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抽象艺术世界古已有之,那中国抽象艺术是什么

抽象艺术世界古已有之,那中国抽象艺术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美术界对抽象艺术始终持有一种“我国古已有之”的态度,根源在于他们只看到中国写意画与抽象绘画的图式近缘性,忽视了艺术内在精神与历史语境的整体关系,仅仅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可以被不断重复的技艺。抽象艺术“我国古已有之”还不完整,应该说抽象艺术“世界古已有之”,只是在中国漫漫五千年文明历史上,表现得更加完整和充分。中国抽象艺术不仅是中国写意绘画,写意绘画只是占中国抽象艺术比重很小的一部分。

中国美术界对抽象艺术始终持有一种“我国古已有之”的态度,根源在于他们只看到中国写意画与抽象绘画的图式近缘性,忽视了艺术内在精神与历史语境的整体关系,仅仅把艺术当成了一种可以被不断重复的技艺。抽象艺术跟原始美术、儿童绘画、写意绘画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图式语言,而是对历史观念的效应作用。(程美信《解论奥利瓦对中国艺术的礼赞——关于民粹化抽象艺术的思考》)

上述言论是针对抽象艺术“我国古已有之”的观点的否定。认为中国古代写意绘画和西方抽象绘画图式相似,但是“精神”和“历史语境”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就是西方抽象绘画是有“观念”的,中国写意绘画没有。

抽象艺术“我国古已有之”还不完整,应该说抽象艺术“世界古已有之”,只是在中国漫漫五千年文明历史上,表现得更加完整和充分。

中国抽象艺术不仅是中国写意绘画,写意绘画只是占中国抽象艺术比重很小的一部分。中国抽象艺术历史是从彩陶抽象绘画开始的,经历了青铜时代甲骨文书法篆刻、赏石、建筑家具、窗格子、织锦、漆器等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领域的传承和弘扬,得以发展和延续。

在讲述抽象艺术的人性原理时,有必要将理性、感性、非理性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加以理解。

理性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就是理性。理性艺术就是主题艺术、具象艺术,是通过逻辑推理、故事阐述、经验推广、人物形象塑造、观念表达来完成艺术叙事的。理性艺术是理性社会的主流艺术,任何理性艺术都是功利性艺术,携带着社会政治道德经济宗教文化的诉求。

感性与非理性很容易混淆,在有些哲学教科书里是合二为一的。我是将它们分开理解的。我理解中的感性是情感性和情绪性的,感性中包含着理性成分,感性艺术也可以是具象艺术,表现性艺术,中国的写意绘画就是感性绘画,意象绘画也是感性绘画。

非理性和理性才是人性中的两极。理性代表人的社会性,非理性代表人的自然性、生命性、动物性、本能。感性是理性和非理性中间的人性。人性是理性、感性、非理性的三位一体

人的社会性从人的牙牙学语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就业、成家、社会关系、工作单位、政治理念、道德修养、文化层次、收入、地位、级别、职称等等,都和人的社会性有关,都是人的理性生命方式。人的理性生命是生命的“手段”。人的理性生命的享受性是很少的,除了虚荣与某种成就的心理满足外,理性生命基本上是“生命苦力”。现代人的超负荷学习、快节奏工作、超能量消耗都是理性生命的不健康症状。理性生命是生命的“打工者”,准确说是为非理性生命打工的,非理性生命才是生命的“帝王”。

人的自然性、生命性、动物性、本能是人的非理性生命,表现为人的吃、喝、拉、撒,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七情六欲”。一切人的自然性、生命性的、动物性、本能的身体娱乐与享受,构成人的非理性生命本质。非理性生命是隐私的、自由的、自我的、个性的、快乐的、享受的。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人的一切手段(理性生命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非理性生命的健康、快乐与享受。“娱乐至死”可能是人生命的最高理想。

在封建集权和独裁统治下,非理性人性是受到压抑甚至剥夺的。自由是非理性生命最重要的保证,自由是生命的天赋,但是至今只能成为人类的理想。我们无法回到人类早期的自由状态,我们向往的自由和人类生命的早期自由在人性天赋的层面上是一致的。

理性生命相对应的艺术是理性艺术、具象艺术和一切有主题、有逻辑、有故事的艺术。不管是以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波普主义的观念出现,还是以架上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的形式展示,可以用观念、道理给予逻辑解释的都是理性的艺术,都是具象艺术。

理性艺术的标志就是功利性追求。理性艺术总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与个人的目的,无论是在政治、道德、经济、哲学、法律等社会领域,还是动用批判、反思、阐释、忏悔、抗争、恐怖、血腥与绝望等各种手段,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理性艺术都是人类功利驱使的艺术。总是试图推翻一个既有的价值观念或社会政治倾向,建立一个新的道德观念王国

