具象”对人的生命与精神的束缚,希望通过抽象艺术寻找一个绝对的精神世界。

抽象艺术,剥离具象的纯粹精神

一般美术史认为,抽象艺术是西方文化精神的产物,是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方式改变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动荡引发艺术家思想和行为的动荡,激发出抽象艺术的创造,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观念的蜕变引发艺术的蜕变。

人类的艺术精神是生命精神的表现。因此,无论是写实艺术还是抽象艺术都体现了人的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精神就是人的生命精神。

人的生命精神是有不同层次的,至少可以划分成四个层次:自然生命精神、文化生命精神、社会生命精神、宇宙生命精神。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本体,是本能的、肉体的、直觉的生命精神;文化生命是人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社会生命是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道德中的角色;宇宙生命是人作为宇宙中的一员所遵循的宿命。

人的生命方式又可以分为理性的生命方式和非理性的生命方式。理性的生命方式是人的生命手段,非理性的生命方式是人的生命目的。

非理性的生命方式对应人的自然生命精神、宇宙生命精神。理性的生命方式对应人的社会生命精神。人的文化生命精神中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

写实绘画满足人的理性生命方式,是功利性的艺术方式。抽象绘画直接满足人的非理性的生命方式,是非功利的艺术方式。追求自由、独立与创造的精神,就是抽象艺术的精神。

但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占上风的总是理性的生命方式,受重用的是写实艺术,因为写实艺术可以直接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所以,“歌功颂德”是历代社会统治者都需要艺术做的事情。而只有写实艺术能够准确地心领神会。而抽象艺术因为是形式艺术,不能够满足统治者的意志,因此而受到冷落、排挤。

抽象艺术的出现,客观上是对写实艺术的反动。因为写实绘画很多实用性的功能,在抽象绘画那里都不具备。抽象绘画只要注重画家自己的感受与形式创造就够了。(www.daowen.com)

写实艺术和抽象艺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命价值观。

从生命的艺术需求出发,抽象艺术是唯美形式、创新至上的艺术。而不是主义和观念的艺术。即便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有对抽象艺术作出社会精神革命艺术的评价,但是,这也仅仅是诸多评价中的一种观点。并非代表全部的真实。

在西方抽象艺术先驱那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画出他们生命中的第一幅抽象画时,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抽象艺术是奉行一种社会精神、一种革命姿态或道德进取,他们更多的只是在艺术创造的“游戏”中,发现更令他生命激动的艺术方式。艺术创作是出于生命的对美的追求和意志表现。

康定斯基抽象画的灵感来自于一幅倒置的画和米勒的“干草垛”,来自形式的好奇与追寻。他把抽象艺术的精神解读为音乐的精神,赋予抽象画的点、线、面以节奏与旋律,让色彩具有音乐的动感。

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通过对一棵树的概括与提炼,最终演绎成几何格子和平涂的颜色。他的抽象是为了摆脱自然的外形,创造出绝对精神的秩序与平衡,以此达到人与神的合一。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自然与宇宙的“绝对境界”,即人的宇宙精神。

马列维奇的《白布上的红方块》,是想通过极简主义的艺术方式,寻找抽象艺术的本质。他寻找“理性之外”的“跨越理性”的绘画,他的“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无物象的创造”是他艺术的最高境界。

抽象艺术创世纪的“三架马车”,他们创导抽象艺术的目的几乎是一致的,试图摆脱“具象”对人的生命与精神的束缚,希望通过抽象艺术寻找一个绝对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不是物质化的社会生活、不是权力与阴谋、不是暴力和恐怖、也不是问题和思想,而是超越理性的生命方式;是出于人的本能的需求、对真正自由的回归与把握;是寻找艺术与人的关系中最平等、最和谐的原始规律;是对宇宙万物之间永恒相处的神秘箴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