非理性生命相对应的艺术是非理性艺术。非理性艺术排斥一切理性痕迹,排斥一切理性思想与观念。非理性艺术就是形式艺术,就是纯粹艺术,就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就是非理性、非具象的纯粹视觉形式。抽象艺术和音乐一样,是以无形的、旋律的、色彩的、空间关系、点线面构成,肌理素质与节奏,娱乐人的耳朵与眼睛,启迪人的心智。通过满足人的生命的自然需求,升华人的灵魂,让人的生命进入到一个非功利的纯真境界。自由、唯美、享受,是非理性生命的最高标准。(www.daowen.com)

理性和非理性生命方式是人类“古已有之”的生命方式,是千古不变的人性。与理性相比,人的非理性的历史可能要更长。因为在原始人时期,人的生命方式更多的是非理性,非理性是人性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主要是理性发展的过程,人类的社会化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人性的非理性生命方式。

理性加强了,并不等于非理性缩小了。历史与事实证明,江山易移,人性难改。“江山”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几千年中国,朝代几十上百个,但是人性还是一个。人性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人的非理性生命五千来基本保持不变,而理性社会性却变得面目全非。用“铁打的非理性生命、流水的理性社会”来形容人类社会的变化一点也不为过。由此可见,社会化的理性具象艺术风格是多么不堪一击,王朝尚且土崩瓦解,依附王朝而生的观念艺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的非理性艺术——抽象艺术的永恒性源于非理性生命方式的不变性。观赏过彩陶抽象绘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五千年以前,人类在彩陶上留下的抽象绘画,依然能够感染人、打动人,让我们从内心升起对抽象艺术的崇拜与欣赏,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形式是永恒的。如同太阳,无论它多么古老,但是每天在我们的面前升起的时候都是新的。抽象艺术,无论历史多么悠久,它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却和我们当下最鲜活的非理性生命意志血脉相通、基因相印。当我们面对五千年前的抽象艺术,和面对今天的抽象艺术,并没有时空隔阂。所以,当我同时面对蒙德里安的“格子”和彩陶上的“格子”的时候,除了材料和工艺的变化之外,图案所产生的视觉印象并无本质区别。彩陶抽象绘画图式的丰富性甚至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而蒙德里安对自己作品曾经有过的解释已经和我们对他作品的审美毫无关系,剩下来的只有他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他艺术的真正价值!

所以,认为“抽象艺术跟原始美术、儿童绘画、写意绘画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图式语言,而是对历史观念的效应作用。”观点是混淆了人类的两种生命方式(理性和非理性)和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方式。将永恒的形式的、抽象艺术理解为“观念艺术”,将抽象艺术的价值定位在“对历史观念的效应作用”这样的错误理解上。认为当今抽象艺术只是在形式上复制,而无有意义的创造。前面说了,抽象艺术的形式是永恒的,犹如具象艺术形式一样。以“形式”来判断抽象艺术是“复制”,那么所有的具象艺术形式不也成了“复制”?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分析。

抽象绘画形式的永恒是因为人的非理性审美的永恒,是人性生命需求的永恒。分析当代抽象艺术是否有意义,是要看形式风格是否有创新,是否和以往的不一样,在图式、审美与技法上有那些创新和突破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新意和快感。通过新的、不一样“有意味”的形式,给予我们灵魂上的安抚和震撼。

五千年人类抽象艺术肯定是和“对历史观念的效应作用”无关,这是无争议的。有争议的是一百年历史的“架上抽象绘画”是否是从“观念”出发的,或者说为了实现某种思想观念,这里有必要统一对“观念”的认识。

“观念”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抽象艺术形式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突破,改变了现代艺术历史的轨迹。一种是抽象艺术是携带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它的思想替代了原有艺术的观念,因而创造了现代艺术历史。

如果是前者,即一百年前“架上抽象艺术”形式出现的事件本身就是一种绘画观念突破,因此它改变了现代艺术历史,使得理性具象绘画的一统天下被非理性的抽象绘画所颠覆,开辟了新的世界现代艺术历史。那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争议。但是,需要明白的是:

第一,人类抽象绘画不是从一百年前开始的,而是从五千年前开始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在一百年前被一群艺术家集中使用了这种艺术方式,或者说以架上绘画的方式重新认识到了抽象艺术的审美与生命价值。

第二,五千年包含着一百年,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五千年人类抽象艺术为什么没有得以重视,是因为人类理性社会的局限与偏见,才使得一百年前抽象艺术得以“石破天惊”。这表示人类应该开始重新书写艺术历史了,应该将被岁月淹没的抽象艺术历史重新续写,而不是说抽象艺术只是现代艺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上世纪抽象艺术登峰造极之际,写实具象艺术也曾经被人打入冷宫,至今在西方社会仍然元气未复。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具象艺术从此已死无葬身之地了。艺术的发展,和朝代替换不同。朝代更替是“新旧”你死我活,而艺术是“喜新不厌旧”。艺术是百花园,越来越多的艺术品种加入,才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即便从架上抽象艺术一百年的历史来考察抽象艺术,它也是二十世纪所有的艺术流派中生命力最旺盛的,经久不衰。其原因就是因为抽象艺术不是一个艺术流派,而是艺术形式,是和具象艺术一样,为人的生命方式服务的永恒的艺术方式。

20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